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课文,发挥新价值

    陈李娟

    【摘 ? 要】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都选编了《太阳》一文。相同的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其教学价值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这样的老课文,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明晰学段目标;研读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精准把握学情,高效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让老课文发挥出新价值。

    【关键词】说明文;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太阳距地球远、形体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该文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但大多安排在三、四年级。那么,面对已经学过此文、新升入五年级的学生,教师是重新再教一遍,还是直接跳过呢?笔者认为,教师是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相同的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其教学价值是有所区别的。因此,面对统编教材中的“老课文”,教师应认真研读单元目标,正确把握编者意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一、新旧对比,找不同

    (一)学段目标不同

    《太阳》一文在人教版中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进入统编教材后,被编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目标是层级提升的(详见下表)。

    从阅读目标来看,第三学段侧重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并明确提出了说明文这类文体的阅读要求;从习作目标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了分段表述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谋篇布局的意识。因此,统编教材中《太阳》一课应聚焦“表达顺序及表达方法”这一阅读重点,渗透“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一习作意识。

    (二)功能指向不同

    人教版中,《太阳》一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神奇的科技世界”,而在统编教材中,《太阳》是习作单元“介绍一种事物”的开篇例文。两篇文章虽都是精读课文,但功能定位明显不同,一个指向阅读理解,一个指向写作训练。

    不仅单元指向不同,课后习题也进行了“瘦身”,充分体现了其功能的转变。阅读单元的《太阳》课后习题有朗读背诵、体悟写法、理解主题三种类型,而习作单元的《太阳》的两道习题是由人教版课后第二题分解出来的,重在引导学生观察文本的谋篇布局,体悟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集中指向习作能力的习得。

    此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介绍想象中的衣食住行等,意在展现科技的神奇,与前面的课文在人文主题上保持一致。而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是介绍一种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属于写实类文章,需要细致观察、搜集资料,与前面的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在语文要素上一脉相承,旨在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表达方法进行综合性运用,真正体现读写一体化。因此,身处习作单元的《太阳》承载着“习作范文”的重任,要为后面的习作搭建有力的支架。

    (三)方式内容不同

    选入统编教材的《太阳》在内容上也有微改。一是数据表达方式的变化,原来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全部变成了汉字,有的数據前还增加了“约”字,因为关于太阳的一些数据不是精确的,而是预估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二是单位名称的变化,原来说“1.5亿公里”,现表述为“一亿五千万千米”,这与当下数学教材中的表述保持一致,使学生更易接受;三是太阳表面温度的数据变了,由“6000摄氏度”改成了“五千多摄氏度”。另外,“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这句话被删掉了,“一百三十万个地球”后面增加了“的体积”,同样是出于保证说明文准确性的考虑。对于这些细微的变动,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充分感受说明文表达既严谨又通俗的特点。

    二、基于学情,定目标

    学段不同,单元要求不同,所以即使是相同的课文,制订的教学目标要求也应该不同。另外,在新旧教材衔接之际,教师还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五年级学生看到《太阳》这篇熟悉的课文,第一反应肯定是“三年级时就学过了”,难以激起新鲜感和求知欲。而且,对于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课文的学习中已有所接触,能较快地做出判断。基于这样的学情,立足习作单元整体,教师对《太阳》一课可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厘清文章表达顺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是第三学段着重训练的阅读目标,正好让学生巩固练习本册教材第二单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阅读策略。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厘清文章表达顺序”是为了引导学生快速抓住说明要点,领会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因此,目标1的达成,能够起到前后勾连、温故知新的阅读效果。

    2.领悟方法:通过比较辨析、情境对话等方式,充分体会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不能停留在知道“怎么写”上,而要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比较辨析中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更要在情境对话中体验其实效。目标2的达成,能在读与写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3.迁移运用: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一个事物的特征。

