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乌尔塔神话

    高文宝+++吴宇虹

    提 要:两河流域文明的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神话遗产,其中的宁乌尔塔神话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梳理并释读了现存关于这位大神的楔文泥板文学作品,对这位兼具毁灭的战神和开发的农神两种形象的大神之身份、地位、故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透视其破除旧的原始部落文明,建立奴隶制文明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似乎矛盾身份背后的统一性。此外,本文通过对宁乌尔塔神话中的故事背景、地域、情节和物质的探讨,展现并分析了两河流域文明通过对其周边地区进行征服、原材料贸易、发展水利和农牧业开发等活动,在西亚地区文明冲突与交流方面发挥中心辐射作用的基本事实。

    关键词:两河流域;神宁乌尔塔;战神农神事迹;征服;开发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然而,近现代人对这人类最早起源的文明的真正认识始于考古发掘和楔形文献释读。经过历代亚述学者的不断努力,两河流域文明所创造的文字被释读了,文字材料被了解的越来越多。楔形文字的成功释读揭开了两河流域文明研究的序幕,释读数十万泥板文书使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一古老文明的多种内涵。神话著作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亚述学通过对两河文明的神话文学作品的释读,使现代人对两河神话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然而,神话的虚无缥缈特性使对它研究永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本文选取两河神话中的大神之一的宁乌尔塔进行研究,希望对这一神明的基本性质和现实作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试图从他的神话故事中寻找两河流域人民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

    神宁乌尔塔的苏美尔语原文为dNin-urta,楔形符号是,意为“大麦穗的主人”,指示了他的农神性质。科莱最早在《耶鲁字音表》(Yale Syllabary)将神宁乌尔塔的符号dNIN.IB读为dNin-urta;1在当时,有学者认为,神宁乌尔塔是月神或太阳神,但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观点。其后亚述学者们对神宁乌尔塔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最近的阿努斯(Annus)《神宁乌尔塔——在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和王室理念中》一书运用原始的楔文神学作品,对神宁乌尔塔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2神宁乌尔塔是一个很清晰的苏美尔语名字,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苏美尔城邦时期,是两河宗教祭祀中心尼普尔的城神之一。

    一、神宁乌尔塔身份的确认

    宁乌尔塔作为两河流域神话体系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的神话被保留在以下几种经典文学作品中:1)《安祖大鹏史诗》(Epic of Anzu,见下节);2)《宁乌尔塔的长歌》(A ?ìr-gída3 to Ninurta=Ninurta A);43)《宁乌尔塔去埃瑞都的旅行》(Ninurtas Journey to Eridug: A ?ìr-gída to Ninurta=Ninurta B);4)《宁乌尔塔的赞美诗》(A Hymn to Ninurta=Ninurta C);5)《宁乌尔塔的tigi诗》(A tigi to Ninurta=Ninurta D);6)《宁乌尔塔的balbale歌》(A balbale to Ninurta=Ninurta F);7)《宁乌尔塔的?ìr-nam?ub长歌》(A ?ìr-nam?ub to Ninurta=Ninurta G);8)《宁乌尔塔的赞美诗》(A Hymn to Ninurta)(破损严重);9)《宁乌尔塔凯旋尼普尔》(Ninurtas Return to Nippur: A ?ìr-gida to Ninurta=An-gim,见下节);10)《宁乌尔塔的功绩》(Ninurtas Exploits: A ?ir-sud(?) to Ninurta=Lugal-e,见下节);11)《宁乌尔塔和海龟》(Ninurta and the Turtle)。除以上的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的楔文作品以外,还有很多涉及神宁乌尔塔的文献记载,这里不再多述。早王朝拉旮什城邦(Laga?)第一王朝诸王(约前2350年)的铭文和库提统治时期的拉旮什第二王朝(约前2150年)的古地亚(Gù-dé-a)的一些为宁吉尔苏(宁乌尔塔在吉尔苏的名)修建神庙的铭文,是提到宁乌尔塔的较早的史学证据代表。

    宁乌尔塔也是重要苏美尔城邦拉旮什的主神,由于城邦的首都是吉尔苏,在那里,他被称为“宁吉尔苏”:dNin-?ír-su,意为“吉尔苏城的主人”。最早,宁乌尔塔在法腊(Fara, 舒如帕克的遗址)出土的最古老的两河流域的神名表(约前2600年)中被提到。布莱克(Black)和格林(Green)在《古代两河流域的神祗、魔鬼和象征》中的宁吉尔苏的词条写道:

    神宁吉尔苏,他以宁乌尔塔神的本地形式在早王朝时期到古巴比伦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神。他是拉旮什城邦的诸神中最突出的一个神……在吉尔苏,他被认为是神王恩里勒之子,巴乌(dBau)的丈夫,南筛(dNan?e)和尼萨巴(dNisaba)女神的兄弟。1

