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程大志
摘要:大巴山脉地处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区域,该区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保存有较多珍稀濒危、特有及古老生物类群,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为更好的保持本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对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更好的保护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在护林联防原有宗旨基础上,赋予“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更具时代意义的内涵,将“护林防火”提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该组织更名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
关键词:大巴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护林联防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X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4-0068-04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Daba Mountain and its Development
Cheng Dazhi
(Chongqing Yintiaoling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Chongqing405800)
Abstract: The mounta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northern subtropical subtropical core area, the origin of the biota is ancient, rich in species rich, complete ecosystem, preserved more rare and endangered, unique and ancient biological groups, is China's 17 key area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on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Daba Mountain area, and aim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better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in Daba Mountain area. And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forest defense, given the “Sichuan-Shaanxi-Hubei-Chongqing Bashan area forest protection committee” more meaningful connotation, the “forest fire” to “biological diversity protection”, the organization changed its name to “big Basha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lliance ”.
Key words:Daba Mountains;biological diversity;protection measures;forest guardian defense commission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
大巴山脉作为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之一,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1]。大巴山脉地处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区域,共涉及28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巴山松林、包石栎林、多脉青冈-水青冈林等生态系统以及崖柏、川金丝猴、红腹锦鸡、大鲵等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做好大巴山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更好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是四川、陕西、湖北、重庆区域性森林资源保护联防组织。成立57年以来,22个成员县(市、区)不断加强协作交流,使大巴山地区森林火灾、乱砍乱伐等状况逐年减少,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持续改善。为了更好的发挥22个成员县(市、区)对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笔者综述了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1区域概况
大巴山脉指绵延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湖北省边境山地的总称,长1 000 km。为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的界山,川陕鄂渝四省(市)边境,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2]。大巴山脉共分为三段:东段大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端,主峰神农顶海拔3 053 m,为华中第一峰分支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隅,主峰天柱峰海拔1 612 m。荆山在武当山东南,主峰聚龙山海拔1 852 m。中段大巴山(狭义)的太平山和化龙山,海拔分别为2 797 m和2 917 m。西段米仓山横亘于陕西、四川接壤地带,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海拔1 300~2 000 m,主峰光雾山海拔2 507 m。
气候类型为北亚热带气候,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年平均气温:米仓山、大巴山、神农顶等山脊14 ℃以下;大巴山南麓(奉节、巫山一带)16~18 ℃;其余地域14~16 ℃。年平均降水量:米仓山东部1 200 mm以下,神农架林区1 400 mm左右,其余地域1 000~1 200 mm。万源、巫溪一带是川陕鄂大巴山暴雨区的中心,年平均暴雨日6~8 d。
2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1生物多样性特点
大巴山脉地处华中地区腹地,是北半球亚热带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华东、日本植物区系西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东衍,华南植物区系北上与华北温带植物区系南下的交汇场所[3]。大巴山地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为第四纪冰期生物的“避难所”、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地区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
本地区海拔梯度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如城口大巴山近1 900 m的海拔高程塑造了复杂的栖息生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类。区域内保存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豹(Panthera pard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很多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植被类型多样、原始,秦岭冷杉林、巴山冷杉林、青杄林等充分体现了大巴山优先区的森林植被多样性及原始性特征。此外,山顶独特的亚高山草甸也为大巴山区复杂的生境增添了一道风景,使自然植被呈现明显有规律的垂直分布带。
2.2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栖息地散失和生境破碎化。栖息地毁坏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首要原因,任何程度的栖息地毁坏都会对物种灭绝造成一定的威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人类活动则是栖息地毁坏的主要原因[4]。由于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人本主义、轻生态伦理的现象。如大面积滥伐森林、毁林开荒、盲目建造水库、高速公路等,致使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改变[5]。区域内出现生物栖息地丧失及生境片段化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2)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发展矛盾。大巴山地区共涉及4个省市28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大巴山优先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体系复杂,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对于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处在各执其政,各司其命的管理状态。各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相对独立,沟通交流相对较少,使得在整体保护过程中很难达到一致的管理方案。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知名度与显示度,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客观可行性,单纯追求宣传效果,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非常重视,目的在于有一个“国家级”的品牌,寄希望很高,想“名利双收”。可建立后大失所望,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严格,捆住了手脚,就把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产生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会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误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畏难和消极抵触情绪。
(3)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大多数居民具有刀耕火种的习惯,耕作方式落后,依赖自然资源的程度很大,“靠山吃山”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国家把社区居民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划入保护区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居民的生产生活来源被“切断”,保护区居民误认为是自然保护区所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愈演愈烈。
(4) 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存在的缺陷。“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是为了更好的联系大巴山地各区域的保护工作而创立的联盟组织。主要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防护,防止森林火灾、乱砍乱伐等现象的发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的作用已经制约了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需求,甚至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简单的森林防护工作不再适应现存的矛盾冲突,而应寻找更完整、更先进的保护措施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对策
大巴山脉是全球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特有及古老的生物物种资源,是中国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9]、《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0]等都已将大巴山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优先重点保护区域。保持本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保证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和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前提条件。笔者就其保护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
在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如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动植物保护法等,从发展的角度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6-7]。严格打击偷砍盗伐、违法捕猎、非法贩卖野生动植物等行为,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让人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资源。
3.2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在我國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中,发现自然保护区的投资以及投资有关的建设管理指标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8]。可见,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个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度。各省市应注重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投入经费,从基层完善保护管理工作;国家也因从多个渠道引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
3.3完善护林联防工作
在发挥现有“护林联防委员会”优越性的基础上,推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落实;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的前提下,研究大巴山区在中国发展中的定位,不断提出本区域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把大巴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最终提升本区域生态资源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凸显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位,获得更高层次更多方面政策支持。将“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更名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不仅侧重“护林防火”,更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趋势,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
(1)组织形式:将“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更名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由川陕鄂渝省级环保、林业部门为牵头单位,分别承担原护林联防委员会组织工作,取消护林联防委员会多年来下设的18个支会。在护林联防原有宗旨基础上,赋予该组织更具时代意义的内涵,将“护林防火”提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现有护林联防委员会成员为基础,吸纳环保部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新成员。聘请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知名专家、生态学者、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相关领导为顾问,突出该组织的专业深度。设置重庆巫溪县为该联盟的固定会址,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联盟的日常工作。
(2)活动内容:原护林联防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是22个成员单位每年轮流召开一次会议。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立后,建议由川陕鄂渝省级环保、林业部门分别轮流主持联盟的各项活动,提升活动的组织层次。围绕保护联盟的使命,每年组织专家学者,到大巴山区进行一次生物多样性考察,重点放在区域政策研究,生物多样性科研和生态科技知识普及上。以“保护联盟的使命”为主旨,筛选具有学术造诣和实际经验的人员参加会议,使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为推动大巴山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发源地。每年9~10月举办一次生物多样性论坛,在重庆巫溪县举行交流活动。以申请环保部、国家林业局资助为主,联盟成员单位资助为辅。也可用目前护林联防委员会耗费的资源开展活动,在实现护林联防的同时,解决更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管理理念:在护林联防原有宗旨基础上,赋予“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更具时代意义的内涵,将“护林防火”提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该组织更名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趋势,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职能,为最大限度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R].2016.
[2] 刘树根.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3] 邓洪平,王志坚,陶建平,等.重庆大巴山國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4] 刘会玉,林振山.物种灭绝对不同时间尺度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21512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04.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R].20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R].1994.
[8] 喻泓,肖曙光,杨晓晖.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06,25(9): 10611067.
[9]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0]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