    这一目标是将本单元后面的“初试身手”进行了前置,为的是指导学生趁热打铁,恰当运用本文所学的多种方法来说明自己身边的一个事物,实现初级的读写迁移。此目标的达成,不仅能验证阅读的成效,还为单元习作奠定了基础。

    三、打破常规,设活动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切忌将写作知识贴标签式地灌输给学生,要尊重学生对活动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努力为他们创设有意思且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秘妙,在自信体验实践中逐渐内化写作知识,锤炼写作能力。因此,要让《太阳》这篇老课文焕发出新能量,教师必须依靠切实而合宜的活动来落实。

    活动1:绘制导图

    常规的梳理课文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纲式的板书,再请学生进行补充,然后对照板书概述课文大意。显然教师“牵引”得较多,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够。面对熟悉的课文,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快速默读课文之后,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顺序。导图可以是列表式的,也可以是图解式的,还可以自由创造,力求达到语言简洁、信息全面、直观形象的效果(如下图)。

    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呈现样图,而是鼓励人人参与,自主创造。学生先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回顾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厘清文章结构,而后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分段表述”也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一来,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历程可视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活動2:快速竞答

    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之后,教师可用快速竞答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知度。具体如下。

    (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

    (2)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百摄氏度。( ? ?)

    (4)埋在地下的煤炭和太阳没有什么关系。( ? ?)

    (5)风、雪、雨、露的形成,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 ?)

    (6)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 ?)

    前三题与太阳的特点有关,且都含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学生通过快速判断,能对课文内容有更准确的识记,对数字形象化的表达效果有直观体会。后三题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有关,学生借助判断,能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来感受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知识竞答活动避免了逐句逐段的枯燥分析,能够快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比对、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活动3:火眼金睛

    结束“快速竞答”这一活动后,教师顺势出示新旧教材中的一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之处,并揣摩编者改动的意图。

    ◇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学生应该很快找到不同之处,但要说出理由可能需要思考一番。教师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来体会,比如“你们数学上一般用哪个单位名称来形容距离”“生活中,你注意到什么情况下用‘公里”。一旦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以此举一反三,可以激励学生寻找两篇课文中的细微改动之处,体会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活动4:情境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数学,知道“一亿五千万千米”是一个很远的距离。要是遇到还没有学数学的小弟弟、小妹妹,缠着问你太阳到底有多远,你应该怎么介绍呢?

    (师生、生生模拟对话)

    出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为什么这句话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小弟弟、小妹妹一听就明白太阳的“远”呢?

    (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较说明)

    师:(出示图片)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游览回来的小明一进家门,就告诉奶奶“那个塔可高呢”,奶奶问他“到底有多高”。你觉得他应该怎样清楚形象地介绍呢?同桌间试着进行模拟对话。(468米;相当于160层楼那么高;塔尖直插云霄,仿佛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学生只有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切实感受到“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产生的强大说服力。以上创设的第一个语境,是将课文内容转变成生活事例,要求学生从读者转变成转述者,根据特定的对象丰富说明方法,力求把事物介绍得通俗易懂。第二个语境是将“初试身手”中的看图介绍提前介入到这里,引用现实中的事物进行说明,以达到及时迁移、巩固运用的学习效果。

    活动5:多彩实践

    校园小导游:从校训石、长廊、操场、图书馆、大树、菊圃等熟悉的事物中选择一处进行介绍,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文具小导购:从书包、笔袋、文件夹、钢笔、橡皮等文具中选择一件特征明显的事物进行介绍,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玩具小达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玩具,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场景供学生选择,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鼓励他们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熟悉的事物。从说到写,再到说,学生只有经历了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后,才能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范式存入“语库”,随时调用。

    一样的《太阳》,有着不一样的使命。在统编教材体系下,发生变化的老课文不在少数,有的调整了学段,有的重组了单元,有的微改了内容……但不论怎么变,教师都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要立足课程标准,明晰学段目标;二要研读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三要精准把握学情,高效组织教学。在新旧教材衔接之际,愿更多的老课文,能发挥出新价值。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 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