    最早在萨尔贡时期(前2291—前2236年),宁乌尔塔就等同于宁吉尔苏(CT 25 13:29)。在古代苏美尔,每个城邦都有其崇拜和供奉的城神或主神。在尼普尔城,宁乌尔塔是以恩里勒神王之子的形象出现,也被奉为尼普尔城的城神。在拉旮什,他被尊称为宁吉尔苏的原因是当时人们认为城神是该城的主人。对于宁乌尔塔和宁吉尔苏神的同一身份,王颖杰论文并未提及。

    关于神宁乌尔塔具体属性以及他在两河流域神系中的地位,本文作者选择一些文学作品的选段为证据进行分析,来说明宁乌尔塔的战神和农神属性。

    《宁乌尔塔的长歌》(第1—8行):“勇士宁乌尔塔是神恩里勒的高贵之子、愤怒的公牛、天生的王子、舒美沙庙的彰显的英雄和山房庙的光荣、2心思缜密的法官和诸神之中的……国王、冲撞敌人的公牛和脚踏反叛国家之人。宁乌尔塔这舒美萨庙之主人坐在天上的宝座上。”

    《宁乌尔塔的长歌》(第19—22行):“诸神之主、天神安的大英雄和恩里勒的大神、神宁乌尔塔是埃库尔庙的高大之子,他亲生父亲的荣耀。”

    《宁乌尔塔的赞美诗》(第67行):“宁乌尔塔是神恩里勒的右臂和没有对手的青年人。”

    《宁乌尔塔凯旋尼普尔》(第2—6行):“神恩里勒所创造和宁图尔所诞生的和安努那众神中的最有力者突出于高山之中,他发出令人敬畏的恐惧。这是恩里勒之子和自信其力量者。”

    《宁乌尔塔的?ir-nam-?ub长歌》(第1—16行):“英雄宁乌尔塔,你的头冠松缓的悬挂在您的脖子上,啊,英雄帕比勒桑,你的头冠松缓的悬挂在您的脖子上……你的王权彰显,你的王权在天,也在地上。您和神恩基一样坐在神圣的王座上。”

    《宁乌尔塔去埃瑞都的旅行》(第8—13行):“为了决定丰产的命运……为查看植物在广阔土地上繁茂的生长,为查看充满牛圈羊圈的和让牧羊人高兴的沉甸甸的黄油和奶酪,勇士神宁乌尔塔已经向埃瑞都出发了……”

    在拉旮什国王们的铭文中,宁吉尔苏即宁乌尔塔也被提到是神王恩里勒的勇士。例如,古地亚D号闪长岩雕像铭文i. 1-3:“(为了)神宁吉尔苏,神恩里勒强大的勇士……”;v. 2-4:“外国不能承受其沉重力量之王:神宁吉尔苏。”3

    从以上文学作品和铭文的描述和记载中,可知神宁乌尔塔是以勇士即战神的身份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神话体系中的,他是神王恩里勒的儿子,其母亲是宁图尔(dNin-tur),舒美沙庙(?-?u-me-?a)的主神,与其父恩里勒同在祭祀中心尼普尔城被祭祀;他拥有强大的力量,是天神安(An)的大英雄和恩里勒威严的儿子……这些都说明宁乌尔塔在两河流域神话的众神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这些文学作品中提到了宁乌尔塔的妻子是宁尼普尔:dNin-Nippur,“尼普尔的女主人”,这正与宁乌尔塔的尼普尔城神的地位相对应。4宁乌尔塔战神的形象还在于他是王权的守护神。在古代近东,诸王在登基时,都要接受象征其统治地位的权标,宁乌尔塔被认为是这一权标的守护神。在《安祖大鹏史诗》中,其为“王座的守护者”(T. III. 130)。在这些作品中,宁乌尔塔的王权守护神形象和他的战神属性是密不可分的。其征讨反叛的安祖大鹏(Anz?)和阿萨格魔(Asag),都是为了巩固恩里勒的神王权。

    同时,宁乌尔塔具备农神的属性。埃扎德(Edzard)认为宁乌尔塔既是战争之神,也是肥力和植物之神。1宾考维斯基和米勒德编订的《古代近东词典》2在“Ninurta”词条中认为宁乌尔塔也是一农民神(Farmer God),布莱克和格林持同样的观点。通过这些证据和分析,可以推出宁乌尔塔同时具备战神和农神的属性。这两种不同的角色却在宁乌尔塔的身上获得了统一,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宁乌尔塔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这使他具备了勇士的力量,这可以从下一节引用的神话中他战胜的11种妖魔得知。两河流域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需要发展水利灌溉战胜干旱,并需要保卫农牧业成果。因此,全体公民兵同时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保卫成果不被外敌掠走的作战。国家同时需要拥有强大而持久的劳动能力和作战能力的公民,于是战神也被加以了农神的头衔。其次,这与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念有关。两河流域的众神具有一神多重属性的特点,比如埃瑞都城(Eridug)的保护神恩基(dEnki,即阿卡德人的埃阿神)即是地下水之神,又是智慧之神和医术之神。这在后来受到亚洲文明影响的希腊神话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即是智慧之神,又是女战神。

