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王淑伟

    

    

    【摘要】目的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等额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各54例,评判标准: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的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利于提高其病症治疗有效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中属于高发性心血管病症,多由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缺氧缺血现象而致使心肌细胞坏死所致,该病症病情发作紧急,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很大,若未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将增加死亡机率,所以,如何给予患者该病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关键[1]。基于此,本文对本院收治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等额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已排除合并严重性并发症、精神类疾病及治疗依从性较低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5±5.4)岁,梗死部位:前壁有21例、下壁有19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有14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3.9±5.8)岁,梗死部位:前壁有22例、下壁有19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有13例,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有给予患者吸氧治疗;25 mg的美托洛尔片进行口服,每日2次;300 mg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口服,每日1次,氯吡格雷(波立维)75 mg,日一次,后期可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降低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剂量,保障最少剂量为每日100 m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即将150万U的尿激酶与1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溶解,而后再将溶解后药液加入至剂量为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保障在30 min完成静脉滴注治疗,溶栓治疗结束12h后给予患者5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注射。

    两组患者共接受治疗14日,且均接受全面化护理干预,包括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中显效表示治疗后患者各项机体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症状完全消失;好转表示治疗后患者各机体指标及临床症状得以好转;无效表示治疗后患者各机体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2]。

    1.4 统计学方法

    P值用SPSS 22.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54例患者,其中显效的有28例,好转的有14例,无效的有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54例患者,其中治疗显效的有33例,好转的有17例,治疗无效的有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及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意识,致使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病率不断升高,该病症具有病情凶险以及发病速度较高的特点,病情发作时易诱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并发症,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还将直接造成患者产生心肌坏死等不良现象,导致严重威胁到其生命安全[3]。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主要手段为急诊PCI及药物治疗,抢救治疗该病症患者最重要工作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患者梗死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提高其心肌冠状动脉灌注能力,进而挽救其生命。本次研究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时常规治疗所用药物包括有美托洛尔、氯吡格雷以及拜阿司匹林,这些药物均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性的治疗功效。另外,本次研究中还在急性7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此项治疗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患者机体内纤维蛋白凝块的降解,同时,该药物还可降解患者心脏部位血液循环中的凝血因子,以此提高其血液循环性,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及缺血症状,进而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各机体指标进行缓解[4]。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治疗期间,应加强对其体征指标的关注,要求其绝对卧床休息,此外,还应给予其强心剂以及利尿剂等药物来抑制体内固醇类药物的合成,改善其心脏功能。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的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并发症发生率的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5%,提示与单纯性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利于增强病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的92.59%与程协慧[4]在其文献中试验组患者所取得总有效率的93.33%相差不大,说明本次研究结论科学性值得信赖。

    总结: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利于提高其病症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治疗安全性高,且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付文麗.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4):222.

    [2] 袁鹏超.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6):99-101.

    [3] 林 丽.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34-35.

    [4] 程协慧.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5):74-76.

    [5] 叶素荣,严聪吉,张德波.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17):77-78.

    [6] 胡春兰,杨澄周.对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1077,1122.

    [7] 王 猛,成 娅,刘 敏.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51-52.

    [8] 雷 柯.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5):33-34.

    [9] 朱继红,汪砚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582-1584.

    [10] 杨海鹤.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