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全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要求。當前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存在不健全、缺乏及时更新、监督乏力等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巩固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实现良性结合。

    【关键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组织制度;干部制度;人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47-02

    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提高党的治校理教能力,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地方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体系的领导力量,这决定了党自身的制度化水平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基础。”[1]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全部系统的基层单位,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并将影响党的全部建设制度改革的成效。

    (二)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党的治校理教能力的必然要求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它政党的根本所在。高校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任务,凝聚了一大批涵盖各个学科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人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教育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约束和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等,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告制定和修订党组织的学习、培养、考察、培训等制度,能有效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治校理教能力。

    (三)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迁与挑战,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和制度的现实需求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形势疲软,人才跨国流动频繁,高校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加快,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多元化、科学研究功利化,教师职称评定不科学、学生就业压力增大”[2]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高校教育存在与现代大学不相符合的的理念、观念、做法、体制和机制等。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层次。通过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追踪现代大学的教育理论,这是革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和机制的现实需求。

    二、地方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党的制度的制定不健全,实体性制度多,程序性制度少

    有些制度的设计在原则性的规定较多,而具体执行的程序性要求少。有些制度对“严禁”“不准”等禁止性内容规定较多,但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法律后果以及如何处理违规者,缺乏明确的惩处机制,造成机会主义者的选择性执行”。[3]高校的制度体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备,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阵的现象,缺乏配套的实施机制和制度执行力,执行制度存在“软、宽、松”现象,制度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高校党的制度体系缺乏动态的清理,一些不合时宜、失效的体制机制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和更新

    随着高等教育从经营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高校的一些精英教育时代的理念、体制和管理手段必须得到及时的清理和更新,建立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新制度和管理办法。如不少高校的教材建设长期滞后,很多高校依然沿用20多年前的教材,教材的更新力度尚不如中小学校。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不少高校依然采取增设人员自我管理,严重浪费了高校教学、科研的精力。

    (三)制度执行主要依赖上级领导干部的检查和年终工作汇报,制度监督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

    目前地方高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各项制度的监督力度主要依赖上级和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群众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制度的执行光靠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检查是不够,涵盖广大师生在内的民主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高校汇聚着多方面的专家和人才,他们见多识广,敢于提出批评和监督。只要将相关的制度落实情况给予公开,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制度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地方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对策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更是解决高校党的建设制度问题的根本办法。刘云山同志曾强调:“党领导和推动的改革事业越是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4]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思想学习、干部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和人才发展等制度和机制改革等方面着手,力争实现新突破。

    (一)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深化地方高校党的组织制度改革

    党的组织制度是高校党建的根本,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任务的根本保障。地方高校党的组织制度改革,一是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要从严规范高校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地方高校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高校党内政治生活实施细则》,规范党员日常行为和生活制度。二是要完善党委工作制度。要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高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创新党委工作制度。三是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内选择制度。要积极探索完善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内选择制度,使师生满意的人才通过选举成为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四是要改革高校党组织结构设置。完善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基层党支部组织结构,充分尊重二级学院学科特点,探索教工党支部以教研室为单位、学生党支部按照学科进行设置等,使党的各级组织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高效。

    (二)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化地方高校干部制度改革

    正确的政策制定后,干部就成了决定性因素。高校党的各级干部是执行党的决议,完成党的任务的中坚力量。一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的干部选任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制定地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真正把思想素质好、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充分发挥干部的影响和示范效应。二是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制定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全面考核的正确导向,细化地方高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完善交流、轮岗、挂职等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三是要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制定《地方高校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细则》。既要构建严密的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结合,推动形成党内监督和信任激励有机结合。

    (三)以加强组织管理和强化党员管理为重点,深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必要要求。高校党建工作的推动依靠各级基层组织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一是要以加强组织管理为重点,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要进一步细化院系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职责,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机制,根据专业、年级、学科等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扩大党的覆盖面。二是把好入口关,严格党员发展准备和程序。地方高校要根据党员发展有关规定,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師和学生党员发展实施细则》,严格党员标准,从严发展师生党员,切实让那些在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等方面突出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强化党员过程管理,改革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不少党员在入党前后的学习状态反差明显,加上组织管理松懈,导致党员不同程度上存在以先进性纯洁性不相符的现象。因此,地方高校要强化过程管理,改革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得到惊醒和督促,永葆党员的生机和活力。

    (四)以培养高尖人才为重点,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以培养各类人才为首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要以选拔和培养人才为重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要重视发挥教授专家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发言权,充分利用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在联系各类人才方面的优势,切实将各类人才引进高校。二是畅通进出口通道,完善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地方高校不能按传统用各种政策强行扣留个人档案等方式留住人才的办法,而是要顺应人才快速流动的形势,畅通人才进出口通道。要通过改革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让各方面的人才留得住,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引导各类人才积极为地方高校服务。三是提高人才待遇和改善工作氛围,改革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要努力提高人才待遇和工作环境,改革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切实帮助人才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专注学术和科研。

    参考文献:

    [1]张洋.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2015,(3).

    [2]林建华.中国大学面临挑战与变革[N].光明日报, 2013-11-20.

    [3]曾小锋.制度执行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理论导 刊,2017,(1).

    [4]刘云山.积极稳妥扎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N].人民日报,2014-02-20.

    [5]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 市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9,(7).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