    在以上这些文献中,我们没有发现宁乌尔塔具有恩基和马尔杜克的医药和智慧之神的明显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宁乌尔塔因为其战神和农神的地位在两河流域的神系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在祭祀中心尼普尔,他与其父神王恩里勒一同被祭拜。在拉旮什城邦,他是吉尔苏城的保护神,拉旮什城邦极为重视对他的祭祀、修庙和建像。他的妻子被称为尼普尔城的女主人。宁乌尔塔作为天神的勇士和神王恩里勒喜爱的太子,和父王恩里勒、月神南那(dNanna)、金星爱神伊南那、太阳神乌图(dUtu)、大母神宁胡尔桑(dNin-hur-sa?)和水神恩基组成了苏美尔神话中的七大主神。

    二、文学作品中战神和农神宁乌尔塔的英雄事迹

    宁乌尔塔以战神和农神的形象被两河流域人民所崇拜,而要了解这一形象的塑造及其崇高地位在两河文明神学体系中的基础,则须梳理宁乌尔塔的神话事迹。描述宁乌尔塔事迹的出土神话文献是比较丰富的,下面将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几部,从而对宁乌尔塔的主要神迹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

    1、阿卡德语楔文神话《安祖大鹏史诗》

    阿卡德语版本的《安祖大鹏史诗》3是一部定年至古巴比伦时期(约前2000—前1500年)的宁乌尔塔神话。该神话史诗的原型是苏美尔语的宁乌尔塔神话作品。这部史诗讲述了宁乌尔塔与安祖大鹏激烈战斗的故事。整部史诗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宁乌尔塔的歌颂赞美。赞美的词语主要有:凶猛者(ekdūtu)、强壮者(muddabru)、迅猛进入战斗者(hayyā?u)、战斗的巨流(agê tuqmāti)和强大的(ga?ru)等。对其农神形象的描写有:“他(宁乌尔塔)向围栏、果园、乡村、街道和城市泼洒清水。”(T. I. 6)随后的神话故事是:伴随着暴风雨、狂风和洪水,安祖(“知天”)大鹏神鸟出生在沙尔沙尔山(?ar-?ar)中。因此,安祖大鹏也被当作河流的源头和邪恶的洪水。安祖大鹏被恩里勒任命为他信任的看门人,但是,安祖却窃取了恩里勒权威的象征“命运玉玺”,4逃入大山。安祖大鹏的反叛使众神愤怒和恐惧,他们决定派遣强大的勇士宁乌尔塔去征讨安祖大鹏。第二部分叙述了宁乌尔塔与安祖大鹏第一次作战的情景。由于安祖大鹏持有命运玉玺,宁乌尔塔的弓和箭无法杀伤大鹏,未能取胜。第三部分内容是宁乌尔塔带着他的狮头权杖沙尔乌尔(?ár-ùr1)与安祖大鹏进行了第二次战斗,最终杀死安祖大鹏,取得胜利,夺回恩里勒的命运玉玺并把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神界。

    2、苏美尔语楔文的战神宁乌尔塔的功绩神话

    在现存的关于宁乌尔塔功绩的苏美尔语作品中,篇幅最长和描述最详细的当为古巴比伦时期的

    全文第726行的颂诗神话《宁乌尔塔的功绩》(Lugal-e)。2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翻译最重要的几个段落,以发现宁乌尔塔为神界所做的贡献。

    《宁乌尔塔的功绩》(第1—16行)一开始还是对宁乌尔塔的赞美:

    这王者(宁乌尔塔)是神光威严的暴风雨。宁乌尔塔这有巨大力量的无敌者,独自征服了“蛮夷山区”。这永不疲倦的洪水巨龙,平定了“反叛之地”。他是大步走向战斗的英雄,他是巨掌持握权杖的主子。他像收割大麦一样砍断冥顽之颈。其父王因王太子宁乌尔塔的强大之力而自豪。这可敬英雄像南方风暴笼罩了“蛮夷山区”。宁乌尔塔的高贵王冠完美如彩虹,闪闪发光,他有王者之(蓝)胡须,他是一条碧蓝的水中蜗旋的神龙。他有狮子的身躯,像蛇一样吐出芯舌,飓风般怒吼。宁乌尔塔,被恩里勒称为青出于蓝;这位英雄,用大网罩住敌人。啊!宁乌尔塔,你令人敬畏的光辉笼罩中原国土;你向“反叛之地”发怒并笼罩了他们的最高议会。

    在对宁乌尔塔进行赞美之后,作品便开始叙述宁乌尔塔征讨叛乱国家的故事。以阿萨格魔为首的“蛮夷山区”发动了叛乱。这使众神非常震惊和害怕,连神王恩里勒也变得不知所措。在这危难的时刻,强大战士宁乌尔塔挺身而出,毅然投身于与阿萨格魔叛军的作战中。作品详细描写了阿萨格魔发动叛乱时的形势和宁乌尔塔临危受命、投入到反击叛乱的战斗中的情节(第70—79行):

