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研究

    容慧 李书舟 刘宗瑶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专业课程所属的学科德育,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工作岗位的热爱,遵守职业规范和要求;用所学之长,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励精图治的崇高品格。专业课教师应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真正做到“三全育人”的大德育教育。

    关键词 课程思政;电工课程;电工技术及应用;5M1E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0-0060-03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o make use of the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paper carries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cultivating students love for professional posts and abide by professional norms and requirements. Its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and continuous exploration by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love and dedication, the sense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lofty character of encouraging efforts, so as to truly achieve the great moral education of “three integrity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ctri-cian course;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5M1E theory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教育特别是在通识课程外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和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是大学人才培养期间培养德才兼修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和教学环节。

    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3]。重视专业课程的思想建设规律,切实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因此,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专业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功能;不要出现专业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生拉硬拽,甚至出现冲突的现象。

    2 电工课程思政分析

    作为大学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做好电工课程的教学和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工作,对于启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挖掘专业学习潜能,引领学生热心从事本专业工作并做到爱岗敬业,有著抛砖引玉、引路人生的作用,不可小觑。

    3 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研究

    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是湖南省高职风电应用技术一流特色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数学与物理相关知识为前导,主要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电路参数测量以及工程电路设计与施工的能力,并为今后电类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电工基础。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做到懂理论、会操作、重技能。深挖电工课程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伦理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尊师重道,志存高远;

    2)专业伦理建设,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将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3)核心价值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专业技能传授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与模范践行者。

    具体思政元素挖掘如下。

    1)学习伦理建设方面。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有着大量看似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但又有无处不在的生活实例。从生活点滴中挖掘电工理论知识,启发学习者对电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思政教育的首要关节。对于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交流电来说,常常会要求大家注意用电安全,谨防触电。为什么会触电呢?是不是只要使用交流电就会触电?再有,如何解释晚上关灯后还会出现灯一闪一闪的现象?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热心者,勇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电工知识解密生活现象,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2)专业伦理建设方面。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操过程中的用电安全与用电规范直接关乎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电作业的全过程贯穿用电规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意识。同时,作为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对电工实验过程中数据的精准记录,培养了学生准确、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与养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操守,更培养了学生爱惜用具、工具的职业道德。

    3)核心价值培养方面。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将注重技能训练,结合现场质量管理5M1E理论开展学生的技能实训,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技能训练和核心价值培养[4-5]。

    4 技能实训项目的课程思政实施

    以“带互感器的单相电能表计量线路安装与调试”为例,结合现场质量管理5M1E理论开展学生的技能实训,并在其中融入适当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实施。

    现场质量管理? 现场质量管理指在制造业领域,从产品生产的质量角度对产品从原材料入库检查,到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把控,到最终产品出厂前的质量抽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质量管理过程。它的工作重点大部分集中在生产车间,目的在于通过对产品各生产流程的现场质量管控,实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施工质量,合理规划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5M1E指的是:人(Man/Man-power),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能掌握情况、自身健康状况等;机器(Machine),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各类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操作、养护情况等;材料(Material),主要指产品所需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状况;方法(Method),包括产品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工艺规范、工装选择与操作规程等;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现场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实施? 具体到“带互感器的单相电能表计量线路安装与调试”的技能实训项目,現场质量管理的5M1E理论主要涉及:人(M),操作者应具备质量意识、操作熟练、人身安全,状态良好等;机(M),交流电源确保能正常使用等;料(M),元器件的检测、导线型号的选取等;法(M),包括线路安装工艺要求、操作规程等;测(M),进行通电前、后的性能检测等;环(E),施工前工具、元件排放有序,施工完成后进行工位整理、清洁等。

    在该项目的技能实训过程中,为了较真实地模拟工厂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将学生进行角色分解。设计者:确定施工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物料员:确保所需器件的完好、能正常使用。施工者: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的施工,确保功能正确实现,并注重操作工艺与规程等。质量监督员: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电路功能的检测;以人为本,确保用电安全;布局与工艺规范性检查,并进行施工现场的6S监督管理等。

    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更专注于自身岗位的规范和要求。例如:作为一名设计者,在进行带互感器的单相电能表计量线路安装与调试时,不能只简单考虑电路功能的实现,更要考虑电路设计中的用电安全问题,遵照安全用电规范开展电路设计;作为物料员,要确保所需器件的完好、能正常使用,必须掌握器件检测的本领,同时,对所用到的电工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和养护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本领。

    在模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自己的工作,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项目的完成离不开各环节的良好衔接与沟通,因此,学生需要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合作。以“带互感器的单相电能表计量线路安装与调试”为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又通过互助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良好沟通能力和大局意识。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5 结语

    本文以专业基础课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知识、验证实验和模拟工程项目实施三方面,从细节、细微处挖掘理论知识背后的隐性价值,通过潜移默化和强制要求相结合的方式,将电工操作技能和电工操作规范中必须要掌握的职业规范和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开展了隐性德育教育。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所属学科的道德教育要求[6],想要实现知行合一、德才兼修的教与学的过程,专业课程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挖掘学科德育教育的渗透本领,必须要做好:研究德育渗透规律,每一个教师都要成为德育工作者,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练好渗透的本领,用好渗透的方法。

    专业课教师重视和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并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岗位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伊始就对专业和职业有崇敬的心情,便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尽言之,深挖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做好学科理论知识和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于学生于教育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位专业课教师不断探索,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 2018-09-11(01).

    [2]顾恩平.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7-30.

    [3]徐立新.“课程思政”的教师实践理念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15):311-314.

    [4]穆明,陈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6):134-137.

    [5]王炜,邵广军.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德育”体系的发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9):169-172.

    [6]胡晴欣.高职学科德育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7):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