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我,我也看见我自己

    【关键词】矫正性情感体验;心智化;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55-02

    【作者简介】何冬怡,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苏州,2151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翻开案例报告,三个孩子迎面走来,我注视着、心痛着,也特别感恩着给予他们专业陪伴的咨询师。我看见孩子们曾经的苦恼和越来越轻松的步伐,看见孩子背后束手无策的父母,看见一个个令人扼腕的故事以及故事里主人公难以言表的内心体验……

    小望到底经历过什么使他内心如此压抑痛苦,需要变身“小火山”,不停“言说”“求助”?小高在父母的打骂指责里带着怎样的愤怒和低自尊,在貌似“无所谓”的“不停折腾”的表象下,艰难寻找着可能的存在方式?而对于小肖来说,在祖父母溺爱和辗转寄养的过程中,有谁曾倾听过他的心声,温柔地回应他对稳定的爱的渴求?

    《愤怒的小火山》案例里,咨询师看见“小火山”来自一个缺少母爱且充满着不恰当的爱的家庭,父亲的简单粗暴和祖父母的娇宠并没有示范一种温和接纳、理解信任的相处模式。在小望的成长环境中,表达不满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暴力与冷暴力,这让小望无法习得遵守秩序、诚信友善、温和表达等人际交往技能。咨询师在沙盘游戏治疗中,温和耐心地倾听小望,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赋义等支持性技术,帮助小望看见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重启内心的力量;在良好信任的咨访关系里,示范了尊重真诚、倾听提问、赞美肯定、理解信任的态度,帮助小望学会使用“我信息法”“空椅子”等方法,提升平和表达、智慧整理的能力。

    在小高的家庭里,咨询师看见一家三口都被困在低自我价值感中,彼此间不知如何表达爱,也无法感受到爱的联结。和许多“知识本位”的中国家庭一样,小高的父母在小高的学习问题上陷入了“无助—焦虑—暴怒—低自尊”的模式,既没有给予孩子尊重、鼓励、肯定、信任,也没有努力成为具有底气和素养的“硬核”父母。咨询师使用共情、倾听和积极关注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使用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家谱图”“家庭雕塑”“冰山理论”等技术,带家庭一起看见“批评指责—自我保护”的互动模式是怎样严重扭曲爱的传递,制造了一系列的冲突和距离。通过历程回顾和焦点技术等,咨询师帮助小高看见自己内在的渴望,帮助母子重新感受到彼此的爱,帮助家庭从伤害模式转向用爱彼此滋养、积极成长的方向。

    在小肖的案例里,咨询师看见小肖抑郁背后隐藏着早年心智化养育缺乏、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低自我价值感、渴望成长等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咨询师采用倾听、共情等支持性技术,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进而使用认知行为治療中的“认知重建”“行为功能分析”“垂直向下”“家庭作业”等技术,帮助小肖学会识别、驳斥内在的不合理信念,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与自我的关系,成功地帮助小肖提升心智成熟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精神分析师弗兰兹·亚历山大在1946年首次提出“矫正性情感体验”的概念,指当人们重新回到曾经的创伤情境中去体验时,如果能够产生新的应对方式,对情境有新的感受和体验,就是一种“矫正性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真正帮助人们走出曾经的阴霾。在三个案例中,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的“看见”,发现三位来访者都缺乏“被看见、被理解、被肯定、安全的依恋关系和心智化的养育”。所以,在咨询过程中不约而同地为来访者创造了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情感体验,让来访者感受到“无论你怎样真实地表达,我都一如既往地愿意接纳你、理解你,给你适切的爱与规则、分享与指导”。显然,这种体验是与他们过去的感受完全相反的,所以,咨询起效的基础要素之一就是带给来访者矫正性情感体验。

    咨询中,来访者通常会不由自主地重演“习惯化”的情感关系模式和早年亲子关系模式。咨询师既不能扮演让来访者继续保持幼稚态、伤害性体验的角色,也不能过多地使用“面质”强行阻断来访者的旧有关系模式。可以不着痕迹地把问题还给来访者本人,成为来访者“功能良好的客体”,做出与其他“功能不良的客体”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引发矫正性情感体验的咨询策略很多,以下一些做法比较多见: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提供安全的咨询氛围,鼓励来访者接纳自己、积极探索;通过使用场景式语言,对来访者所经历的创伤事件进行重新评估、讨论,使来访者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情感体验;通过“移情”反应将来访者对父母家人的情感体验“移置”到咨询师身上,经由咨询师“对移情的工作”,让来访者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新的体验;通过特定的治疗干预技术添加良性的语言引导或意向引导,使来访者对某个关系对象产生新的体验;向来访者提供情感支持,从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开始,鼓励来访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改善现实的人际关系,获得积极正面的感受和体验。

    回观三个案例不难发现,不管是使用沙盘游戏治疗、萨提亚家庭治疗、短程焦点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来访者都能在良好的咨访关系里获得与原生家庭不同的矫正性情感体验,这对来访者的复原与成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借助功能良好的客体,来访者更容易发展出功能良好的自体客体,促成心智水平不断成熟,提升人际适应功能与社会适应功能。于是乎,不管是在自我认同、情绪管理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看见来访者稳扎稳打的进步。因此,当代精神分析论和客体关系论都极力赞同,一个基于新关系的治疗行为,既重视认知改变也重视经验修正的矫正性情感体验,是咨询有效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