    这主子(宁乌尔塔)喊道:“哎呀!”天摇地动,地陷于他脚下。恩里勒神情慌张,并逃离了大山庙:大山被毁灭了。在那一天,大地变得黑暗,众神被打散了。这英雄(宁乌尔塔)磨拳搓着掌,而群神逃往四面八方;这主(宁乌尔塔)向上直达天空,而天上众神像群羊一样消失在地平线外。宁乌尔塔去战斗了,他一步冲出百丈地,他像暴风雨一般冲向前方,他乘八面威风前往反叛之地。

    在宁乌尔塔到达反叛之地后,派遣他会说话的狮头权杖沙尔乌尔去刺探叛军的情况,并取得了他们想要的结果(第109—118行):

    他心中为他的狮头武器而喜悦,它像鸟一样飞翔,为他践踏蛮夷山区。它煽动翅膀去驱赶不服从者,它在地平线盘旋,侦察发生的事件。他从远方飞回来面见主人,并且为他带来了许多消息。这位不倦使者从不休息,其翅膀掠过了洪水。沙尔乌尔向其主人宁乌尔塔报告了它所掌握的有关蛮夷山区的情况;它向其主人解释了他们的阴谋;它详细地分析了人们所说的阿萨格魔。

    阿萨格魔的叛乱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在他的蹂躏下,土地残片,人民痛苦不堪,就连众神都四处躲藏。第168—186行对这一情景有生动的描写:

    阿萨格魔冲在战斗的最前面。他手握武器,迈开大步,直冲天空。像一条在地上的蛇,它昂起它的头,像一只长尾巴的疯狗,浑身滴淌涎液,冲向敌人杀死无助者。阿萨格魔像一堵倒塌的墙砸向恩里勒之子宁乌尔塔。它像邪恶的暴风雨发出怒吼,它像一条巨龙在大地上咆哮。它喝干了蛮夷山区的水,它拖走了那里的胡杨树,它使大地遍体鳞伤,满目疮痍。它火烧苇塘,血沐天空。它搅翻了那里生活的中心,它驱散了那里的人民。在那里,在地平线之内,田地变成了黑色的糟粕,恐惧像紫色的染料笼罩一切。天神安在发抖,呆坐着,双手拧握放在腹部;恩里勒在颤抖,躲藏在一角落中;众神紧缩在墙角,像鸽子一样,从自己的庙宇中发出哀声。

    宁乌尔塔怀着必胜的决心奔赴战场。已洞悉叛军情况的他了解战斗的惨烈和艰苦,但其征服叛地之决心愈加坚定。他冲锋陷阵,四处厮杀;战况惨烈,血流成河。阿萨格魔和他的叛军负隅顽抗(第252—263行):

    在其战斗中,他(宁乌尔塔)用大棒打击蛮夷山区。其权杖沙尔乌尔像风一样直冲云霄,驱散了那里的民众;它的毒液摧毁了城镇本身。这上下翻转的武器焚烧了蛮夷山区。用苦痛的牙齿,这权杖咬碎头骨,这武器撕出内脏,把(割下的)鼻子堆起来;这长杖立在河岸边,把鲜血导入沟渠。在反叛

    国家,像饮奶一样,群狗畅饮鲜血。敌人们站起来,向妻子和孩子们叫道:“你们还不举起你的手向主子宁乌尔塔祈祷饶恕呀!?”这武器把蛮夷山区夷为泥土,但是阿萨格魔的基础还没有动摇。

    敌人的顽强使宁乌尔塔继续进攻。经过艰苦的战斗,代表正义的宁乌尔塔终于取得胜利,征服了蛮夷山区,杀死了阿萨格魔(第281—299行):

    这主子向蛮夷山区咆哮,他(敌人)无法阻止这雷鸣之声。英雄没有向反叛之地喊话,他没有直视他们。他击毁了所有东西,他报复了邪恶。他击碎了敌人之头颅,他使蛮夷山区哀鸿遍野。这主子在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像部队所说:“我要继续打击”。目光如炬,阿萨格魔用充血的眼睛盯着蛮夷山区。反叛之地发出阵阵(投降)鼓噪,他压下了他们的建议。接近了敌人的宁乌尔塔就像一道波浪,击倒了他。阿萨格魔发出的恐怖之光开始下降,开始下降。但是,在高处,它看起来仍然壮观。他像搅动水一样搅乱它,他驱散它到蛮夷山区。他像拔苜蓿草一样拔出它们,像撕苜蓿草一样撕碎它们。他的威赫光芒笼罩着这个国家,他就像烤大麦一样把阿萨格魔捣碎,他征服了它的种子,他像排列一堆碎砖一样把它们全部排起来:它的巨掌已变成了炭灰,他把它像面粉一样堆积起来。他处置它的全身像堆积一面泥土脱落的土墙。英雄完成了他的志愿。于是,恩里勒之子、主子宁乌尔塔开始休息了。

