顺学而导,让提问策略的学习更有效

    高小莲

    【摘 ? 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为统编教材新入选的课文,承载了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任务。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需要充分关注新的学情及教学生成,顺学而导,帮助和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学习提问策略。

    【关键词】提问;阅读策略;童话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编入学习提问的阅读策略单元。提问对学生来说虽然不陌生,但作为阅读策略这种语文要素来展开学习,还是第一次。作为该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其课后练习安排学习的内容有二:一是敢于提问,二是针对全文与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问题。如何有效达成提问策略的学习呢?

    不能含糊的“地位”

    教学中,在安排学生读完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试着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结果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重点写了五粒豆中的哪一粒豌豆呢?”小组内讨论时意见分歧严重,一方认为是“最小的一粒”,另一方认为不是,双方互不相让。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时,笔者让双方说出具体的理由。反对的一方认为“最小的一粒”和“最后的那一粒”不是同一粒。细细掂量,才觉得这涉及故事中五粒豆的“地位”,还真是一个不可含糊的问题。于是,笔者决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课文进行探寻。

    故事开篇写道“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里虽然只用了一句话进行交代,但对后续出现的豌豆的不同表现与归宿影响很大。毕竟故事里的五粒豌豆不是平均用力描写的,真正影响故事中小女孩成长的是“最后的那一粒”。也就是说,“最后的那一粒”才是故事的主要人物。那么,“最后的那一粒”到底是这个豌豆家庭里的哪一粒呢?

    学生联系实际说,豆荚里的豌豆数量是五颗,样貌都是圆溜溜的,不易排序也不易辨认,按照“在家庭里的地位”,本来可以用豆老大、豆老二、豆老三、豆老四和豆老小来称呼它们,然而课文中并没有出现类似的排序。从豌豆还在豆荚里时的想法和说法中,能够找到的指称是“它们”“豌豆们”或者“它们中的一个”,只有一次出现了有单独指称意味的“最小的一粒豌豆”。这个“最小”是从体积上来说的,而且对于其他豌豆,再也没有出现与体积有关的表达。下文出现了关于豌豆的顺序,有“第一粒”“第二粒”“接下来的两粒”和“最后的那一粒”。这是从豌豆被一个孩子从玩具枪里射出去的先后顺序来说的,与它们在豆荚这个家庭里的地位没有特定的关系。也就是说,那个顽皮的孩子在用玩具枪射出五粒豌豆前,绝对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事先把五粒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进行排序。由此断定,“最后的那一粒”与“最小的一粒”是从不同的角度说的不同时空里的豌豆,虽然都是“最后的”,但无法确定是不是同一粒豌豆。

    课文一开始强调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与兄弟众多的家庭相似,豆老大所得的养分要优于其他豌豆,长得更饱满、壮实,其余豆兄弟的生长情况类推,轮到豆老小往往都是“拖着长大的”。课文中出现“最小的一粒豌豆”可能正是由此造成的。这样的地位必然会影响这些豌豆走向未来的志向,或者说是对“走得最远”的理解。“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这些说法都体现了一种心理优势,应该与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有一定关系。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一说法展现的却是一种质朴、实在的心态,与豆老小的地位、境遇相当。可惜的是,课文并没有以明确的语言来表示这句话就是豆老小说的。

    如何确定课文中豌豆的“地位”呢?那就需要对文中的豌豆兄弟予以适当的排序,如用豆老大、豆老小等进行指称,以使“家庭里的地位”得到具体落实。这样一来,当它们还在豆荚里发表想法和说法时,就能明确谁在想什么或说什么。在被孩子从玩具枪中射出时,“第一粒”“第二粒”“接下来的两粒”也应依次改为豆老大、豆老二、豆老三和豆老四,“最小的一粒豌豆”和“最后的那一粒”自然就是豆老小了。因为豆老小在家庭里的地位最低,即便它落在顶楼夹缝里这种缺少养分和水分的恶劣环境里也能够顽强地生长,进而影响那个住在顶楼、生病躺在床上一年的小女孩,让她慢慢好起来。探寻到这里,笔者再让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还是针对部分内容提的?”学生都肯定这是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理解全文的一个关键。

    安徒生童话是作为经典安排学生学习的。如果翻译或编辑没有妥善处理相关的语言表述问题,导致学生理解课文出现偏差,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课文的效果(这种课文内容理解上的偏差可能使他们提出的学习问题偏离阅读策略学习的要求),而且会打消学生后续阅读与安徒生有关的整本书的兴趣。所以,看上去“地位”不清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对于学生学习经典来说,也丝毫含糊不得。毕竟学生在学习每一部经典的过程中,只有汲取包括语言在内的丰富营养,才能逐渐形成敬畏经典、致敬经典的良好的阅读心态,进入由经典营造的美好的阅读空间,在里面自由翱翔。

    问豆?问人?

