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戏骨”遇见“戏精”

    叶根娟

    课堂上,教师总希望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能答到自己的心窝里。答对了,就大加夸奖,“你真是太棒了,回答得真好”“英雄所见略同”等等。反之,就继续“垂钓”,如“再想想”“还有呢”。

    一次,有幸看到了一堂让人颇感意外并大呼过瘾的课。虞大明老师为了保持学生对微小说《在柏林》的阅读期待,没有布置预习,也没有像一般教师那样把学习材料提前放在课桌抽屉里。

    课堂上三次采用猜读的策略:根据题目猜内容,根据开头猜情节,根据故事猜结尾。第一次猜时,大明老师表扬学生会说话,对猜测的事用上“可能”,显得滴水不漏。第二次猜时,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大明老师说自己读小说有个习惯,就是“当我的脑海里产生问题后,我不急着往下看,会去猜想后面发生了什么”。然后,学生开始了各种猜测,猜得有理有据,劲头十足。当大明老师宣布“不猜了”时,他们还意犹未尽。“真是猜的举手。”课堂上没有举起一只小手。“之前没读过这篇小说的举手。”台上哑然,台下哗然。

    学生已经读过这篇文章,还配合教师演到现在,演得如此有板有眼、兴致勃勃。这不是“戏精”吗?尽管他们用了“可能”“也许”这样的词,但在“老戏骨”面前,还是暴露了。

    一声叹息的同时,更是一阵释然。学生终于不用再装了。这不是他们的错。教师让他们读,他们就读;让他们猜,他们就猜。这或许就是学生的真实状态。想想,平时是不是经常在演这一出戏?明明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教师揭题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地问“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问完了又说“你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赶紧捧起书来读吧”。可以说,“戏精”都是教师自己培养出来的。

    当众揭开真相需要勇气,面对学生需要拿捏分寸,揭穿之后的教學调整需要智慧。关于如何应对课堂上的意外,大明老师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

    首先,见招。教师在课堂上要好好倾听学生的发言。大明老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到了精准的地步。听了学生的猜测,就做出了他们已经读过这个故事的判断。这就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其次,拆招。整个拆招的过程中,大明老师没有让学生感到难堪。“那你还好意思吗?”轻轻一句责备,还带着几分幽默,彼此心领神会,就此掠过。

    再次,出招。大明老师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说:“以后,当你们已经读过文章,却有老师要你们猜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读过了,甭猜了。”大明老师加以赞赏,“坦诚地说,理直气壮地说,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并告诉学生,事实上没读过原文,很难猜完整,如果内容全被读者猜着,那根本就算不上是一篇经典的小说。

    最后,回招。“猜猜看,哪一个是小说的原结尾?”大明老师说,“请联系前面我说的话,考验你们一下。”果然有两个学生中了招,还在像模像样地猜。第三个学生说:“老师,我已经读过这个故事,知道结尾了。”

    这堂课的意外生成,让《在柏林》的教学拥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学生不仅感受到微小说的魅力,发现、领悟了微小说的秘妙,还深刻地认识到:为学求真,为人求实。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我想,这个课堂故事或许可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教语文,更教做人。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四小学 ? 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