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其战略应对

    安里渊

    摘要:新时代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集中体现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但其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缺乏公平性、政府单一的扶贫主体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广泛形成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长效机制等战略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国家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2020年11月23日下午,伴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地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工作能否很好地应对,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效以及返贫现象的出现。

    一、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020年在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我国立足发展实际,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围绕产业夯基础,围绕企业强龙头,围绕电商求突破,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扶贫,取得真正的实效,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注入新的动力。

    (二)健康扶贫取得重大进展

    健康扶贫是扶贫工作中必须重视并落实好的关键环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健康在精准扶贫中的影响与突出作用。中国的健康扶贫实践不仅在中国的减贫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是在健康领域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世界上其他致力于减贫事业的国家与民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三)教育扶贫迈出重大步伐

    目前, 我国教育精准扶贫与以往粗放式教育扶贫相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力度不断加大,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工具,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决定成效可持续性的关键作用。

    二、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

    (一)部分地区扶贫工作缺乏公平性

    精准扶贫工作过分关注贫困户,而非贫困户则很难获得政策优惠。精准扶贫工作将政策优惠与利益倾斜于贫困户,从而使贫困户无须努力劳动,生活水平就能很快提升,这让那些依赖自身勤奋劳动而致富的村民感到不满。这样的精准扶贫工作严重缺乏公平性,大家都希望在扶贫帮助下“不劳而获”。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非贫困户在当地扶贫工作中充当“绊脚石”的角色。从非贫困户的角度来看,其在扶贫工作的起初阶段可能会扰乱贫困的精准识别,当非贫困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获取扶贫资源。即使由于政策条件的限制非贫困户进入建档立卡的范围,但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扶贫项目门槛等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度与扶贫资源的分配,使自己从扶贫工作中获利。

    (二)政府单一扶贫主体结构

    政府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服务型组织,工作职能涉及社会的不同群体和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分散自身的精力,加之政府因权力过大而形成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一些干部为了实现脱贫工作任务与自身扶贫政绩而进行的各种形式主义,严重导致政府对贫困群众的需求在反应上不够灵敏与及时,甚至会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一方面影响了脱贫的成效,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这只是省级层面,那么市、县、乡乃至村干部不言而喻都存在大量问题,这样的扶贫成绩不可不说问题巨大。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中,除了中央的巡视与督查之外,很明显还需要一个第三方评估。

    三、新时代扶贫工作的战略应对

    (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代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乡村地区由稳定脱贫到发展富裕的有力支撑。新时期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是“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是“六个精准”。主要途径是“五个一批”。其次,根据乡村地区的资源条件,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促进贫困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央提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部分地区利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四支队伍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抓手,在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使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对于指导贫困地区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贫困户、贫困县的精准扶贫,能够显著改善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能够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动力和竞争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汇期,应同步推进和实施两大战略,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持续脱贫。

    (二)广泛形成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长效机制

    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为客观、公正、科学的检验扶贫方略实施成效,需采用引进第三方机构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我国国务院扶贫办曾在“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这两项考核内容中采取“第三方评估”,委托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任务。那么,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现象出现,第三方评估扮演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以来,我国正努力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第三方评估”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上下联动,同时也是检验我国是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标尺之一。政府作为扶贫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第三方评估”作为市场力量和中立立场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评估,可以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有效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邢成举,魏程琳,赵晓峰等.新时代的贫困治理:理论、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1-72

    [2]王永生,文琦,刘彦随.贫.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J].地理科学,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