    应该说,确定五粒豆的“地位”还不是课文学习的关键所在。这篇课文比较长,先讲述了一个豆荚里五粒豆的想法和遭遇,再讲一个病重的小女孩在一颗豌豆的陪伴下渐渐好转起来,最后交代了五粒豆的去向。以这样比较长的文本来承载“提问”这一阅读策略的教学,再加上故事内容之间的连贯性看上去不怎么紧密,导致学生在针对全文提问时,不知是就其中的豆来提问,还是就文中的人来提问,同时还出现了“琐碎问”和“随便问”的现象。这便是本课学习提问策略需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首先,豆与人,谁才是主要对象?

    初读课文,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故事讲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住在顶楼的母女,谁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从阅读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最基本的问题,不搞清这个问题,后续的学习就无从谈起。从提问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针对全文理解提出的问题,回答了这个問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先从课文题目看。安徒生作为童话高手,非常讲究给文章拟题。他的许多童话一说到题目,马上就让人想起了其中精彩的内容,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也是一个容易吸引读者的题目,原因在于题目中“豆荚里的五粒豆”不是容易发生故事的对象,因此当它成为故事的题目,自然引起读者关注。换句话说,从题目看,豆应该是故事描写的主要对象。

    再从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看。豆从豆荚里成长时,就不断有自己的想法,如“得做点儿事情”“谁会走得最远”等,后来被一个孩子当作玩具槍的子弹射出去,落在不同的地方。其中,落在顶楼窗子下面的一个裂缝里的那一粒,在春天里发了芽,长出了嫩绿的豌豆苗,不断生长之后还开出了紫色的花儿。小女孩出现在故事中时,身体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安徒生原文中,她妈妈对她好起来已经没有信心了),后来窗外长出来的豌豆苗引起了她的关注。豌豆苗不断生长,给了小女孩信心,并且慢慢陪伴小女孩渐渐好起来(爬起来、坐在床上)。最后小女孩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不难看出,是故事中的豌豆苗影响了小女孩,小女孩的身体状况是随着豌豆苗的生长而变化的。由此可以确定,豆是课文描写的主要对象。

    其次,写豆,其实也是写人。

    在课文中,既写了豌豆,又写了人物。故事中的五粒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里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家庭里的地位”,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但其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毕竟在一个兄弟众多的家庭中,兄弟之间肯定会有一定的秩序,尤其是老大与老小之间的区别很明显。在课文描写的豆兄弟之间,也存在这种区别,“最小的一粒豌豆”无疑是家庭中老小的角色,往往处在一种被忽视的地位,而它的哥哥们都互相争着出人头地。虽然“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的说法是豆老小提出的,但是,豆哥哥们在被射出玩具枪时纷纷说“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直接飞进太阳里去”“会飞得最远”,显示的正是那种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心理优势,只有豆老小说的话讲求实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在被射到顶楼、落进长满青苔的裂缝里并被包裹起来时,它还是这么说。在这种对比中,安徒生把豆老小定位成很脚踏实地的人。也只有这样的豆,才能在没有土壤、几乎没有养分也缺少水分的顶楼裂缝中求生存。这种生存状态让处于人生低谷、艰难生活的小女孩感同身受,并由此产生“好起来”的信心和希望。豆和人就这样合二为一。

    有了以上的理解,可以弄明白的是,课文中无论是豆的故事还是人的故事,都是讲逆境中的成长。在成长的主题下,学习运用策略来阅读课文,所提的问题自然也需要围绕成长。具体地说,可以从整体和部分两个不同层面进行提问。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不能聚焦主问题或关键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与归并,使其最终指向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深度思考的主问题。

    针对整体内容可以这么提问:“豆荚里的五粒豆中,哪一粒对小女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什么?”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针对部分内容则可以这么提问:“课文为什么重点写最后一粒豆?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关注豌豆苗的生长?”学生在解决这种局部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厘清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进而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重点,达到以部分聚焦整体的学习功效。

    总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为统编教材新入选的课文,承载了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任务。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需要充分关注新的学情及教学生成,顺学而导,帮助和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学习提问策略。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破凉镇中心小学 ? 24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