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王大民

    摘要:从猪蛔虫病的虫体形态及生活史、流行特点、致病作用及症状、预防治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集约化养殖场预防猪蛔虫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猪;蛔虫病;流行;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028-02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引起的一种内寄生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发生。成虫寄生于小肠腔内,幼虫主要侵害肝脏和肺脏。该病分布广泛,在卫生状况差的猪场和营养不良的猪群感染率可达50%~75%。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该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僵猪”一般发育不良,养成1头育肥猪会浪费饲料18~20 kg,晚出栏10~20 d,严重的感染者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尤其是仔猪多发,是危害养猪业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1 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1.1 虫体形态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 cm,雌虫长20~40 cm,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

    1.2 生活史

    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 ℃时经10 d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 d的生长和一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周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幼虫破壳而出钻入肠黏膜,开始在猪体内移行,多数幼虫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经门静脉到肝脏,少数钻入肠壁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肠系膜淋巴管,再钻出淋巴结进入腹腔,经肝被膜钻入肝脏。进入肝脏内的幼虫经4~5 d,在肝脏内第二次蜕皮,变成为第三期幼虫,随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肺毛细血管,穿过肺泡壁进入肺泡腔,在感染后约12~14 d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后离开肺泡,经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随黏液到达咽部进入口腔,再被吞咽,经食道、胃返回小肠,进行最后一次蜕化,发育为成虫。从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发育成为成虫需经2.0~2.5个月。

    2 流行特点

    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该病的发生。蛔虫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虫在某一时期体内虫卵可达26亿~27亿个,每天可排出虫卵11万~28万个;旺盛时每天可产卵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 000万个,这样高的产卵能力是造成猪场污染严重、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蛔虫卵包有四层卵膜,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强大,它可在土壤中生存5~10年。但虫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28~30 ℃时最为适宜,高于40 ℃或低于-2 ℃时虫卵停止发育,但并不死亡。在干燥情况下虫卵只能生存3~5 h。一般消毒剂均不能杀死虫卵。虫卵的发育过程都在虫卵的卵膜内进行,虫卵的卵膜可防止化学物质侵蚀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并可阻止紫外线的作用,所以生存力极强。蛔虫卵的蛋白质外膜很容易牢固地粘在许多物体表面,难以把它清洗掉,地面缝隙可成为虫卵的大本营,即使冲洗也很难完全清除,所以猪场常成为蛔虫病感染和流行的疫源地。蛔虫的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不需中间宿主,这是造成蛔虫病普遍而且无处不在的原因之一。母猪的乳房易粘染虫卵,仔猪在吸奶时就容易受到感染。环境卫生不良、管理不善、饲养密度过高、缺乏全价饲料喂养时,常可引起大批发病,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猪蛔虫。

    3 癥状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对猪都有致病作用,但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对各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后果更为严重,尤其是对肝和肺的危害。在幼虫移行至肝脏时,造成肝脏出现大量出血点和肿胀充血,肝细胞浑浊肿胀、脂肪变性和坏死,最后形成纤维化,纤维化后可见到边缘不规则的点状或片状白色斑纹,称为“蛔虫性乳斑”或称“蛔虫肝”。当蛔虫幼虫进入肺脏时,引起肺脏的出血、水肿,以至肺炎等症状,此时猪只表现为咳嗽、气喘,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常称为“蛔虫性肺炎”或“猪肺病”,症状可持续5~14 d,感染较轻时,可在1~2周后好转,感染严重者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如发生继发感染时,可致猪死亡。蛔虫在侵入猪体后的幼虫期,除对肝和肺造成巨大损害外,还因分泌毒素及代谢产物,导致猪中枢神经和血管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神经症状。患蛔虫病还常有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幼虫发育至成虫后,致病力显著减弱,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它除剥夺营养外还机械性刺激小肠黏膜引起腹痛,虫体数量多时,可聚集成团堵塞肠管,引起肠破裂。成虫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或死亡虫体的腐败物都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可致使猪发生痉挛、兴奋和麻痹等症状。但是,蛔虫对于6个月以上的猪致病作用减弱,如寄生数量不多,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多数成为“带虫猪”。猪感染蛔虫后表现的严重程度还与虫体的数量、猪的健康状况、日龄和抗病力等有密切关系。猪蛔虫病在蛔虫幼虫阶段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成虫在肠道所造成的危害,不能以肉眼是否能见到蛔虫的成虫来判定蛔虫病的严重性和危害。

    4 治疗

    蛔虫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对药品的选择和用药方法两个方面。

    4.1 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驱线虫药。按体重8~10 mg/kg混入精料中喂服,或7.5 mg/kg做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后常有轻度精神不振、流涎和咳嗽,但如果猪同时感染有猪肺丝虫(猪后圆线虫)时,可起到加速排除虫体的作用。

    4.2 丙硫苯咪唑(抗蠕敏)

    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是广谱的驱线虫药,对肠道线虫、肺丝虫、绦虫均有效,所以更适用于猪某些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按体重20~30 mg/kg拌料喂服。丙硫苯咪唑适口性较差,可拌入猪较爱吃的饲料中投服,也可先停喂一顿饲料后再投药,或将一次总量分在1 d内多次投服。

    4.3 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各生产厂家可有不同名称,如阿福丁、伊福丁等。该药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一种强力、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同时对某些体外寄生虫也有杀灭作用。这种药物有口服粉剂和注射剂两种。口服粉剂可用0.2%预混剂,按体重166.7 mg/kg拌入饲料中喂服。猪只不爱吃时,也可采用分次连续喂药的方法,按饲料加入0.2%预混剂200 g/100 kg或150 g/100 kg,连续喂7 d或10 d。种猪应按饲料加350 g/100 kg,连喂7 d量。对35~40日龄的仔猪,或同时伴有顽固性疥癣的种猪最好使用1%针剂注射,按体重0.03 mL/kg使用短针头注射于皮下,不要注入肌肉、血管或皮下脂肪层中。对20日龄以下的仔猪最好不用药,如必须用药时应准确计算使用剂量。对蛔虫病的治疗,应于第一次用药2~3周后再投药治疗1次,以驱除又孵化出及长成的蛔虫成虫,第二次投药驱虫至关重要。对于发生蛔虫性肺炎继发感染、体温升高、气喘、咳嗽明显的猪,必须结合用抗菌药物治疗。

    5 预防控制

    5.1 药物控制

    驱虫要全场同时进行,可每年春秋各1次,做到投药时头头不漏(不包括哺乳仔猪)。新购入的猪应驱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及初产母猪转入种猪舍时进行一次驱虫。20~30日龄的育成猪和60~70日龄转群期间应各驱虫一次。怀孕母猪在产前3~2周驱虫一次,以预防哺乳仔猪在哺乳期感染猪蛔虫。研究表明,猪经过严格的两次全场性的驱虫,可将蛔虫在环境中的污染率显著降低。

    母猪饲养在被蛔虫卵严重污染的环境时,应于妊娠早期增加一次驱虫。母猪是仔猪感染猪蛔虫的重要来源,猪在产前驱虫可打破母仔间的传播环节,所以母猪的产前驱虫是控制猪蛔虫传播的首要策略。

    5.2 一般性预防

    搞好清洁卫生,将猪粪、污物堆积发酵,在外界气温12~17 ℃时,经2~4周最多6周即可将蛔虫卵完全杀灭。

    在空圈时,对金属栏网、用具及地面,用喷灯火焰高温消毒。饲料、饮水要严防被猪粪污染,做好灭鼠蝇、防鸟类工作。

    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使用相应的全价饲料,尤应注意断奶仔猪的营养,以增强其抗感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