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提示了什么

    朱清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警示我们: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的根本,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是生命健康的有效保障。“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已成为疫情期间人们的健康信条和行为规范。笔者长期关注幼儿健康教育,此时对重视、加强幼儿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再进行深入思考。

    一、凸显幼儿主体地位,适时协助和引导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发展的独立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这段话强调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同时说明了在健康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支持者、促进者。那么在教育现场,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幼儿,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呢?我们先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午睡时间到了。主班老师说:“请你们把嘴巴闭上,要安静睡觉,你们吵,就不要睡了。”接着,她边走边指着邻近的一名幼儿说:“再吵,就给我站起来。”幼儿似乎明白了教师的意图。待幼儿略微安静后,这位老师就转身与身边的配班老师交流起来,还不时发出嬉笑声。

    【案例二】大班游戏刚开始,一名幼儿打着喷嚏,拖着鼻涕,走到带班老师面前,带班老师停下手中的活,抓起纸巾,盖住幼儿的鼻子,按住幼儿的头,双指捏住其鼻翼,说:“快擤!快擤!脏死了,不讲卫生。”

    案例一中,教师的话语里无意间流露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思想,尤其是最后那句“给我站起来”,教师全然不顾幼儿的感受,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两位教师的交流、嬉笑,显然会让幼儿感到教师“言行不一”,这有损教师的威信。案例二中,大班幼儿完全能自行处理的事情,教师却包办代替了,幼儿失去自我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的心理。另外,教师在给幼儿擤鼻涕时使用的方法不正确,这会误导幼儿,时间长了,还有可能给幼儿带来身体损害。

    因此,在培养幼儿卫生行为习惯时,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充分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可能的时机和条件,寻求可行的策略和方法,有效落实“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例如,教师发现成人用的药皂太大,幼儿抓不住,用起来不方便,于是就把药皂切小,装在网兜里挂在水龙头上;教师发现新装的水龙头出水时水花过大,容易溅湿幼儿的衣袖,就在水龙头出水口装上花洒,等等。

    二、重视幼儿原有认知,找寻“最近发展区”

    实践证明,幼儿受其认知特点、现实场景、生活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有其带着“童趣童真”的片面性。

    在一项研究中,笔者曾经和教师一起对幼儿进行过访谈。当问及对“卫生”的认识时,幼儿的回答是:“卫生就是脏东西”“卫生就是垃圾”“卫生就是不洗手把手放嘴里”“如果小狗乱大便就不卫生,在专门的地方大便,那就卫生”“如果你流鼻涕,你不擦就是不卫生”“要是不卫生的话,就会生病”,等等。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说出类似前三句话的幼儿,往往会突出表达自己的想法,认为“脏东西”与“卫生”是密切相关的;说出类似中间两句话“如果……”的幼儿,是通过举例来定义概念的;说出类似最后一句话的幼儿,则是从反面通过实际功用来描述的。当问及“讲卫生”的重要性时,幼儿的回答是:“讲卫生,人家就喜欢”“讲卫生,世界就不会搞得很脏”“讲卫生很好的”“不讲卫生,你身上脏死了,别人就不喜欢你”“不讲卫生,会让老师滑倒”“不讲卫生,虫子会爬到身上”“因为手拿过厕所里的纸,手会脏”,等等。从上述访谈中不难看出,幼儿与成人对卫生行为的认知和理解相差甚远。因此,平日里教师不经意间出现的“卫生习惯好”“你要讲卫生”“这样做才卫生”“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等话语,幼儿自然不完全理解,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执行起来大打折扣。

    儿童朴素的认知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的想法,从而找到其最近发展区,找到实施教育的突破口。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熟知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经验,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筛选,确定教育教学目标与适宜的学习内容,以帮助幼儿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采用“展现问题—初步认知—行为尝试—提升认知—二次行为实践”的形式,让幼儿努力达成知行同步、知行合一。

    幼儿的认知带有情境性、场景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或利用周边环境,本着“问题出现在哪里,就在哪里解决”的原则,打破以往固定的教育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活动室、自然角、公共生活馆、操场都成为幼儿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场所,讲求卫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时效性,切实提升健康教育的效益。另外,幼儿由于受已有健康认知经验的影响,其行为会带有随意性、危险性。成人正确的认知可以指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反之,错误的认知极有可能导致幼儿不良行为的发生。在案例二中,教师说的“快擤!快擤!脏死了,不讲卫生”,其实隐含着教师不正确的健康认知,这可能是导致幼儿不愿意自己擤鼻涕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只有丰富和优化自己的卫生知识和健康认知,才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康行为。

    三、依据幼儿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

    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例如,幼儿“戴口罩”行为的养成,就会经历从一开始“需要成人帮助戴口罩”,到“在成人的鼓励下,尝试自己戴口罩”,再到后期“出门进门,主动戴、脱口罩,会整理脱下的口罩”。又如,幼儿“早睡早起”行为的养成,也要经历从“在成人的提醒下早睡早起”,到“按時睡觉,不拖沓”。这说明,幼儿从初期行为建立到后期行为定型,具有阶段性特点;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是逐步完善的。有学者通过研究,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分成四个阶段,即经他人帮助的健康行为、经他人提醒的健康行为、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以及自动化的健康行为。

    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健康行为养成特点,教师在培养幼儿卫生行为习惯时,要进行即时强化,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幼儿做到十全十美,而要帮助幼儿设立可行的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小步推进,使其行为逐步自动化。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把宽泛的教育目标改成具体的行为目标。例如,在开展中班“白白的卫生纸”的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将原先的目标“知道卫生纸的用途,学习叠卫生纸的方法”,改为“知道擦汗、擦鼻涕、擦便便时可以用卫生纸,学习正确使用卫生纸的方法”,以便落实目标。另外,教师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选用适宜的强化策略。例如,小班可以适时加入情景表演和实景模拟,引发幼儿模仿正确行为;中班可以增加相关健康行为的绘本故事阅读、儿歌学习,引发幼儿思考健康行为所带来的益处;大班可以运用观察、比较的策略,引发幼儿对健康行为与不健康行为的辨析。教师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究,必定能提高健康教育活动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尽早加以培养,更有利于其形成和巩固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幼儿日常健康行为的养成,教师切不可急躁。这里的急躁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教师应该改变絮絮叨叨地赶着幼儿洗手、漱口、上厕所等行为,切记“督促不是催促”;二是对于行为发展缓慢的个别幼儿,教师不要埋怨其“拖了全班的后腿”,切记“助长不是拔高”。

    四、实现幼儿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助推健康行为养成

    在健康教育中,教师既要按照预设的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也要根据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身边发生的事件,如换牙季、摔伤事件以及本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形成新的健康教育主题,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设立了生活角、健康区,里面悬挂着健康标语、示意图。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但只有当环境具有可操作、可利用的特点时,它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进一步细化环境的教育功能,观察创设的盥洗区、衣帽整理区、自主饮水区等区角是否适合幼儿操作,幼儿进出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并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区域的活动内容,加强幼儿对健康行为的自主管理,以利于幼儿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事实证明,对于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教师的行为示范要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有学者发现,有的幼儿最初的健康认知来自对他人健康行为的观察。因此,教师在幼儿面前应该努力保持身教与言教的一致,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健康行为养成不能局限在幼儿园,家庭也是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宣传正确的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运用正确的健康教育方法,保障家园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此外,同伴的示范、讲解、协助、鼓励及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对幼儿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极有益处。因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适当开展混龄活动。

    总之,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应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找寻与幼儿认知的共鸣、行为的共享,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