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培茹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单元的整体性。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把握整体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统整单元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单元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体教学? 单元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系统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单元整体教学就是立足单元整体,分析单元内文本之间的联系,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一、单元整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部编教材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整体,教学时,应对单元内容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设计。教师要对整个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进行细读,找出文章之间的共同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先纵向分析,明确单篇文章之间的要点,后横向联系,总结所有文章之间的规律,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为学生打造浓厚的人文主题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第二,适切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基本认知情况和发展规律等角度入手进行教学,确保学习活动科学合理。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力促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教师方面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元备课意识不强。教师往往是一篇一篇地读教材抄教案,没有通盘考虑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单元学习的重点没能很好地细化和切分。二是人文主题认识不清。没有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和提炼同一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人文价值引导较为生硬,没能引导学生在主题学习中自主感悟。三是要素落实方式不佳。日常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语文要素学习往往停留于学生记住某句话、某个结论、某个方法,未能让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习得策略。

    从学生方面看,主要存在三个现象:思維片面化,表达碎片化,阅读肤浅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正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所在。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梳理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规律,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和深刻性。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主题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关注学生年龄特点,解决教材的教学内容,从而明确具体的主题和目标。备课时,教师要通读单元内容,明确单元人文主题,确定每一篇课文所承担的重要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经过细读,我们发现这一组课文表达的都是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设置单元主题为“乡村乐园”,并以此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了解乡村生活,并且找到自己的“乐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统整单元教学内容和重点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要全面整合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又要对单元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切分,科学合理地划分教材内容,将相似的结构或者表达方式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内容,并适时地迁移应用,在练习中提高表达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分别为《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阅读要素是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习作要素是写出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可见,阅读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要求取向是一致的:一是在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倾向上有关联,四篇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基本都是作者喜欢的;二是写法上有关联,四篇课文中都有比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单元习作要素也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喜爱、快乐),感受怎么表达?一是直接表达,二是通过对具体地方的细致描写和自己在这个地方的活动来表现。这些都可以从单元课文中习得方法。单元导入时,可以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乡村美景,一幅幅淳朴真实的画面,把学生带入熟悉的乡村情境中,然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眼中的乡村,自然引入主题,在主题氛围中阅读古诗和文章,体会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将单元整体目标切分细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写作为例,经过上文分析,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让学生有条理地描述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并且通过模仿四篇诗文的表达特点来描写具体的场景,从而提高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三)科学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关键是要加强单元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重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历练,科学设计语文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关注前后联系,进行对比。例如,统编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设计了五个活动板块:①自行阅读导语页,询问学生对乡村的印象,了解学生对乡村生活的自我判断。在此基础上,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与乡村美景有关的图片、视频作为导入。导入时,教师要关注主题,锻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句的能力,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时展开课堂小练笔,学生此时的表达是自由、真实的。②通读诗文,了解诗文的整体内容,形成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过程。这个板块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通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诗文内容,对作者的感情态度形成一个简单的了解。这也是学生自主发现关键性语句的过程,是阅读能力和语感的锻炼。③细读感悟诗文,落实诗文中的关键要素,积累语言表达经验,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做铺垫。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解读是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语句的关键。在解读的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在情感形成深刻记忆。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成朗读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描述自己眼中的乡村。此时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会表达得更为真切自然。④以四篇诗文的主题为核心,展开写作训练,锻炼写作能力。四篇诗文中不乏直接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如《天窗》一文中关于“下雨”“晚上”等不同时间点透过天窗看到的景物具体的描写方法,是学生习作的好范例,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学习中习得的表达方法,对具体的地方和自己在这个地方的活动进行细致描写。⑤在现有教材诗文的基础上,拓展主题相同的诗文,增加阅读量,丰富认知视野,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衔接。

    上述五个环节都能注重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在听、说、读、写、思中加深体验,形成语文能力。当然,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能力都存在一些差异,教学时应因材施教,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坤.小学语文中高年段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50-51.

    [2]李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16):58-59.

    [3]熊昭.课文·语文·人文——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02).

    [4]李竹平.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