    在杀死阿萨格魔之后,宁乌尔塔向众神报告了胜利,并展示了阿萨格魔的尸体。他把阿萨格魔改名为“石头”(或“光彩的石头”),它的身体将留在地下世界,而它的英勇特性将归属于宁乌尔塔。然后,宁乌尔塔对战后的蛮夷山区进行了治理和水利建设(见后文)。这时,大母神宁马赫(dNin-mah)因不能进入蛮夷山地来找宁乌尔塔,唱歌赞美他。因为宁马赫在征服蛮夷山区时曾给予宁乌尔塔支持,于是她被宁乌尔塔任命为被征服的蛮夷山区的统治者,并将阿萨格魔残骸堆命名为“山区”(hur-sa?),同时改称宁马赫的名字为“宁胡尔桑”(dNin-hur-sa?),即“山区的女主人”,并授予她全山区的牧场、果园、各种植物的所有权和金银铜锡,山区向她进贡。他祝福这山区里的野兽和各种生物繁衍生息。在宁乌尔塔完成对蛮夷山区的重建(“决定命运”)之后,他回到了王庭尼普尔,恩里勒王的姐姐阿如如(dAruru)请求他来决定被他杀死的勇士(即阿萨格魔遗体变成的各种石材)的命运。于是,宁乌尔塔一一决定了22种石头的命运,安排了它们的用途。

    宁乌尔塔战胜阿萨格魔,决定了母神宁胡尔桑的山区统治权和各种石材的命运之后,受到了众神的热情欢迎和赞扬,他请求神王恩里勒授予他以反叛之地的统治权(第672—697行):

    他们在仪式祭品船上为这主子唱歌。船上堆积着财宝……众神向英雄的攻击武器致敬,他们匍匐

    在地,把手放在胸前祈祷,向这个主子乞求:“愿你的怒气缓和……国王宁乌尔塔,南方的太阳,向天空抬起你的头吧!”他的父亲恩里勒向他发出敕令:“……你的伟大超越一切,你建立了你的地位……啊!战斗之王,是我给了你天空的暴风雨用于反叛之地,啊!天地之英雄,是我赠你黑风武器,它向蛮夷山区点燃火焰,啊!国王,在你的日子里,是我让道路为你低平,啊!宁乌尔塔,是我对你向蛮夷山区进军充满信心,在你的日子里,是我让你像一只被放出去捕猎的狼冲向反叛之地。让我交付给你的蛮夷山区不能被恢复!让它的城市被夷为废丘!它的强大的统治者们在你之前不能呼吸。啊!国王,天上之力量,这圣天的权杖、这不能改变的繁荣统治、永恒的生命和恩里勒的信任将是你的奖赏!

    这部作品的结尾写到“宁乌尔塔的功绩被委托给文学女神尼萨巴(dNisaba)”,由她编成史诗,流传百世。

    古巴比伦时期的一部叙事赞美诗《宁乌尔塔凯旋尼普尔》(即An-gim)1也描写了宁乌尔塔取得这场胜利后凯旋的盛况。恩里勒派遣埃库尔庙大总管(sukkal-mah)努斯卡(dNuska火神、宁乌尔塔的哥哥)亲自迎接宁乌尔塔;神后宁里勒(dNinlil)和他亲切交谈,听其讲述战斗的过程;他回到自己的舒

    美沙神庙,得到了妻子宁尼普尔的热情招待;安神称赞他的英勇;众神为他自豪。在该赞美诗的前面部分描述了宁乌尔塔华丽战车上的战利品即他战胜的11种妖魔:俘获的狂野公牛、俘获的母牛、六首鹿、龙、大船、野牛魔、天神之友、石膏、坚铜、安祖大鹏鸟和七头蛇(第31—40行、第52—63行):

    恩里勒之子宁乌尔塔以他伟大之力量,从天青石的高大庙宇中,带回了六首鹿;从蛮夷山区的城墙中,他带回了狗头(或勇士)之龙;从深渊中,他带回了大船;从战场上,他带回了野牛魔;从天空和大地,他带回了天神之友。从山区的泥土中,他带回了石膏;从征途中的橡树上,他带回了安祖大鹏;从山中,他带回了七头蛇。

    在他的充满着敬畏而华丽的战车上,在车轴上,他栓着他俘获的狂野公牛,在车架的横杆上,他栓着他俘获的母牛;在挡泥板上,他挂着六首鹿;在座位上,他挂着狗头(或勇士)龙。在…… 上,他悬挂着大船。在梁上,他挂着野牛魔。在脚板上,他挂着天神之友。在车架的前面,他悬挂着石膏。在杆销上,他悬挂着坚铜。在前杠上,他悬挂着安祖大鹏。在华丽的横梁上,他悬挂着七头蛇。

