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青少年蓬勃发展

    朱仲敏

    美国心理学家科里·凯斯在20世纪初提出了完整心理健康理论,他认为没有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拥有心理健康,完整心理健康指既没有心理疾病,同时还呈现“蓬勃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笔者认为,相对于仅仅没有心理疾病而言,完整心理健康应该是积极、全面、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以往对心理健康的评估多以消极心理健康指标为主,比如焦虑、抑郁等,这种评估揭示的是个体心理有多不健康。我们还应该多从积极心理健康的角度评估个体心理有多健康。凯斯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被引量较高的文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美国年轻人在蓬勃发展吗》,该项对1234名美国12 ~ 18歲青少年的研究,用一套全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12 ~ 14岁青少年中,低、中、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分别为6.0%、45.2%、48.8%;15 ~ 18岁青少年中,低、中、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6%、54.5%、39.9%。凯斯研究中的低心理健康水平又被称为“精神不振”,高心理健康水平又被称为“蓬勃发展”。“精神不振”以及中度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不一定都有心理疾病,但是和“蓬勃发展”的水平相比,其心理健康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心理学家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直存在两种取向,分别是享乐论幸福观和实现论幸福观。前者将幸福定位为生活中趋乐避苦,即情绪幸福感;后者将幸福定位为生活中的积极心理和社会功能,包括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以凯斯为主要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家对这三类幸福感进行了综合,将之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的指标。其中情绪幸福感包括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2个维度,心理幸福感包括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环境掌控、自主、与他人的积极关系6个维度,社会幸福感包括社会认同、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一致性、社会融入5个维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社会心理服务的今天,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帮助个体减轻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困扰,还需关注个体诸多幸福感指标的达成,促使更多的人蓬勃发展,享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对中小学校而言,想要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需要整合与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专业机构等各方面的资源,将“幸福元素”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在各类课程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大的心理成长动力、更好的社会支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