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让学,激活语文课堂

    陈晓花

    “让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勇于质疑、主动展示,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前,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习惯于将课前准备的内容一股脑地倒给学生,检查学生笔记、通过大量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常态化检查学生对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迫于压力、疲于应付,对语文学习兴味索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的提升、学习兴趣浓烈、课堂教学效果日益提升等目标,在《壶口瀑布》一课教学时,本人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留足前置学习时间,引导学生思考

    在往日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从经验主义出发觉得孩子根本不把预习当回事,很难落实到位,全凭个别孩子自觉,因此极少安排前置学习作业。其实,今天的前置性学习作业中,有一半是为了明天的学习。前置性学习作业应书面化,这应该成为教师精心备课的一部分,可有效避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书面化的预习作业,方便教师检查。教师可以从中预知学情,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课堂节约时间,节约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疏通文意的时间。然后,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难点突破上。我曾到一个班,试讲《壶口瀑布》,事先没有告知孩子。课堂上,我必须要留给他们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时间。读课文时,最快的孩子花了8分钟。该课的课堂环节还有美点品读,视频欣赏,哲理升华等,进行得都相当仓促。设计《壶口瀑布》学案时,第1、2板块分别做如下安排。

    我有好奇:

    1.看到文题,我有好奇,想知道:?。

    2.我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遍。“”字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我能查阅:

    1.我能查阅“壶口瀑布”的相关地理知识(可附纸)。

    2.关于梁衡(可附纸)。

    “我有好奇”的设计也意在一种学习理念的渗透,希望孩子关注文章题目,怀着一份期待与憧憬,开启一段崭新的阅读体验。语文课,学案的设计,是让孩子“不打无准备之仗”,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课堂的时间,更充裕地留给他们表达、展示、交流,利于“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变革提问方式,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总是将提出问题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鲜有思考问题是否有质量,提出问题的方式能否帮助学生打开思维。问题过于简单或难均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无从談起。其实,教师必须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有一条是要“学会学习”。旺盛的求知欲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壶口瀑布》学案的第4板块,可以这样设计。

    我能质疑:

    读了课文,我解决了先前好奇的问题是:(在先前的问题上打√)。

    读了课文,我没能解决先前好奇的问题

    是:(在先前的问题上打×)。

    读了课文,我又有新的问题是:。

    学案上,教师有意识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能力。先对文章题目提问,然后自读课文,有些问题就能自行解决。课堂上,再给学生交流的时间。比如有孩子写的“壶口瀑布在哪里?”他在课文第一节找到答案“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有孩子写“壶口瀑布的壶口指的是像壶的口的样子吗?”“为什么要叫壶口瀑布呢?”他们也分别在课文第三节找到了答案。还有些问题,他们不能解决,比如有18个孩子就写了“作者为什么要写壶口瀑布这篇文章呢?”这就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究,其实也就是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难点所在。

    给孩子一个质疑的平台,让孩子带着疑问上课,课堂因此就有了新的生成。“读了课文,我又有新的问题是?”孩子们几乎没填。确实,传统课堂下的孩子,还不善于质疑。但有一个孩子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头黑猪掉下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为什么会被拔得一根不剩?”这个孩子自读文章的时候就是在思考呀!在课堂上,教师应表扬这个孩子,同时请其他同学帮帮忙,来解答。有的同学会感叹:“是呀,为什么呢?”有的同学则能结合前一句中的“漩涡”来解释,是说黄河水流迅疾。教师再相机启发他们,联系家里的洗衣机脱水的情景,体会“漩涡”的力量。因学校所在地为平原,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水流大多比较平缓,没有见过迅猛的黄河水,没有生活体验,先前那个孩子提出的疑问,是多让人惊喜的呀!

    三、教学详略得当,凸显课堂重难点

    一节成功的课堂一定要顺利实现重难点突破。《壶口瀑布》一课所在单元要求把握游记特点、在对作者行踪掌控的基础上找到作者写景的角度与方法,揣摩并品味语言,主动积累精彩语句。课文精彩纷呈,若教师将每一处精彩均消耗同样的时间做点评,课堂上可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时间就会因此极为有限,重难点的突破因此受制。因此,在学案的第3板块,可这样进行:

    我能品味:

    我从文中,找到这一处特别精彩的,描写黄河水的句子:“。”

    我品味出了黄河水(四字概括)的特点,我能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

    设计“合作交流?细读品瀑”学习活动,具体要求是“组内交流预学单第三项‘我能品味,先组内形成统一意见,然后两位同学上白板展示,剩余同学查看他组展示成果,准备点评或质疑。”孩子思维的一些低级的错漏,在组内交流时就已经解决了,呈现在白板上的就是小组智慧的结晶。组与组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机制。全员动起来,人人有事干。教师在其中仔细地观察,思量,辨析。关注孩子活动的过程,活动后给予点评,建议。

    在欣赏了一段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小视频后,教师启发学生再次研读课文,发现本文大量的动词的非凡表现力。关注动词,是《壶口瀑布》学习的侧重点,它是解决教学难点“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黄河精神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的一把钥匙。通过《壶口瀑布》动词的咀嚼琢磨,提高孩子们在词语方面的敏感度,从而提高鉴赏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有效让学是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实施路径。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情、精心准备以找到能够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切入口,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充分伸展,教师的点评能激励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纠正学生思维存在的缺陷,从而综合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