    宁乌尔塔战胜的11种妖魔在现存的3个不同的文本中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拉旮什第二王朝的国王古地亚(约前2141—前2122年)的铭文是最早的。各文本记载如下表:通过上表可看出,从库提统治时期到巴比伦时期的文献中,宁乌尔塔战胜的11种妖魔中的6种都

    没有变化,它们是六首鹿、龙、铜、天神之友、大船和野牛魔,加上七头狗(古地亚)改为七头蛇(古巴比伦),共6个半妖怪是相同的。在古巴比伦时期的两个神话中,这7种加上石膏魔和安祖大鹏,共9种妖魔是一致的,但《宁乌尔塔的功绩》中的椰枣树之王和独有的天之捆绳,不同于《凯旋尼普尔》(An-gim)独有的被俘野公牛和母牛。《宁乌尔塔的功绩》和《古地亚泥鼓A》都有椰枣树,共8种相同。在这三个文本中,宁乌尔塔共战胜17种不同的妖魔。

    迦喜特巴比伦时期(前1500—前1000年)的著名神话史诗《创世纪》也提到了11种魔怪,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王颖杰论文把《创世纪》中的马尔杜克(Marduk)战胜的提阿马特(Tiamat)军队中的11种魔怪,误认为宁乌尔塔战胜的蛮夷山区的11种妖魔。实际上,两种神话中只有两种相同的魔怪:龙(u?um)和野牛魔(gud-alim),其余完全不同。在她的论文中,宁乌尔塔的11种妖怪是:母牛、公牛、安朱、毒蛇、魔鬼、蝎子、野牛、七头英雄、铜妖怪、石妖怪和狮子。然而,通过以下表二的对比可知,王颖杰论文中的11妖怪既不是《创世纪》中的,也不是记载了宁乌尔塔战胜妖魔的三文本中的任何一个11怪组合。由于她没有给出这些妖怪的苏美尔语原文,本文作者推测她文中的11种妖怪来源如下:公牛、母牛、安朱、七头毒蛇、野牛、铜妖怪和石妖怪(应为石膏魔)这7种是来自《凯旋尼普尔》和《宁乌尔塔的功绩》。狮子和七头英雄(误译,应是七头狗)只出现在《古地亚泥鼓A》中。而蝎子精则来自较晚期的马尔杜克神话《创世纪》;魔鬼可能也来自《创世纪》,但她的译名不对,应该是多毛怪。同时,王颖杰在其论文中提到的四种毒蛇:角毒蛇和凶猛的蛇(中巴比伦以后马尔杜克的象征)属于《创世纪》,大毒蛇则不知来自何文,七头蛇来自《宁乌尔塔的功绩》和《凯旋尼普尔》。需要指出的是,她的论文中有其它几处错误:出现在亚述王宫门口的是人面鸟翼的狮身或公牛身守护神兽,而不是公牛或母牛;而马尔杜克的龙蛇只出现在巴比伦的城墙上,并非在亚述王宫的大门口。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创世纪》中基本上是龙蛇牛狗狮和其它动物,而宁乌尔塔的敌方妖魔在三个文本的记载中,仅有2种蛇类、4种牛类和2种狮狗类与其相同或相似,其中别的魔怪没有被《创世纪》所借用。

    3、苏美尔语神话中的宁乌尔塔的农神形象

    在苏美尔语文献中,宁乌尔塔的农神属性常被涉及。在《宁乌尔塔的功绩》中就有几段关于宁乌尔塔治理洪水故事的描写(第347—359行):

    这主子把他的大智慧应用于它(仅蛮夷山区)。恩里勒的儿子宁乌尔塔(有一版本用宁吉尔苏)使它伟大。他在大山中堆起了一堆石头。像一片乌云,他伸展双臂。他在苏美尔的前面建了一个城墙似的东西。他在各地安装了水闸。这英雄智慧地完成这一切,他使所有的城市互相连接。他以石材对抗强大的洪水。从此山洪不再溢出河岸,他重新聚集了分散物(水流)。对于蛮夷山区中的荒芜的湖

    泊,他把它们的水聚集在一起,并把它们带给了底格里斯河。于是,春潮(直译为“鲤鱼水”)涌入了灌溉田网。

    宁乌尔塔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石头筑起堤坝,安装水闸,成功地治理了由于征讨叛乱而引起的洪水,从而保障了治理区域内正常的农业生产。这是他农神形象的有力证据。此外,这部作品的结尾处也有对宁乌尔塔作为农神的赞美(第702—706行):

    自从英雄自上而下疏通了水路,自从他给肥沃的土地带来它们(指水利灌溉工程),自从他以大量耕作著称,自从这主子建立了规则的犁沟,自从恩里勒之子宁乌尔塔堆积起谷物和谷仓……

    在《宁乌尔塔的balbale诗》中,作者对宁乌尔塔农牧神的职责有详细的描写。在宁乌尔塔的治理下,植物茂密生长,牛羊成群结队,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景象(第1—31行):

    (请创造)好的种,(请创造)好的种!啊,恩里勒选中的国王!(请创造)非常好的种,(请创造)非常好的种,你,宁乌尔塔是恩里勒选中的!啊!我的国王,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宁乌尔塔,我是你的人(战士),你的人(战士);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啊!我的国王,(在你的保护下)母绵羊生了羊羔,母绵羊生了羊羔,母绵羊和种绵羊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啊!我的国王。于是,母山羊生了山羊崽,母山羊生了山羊崽,母山羊和种山羊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啊!我的国王。于是,母牛生了犊,母牛生了犊,母牛和种牛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啊!我的国王。于是,母驴生了驴驹,母驴生了驴驹,母驴和[种驴]共同生育(后代);我要高叫你的名字,啊!我的国王。于是,人类生了孩子,人类生了孩子,宁乌尔塔王[使他们生育了后代]。

    由于国王(宁乌尔塔),亚麻结果了;由于国王,大麦发芽了;由于他(宁乌尔塔),春潮充满了河水;由于他,田地中的大麦和亚麻繁茂生长;由于他,鲜鲤鱼和大鲤鱼充满了沼泽;由于他,成熟的和新生的芦苇在芦苇丛中繁茂生长;由于他,野羊和黇鹿充满了森林;由于他,在高原上,马什古如树繁茂生长。由于他,糖汁和葡萄充满了水浇的果园;由于他,长寿者在宫殿中健康生活。

    此外,《宁乌尔塔去埃瑞都的旅行》中也提到,宁乌尔塔去埃瑞都的目的是为了会见水神恩基,决定更多的命运并查看植物生长和牛羊繁殖的农牧景象。

    三、宁乌尔塔神话可能反映了两河流域政权的对外征服和开发

    两河流域神话并不是胡编的东西,而是通过神奇的故事传播着两河文明的精神内涵。它是两河文明的宗教和公共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战争在两河文明的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上述神话中的宁乌尔塔对“反叛之地”和“蛮夷山区”的作战和征服,非常可能是两河政权对周围地区征服和开发的战争在文学宗教作品中的浓缩、抽象和升华。我们可以初步考察一下两河文明各重要王朝的一些对周围地区的战争和开发,它们可能就是苏美尔大神宁乌尔塔对叛王安祖大鹏和阿萨格魔以及他们的蛮夷山区和反叛之地的征服和绥靖神话的历史背景。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这些王朝统一后都以武力抵御周围蛮夷国的入侵并反过来征服它们,在武力对外扩张之外,辅以贸易、和亲和联盟等手段怀柔蛮夷各国。以阿卡德帝国的对外战争为例,萨尔贡王历经战争34次,征服50个城邦,盛极一时。其帝国从地中海到扎格罗斯山,从安纳托利亚中部到波斯湾,是当时地中海世界最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国家。那腊姆辛王自称“四方之王”(?ar kibrat arbaim)和“世界之王”(?ar ki??ati),其武力在西亚古代世界势不可挡。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舒勒吉和继任们的对外征服战争反映在王朝的20多个征伐年名中。1在乌尔第三王朝设在尼普尔附近的贡牲中心的出土档案中,我们也能发现许多这一时期对外战争和交往的证据。通过研究那萨、阿巴萨旮和阿胡维尔等中心官员频繁地为广泛的外国酋王和大使的支出礼牲,我们知道乌尔王朝对周围蛮夷国的强大影响和号召力。2同时,阿卡德帝国被入侵的库提人和乌尔第三王朝为埃兰人所灭一定在两河流域人民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曾被两河文明征服教化并反过来侵毁两河文明中心的蛮夷国家,很可能是两河流域人民难忘的“反叛之地”和反叛的安祖恶魔,而两河文明的英雄神王那腊姆辛和舒勒吉和伟大的汉穆腊比等诸王对蛮夷的征服和绥靖的许多英雄事迹,也可能成为宁乌尔塔神战胜“反叛之地”和“蛮夷山区”神奇故事的抽象内核或原型。这些神话用天上诸神的复兴来抽象反映两河文明在被周围蛮夷民族打击后重建家园和帝国的坚强信心和伟大力量。

    四、结论

    通过对上述神话文献的释读,我们对宁乌尔塔的主要事迹有所理解。勇士宁乌尔塔作为神王恩里勒之太子具有高贵血统和强大力量,其战神色彩十足。其主要英雄事迹是征伐反叛神界的安祖大鹏和以反叛之地为核心、以阿萨格魔为首领的蛮夷山区。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得知宁乌尔塔战神地位的确立与他取得的战功有关,他拯救神王和诸神的功绩得到了众神的承认和称赞。在战胜落后的蛮夷山区之后,具有强大力量的宁乌尔塔开发了这一地区农业。他治理洪水,发展水利灌溉,开展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养殖,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在他的治理下,蛮夷山区的农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他被尊为两河流域和四周地区的农牧神。

    神话在两河流域公共和个人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神学体系和公共价值观的精神支柱之一。上至国王,下至奴隶,人人都受到神的意志的支配,形成了两河文明以神权统治为基础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人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在神话和其它宗教文字中反映出来。宁乌尔塔的神太子权与世俗王权一样取决于其父母,王者地位的确立也和人间王权一样必须以辉煌的战功为基础。从这些神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两河流域对周围蛮夷民族的征服和开发。安祖大鹏可能来自一些部落的鸟类图腾,而蛮夷山区似指两河流域与伊朗和安那托利亚高原接壤的扎格罗斯山和陶鲁斯山区。可能正是两河流域文明和从周围山区入侵的库提人、胡瑞人、赫梯人、迦喜特人、埃兰人同其它高原和山区民族的冲突、开发和交融的历史记忆,使两河流域人民创造了宁乌尔塔的神话并赋予他战神和农神的双重属性。一部两河流域文明史是中心文明区和四周野蛮地区冲突和交融的历史。从三千纪上半期开始,外来的文明创始者苏美尔人开始统治并融合了本地讲塞姆语的阿卡德人。三千纪下半期,进入文明的阿卡德人征服并统一苏美尔各城邦,建立了第一个两河流域帝国。苏美尔城邦霸主们和阿卡德帝国先后征服了伊朗的埃兰地区和一些临近的野蛮地区,把楔形文字文明带入以苏萨为中心的埃兰和其后的伊朗高原。苏萨和其它地区先后成为阿卡德帝国和乌尔第三帝国的行省。不久,融入了楔形文字文明的埃兰攻入两河流域,消灭了乌尔帝国。从此,埃兰成为和两河流域互相作用的子文明。一千纪中期,在埃兰背后的波斯人融入两河流域和埃兰文明后,征服了新巴比伦帝国,融入了西亚文明区。在西方,叙利亚的埃卜拉和马瑞等地先后融入苏美尔楔形文明。西方阿摩利人臣服于乌尔第三王朝。二千纪上半期,在宗主国灭亡后,他们在伊辛、拉尔萨、巴比伦和亚述等地先后建立了塞姆语王朝,并开始了两河流域文明的第二阶段:巴比伦和亚述帝国。这期间巴比伦和亚述与埃兰有多次征服和被征服,最后都统一于波斯帝国。因此,历史中的苏美尔、埃兰和其后的伊朗高原,或也包括叙利亚的阿摩利人,可能正是神话中的宁乌尔塔、安祖大鹏、“反叛之地”和“蛮夷山区”等抽象概念的历史原型。

    宁乌尔塔的农神地位也是建立在征服了安祖大鹏和以阿萨格魔为首的蛮夷山区的功绩之上。在征服蛮夷山区后,恩里勒授予他那里的统治权,这反映了两河文明在不断取得自卫和征伐战争的胜利后,开始建立行省制大帝国的历史现象。宁乌尔塔为了治理被征服的蛮夷山区而疏通河道、修建水坝,努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因此成为农神。可以说,宁乌尔塔对蛮夷山区的征服实际上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对周边地区武力输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的农业开发则直接描述了两河流域用粮食、牲畜和手工业商品贸易周围地区进口木材、宝石、石材、金属和矿物等急需的原材料。阿萨格魔代表的22种石头正是两河流域从周围地区进口的珍贵石材和普通石材。宁乌尔塔任命两河流域大母神宁胡尔桑作为蛮夷山区的女主人,可能反映了著名的安那托利亚和伊朗高原原始部落的大母神崇拜。她所拥有的山区牧场、果园、各种植物和金银铜锡,则是周围地区向两河流域中心地区输送的原材料的主要代表。蛮夷山区的首领阿萨格魔的苏美尔语原文为?-sàg,意为“打杀的力量”,代表原始或野蛮地区人民的强大的攻击力和掠夺能力。而宁乌尔塔作为苏美尔祭祀中心尼普尔城的主神之一和神王太子,代表了两河流域的先进文明的力量。他对阿萨格魔的征服反映出两河流域先进文明对周边蛮夷民族的胜利,使蛮夷山区以进贡的方式为两河流域提供原料和其它各种资源。虽然武力征服给蛮夷山区带去沉重的打击,但是,两河文明阻止了他们对文明区的掠抢,并向这些蛮夷之地输入了楔形文字和先进的灌溉系统,发展农牧业生产,促进这些地区早日进入文明时代。而通过征服和统治埃兰等地区,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文明国家不断地同化周边的蛮夷民族和促进他们的进步,从而在整体上加速了古代西亚世界文明的伟大发展,两河流域文明在西亚地区的文明冲突和融合方面发挥了中心辐射影响和伟大作用。宁乌尔塔神话抽象化反映出两河流域和周邦地区相互作用,从而对立统一了该神明的两种似乎矛盾的属性:即只有破除旧的原始部落文明,才能建立新的奴隶制文明。

    [作者高文宝(1989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24;

    吴宇虹(1949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吉林,长春,130024]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