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新生态:从融媒体到智媒体

     梁刚建

    【摘要】如果说,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那么现阶段,智媒体的出现又将引领传媒业新生态的走向。本文回顾了新媒体3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站在广播电视行业的角度,论述了智慧化媒体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速媒介内容生产速度,并改变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新媒体 广播电视 智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在国内起步发展不过30多年。198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上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同年10月,国务院成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同年11月,美国康柏公司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重14公斤。

    今天,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到9亿台,超过了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新浪微博2009年8月开通,到2012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发布第一个微信版本,到腾讯微信宣布已达到3亿用户,耗时不到两年。而且,它从2亿用户到3亿用户,仅用了不到4个月。为什么微信比微博发展快呢?微博是个完全开放的平台,陌生人的信息量太大,没有隐秘性,而微信是个半封闭的“熟人社交圈”,安全眭、互动性和功能性都很强。

    近年来,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机构在媒体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电台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都办起了“两微一端”。现在新的趋势是“两微一抖”,其中,“一抖”指的是短视频。据统计,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其中,三分之一的网民生产短视频,三分之一的网民观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的网民分享短视频。可以说,网民既是短视频的生产者,也是短視频的享有者。

    再说说电视剧与新媒体合作。2018年收视率最高的10部剧都是在电视台和网络双平台上播放的。目前我国电视剧产量每年已经超过15000集,但其中能够在电视台播出的只有9000集,造成三分之一的剧集积压。怎么办?只有转向视频网站。

    电视剧与网剧在题材、剧本、演员等多个层面都存在差异。电视剧因为是在家中的客厅里看,所以比较注意老少咸宜。但是网剧的受众要年轻得多,内容基本以玄幻、古装、推理悬疑、青春校园为主。还有就是时长,网剧适应年轻人个性化、碎片化的要求,时间相当短,播出周期也短,6~12集比较通行。而电视剧则是有“长时间”的限制性,供中老年观众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慢看,所谓“肥皂剧”,80集不算长,反正也不花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的网络平台播出的自制剧或定制剧开始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台网分流已愈加明显。在爱奇艺独家播放的《延禧攻略》成为2018年夏季最热的剧,播放10集后播放量就达到了10亿人次。还有《白夜追凶》《烈火如歌》《独孤天下》《人生若如初相见》也都是选择只在网络平台播出,网络播放量十分可观。

    在众多网络媒体还在大量招聘人类编辑、记者的时候,“今日头条”包括内涵段子,已经通过技术实现了算法推荐信息。张一鸣(“今日头条”创始人)说:我们不会也不需要设立传统意义上的总编辑,他认为不干涉是对内容最好的管理。此观点我们当然认为是不正确,但是算法推荐无疑是一种新技术,值得推荐。所谓算法推荐,简单地说,就是哪个点击量高就推荐哪个,哪个用户经常看什么就不断地给他推送什么。这种光依赖算法的做法,刚才已经说了是不正确的,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已经出现。由于用户具有天生的猎奇心理,导致大量低俗的内容充斥平台。所以,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新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建后,大大强化了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先是处罚了“快手”、“抖音”,问题主要是内容不适误导青少年;之后又严厉处罚了“今日头条”等平台,责令其内涵段子永久关闭。同时被处罚的还有《奇葩大会(第二季)》,整体下架。为什么处罚的都是影响大、流量大和观众多的平台和节目呢?《人民日报》在评论文章里有句话说得好:“影响越大,责任越大。观众越多,责任越重。”所以,《人民日报》三次发文批评“今日头条”的算法:在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我不久前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传媒年会,并主持了其中一个单元“努力实现由融媒体向智媒体的飞跃”。所谓智媒体,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下,媒体向智能化、拟人化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的方向是智慧媒体和智能媒体。

    那么智媒体的基础是什么?用户数量、使用工具和网络条件。

    我们的手机数量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瓶颈是网络速度。简单说,人足够多,车足够多,但是公路跟不上,经常堵车卡带。很多新媒体的功能,只有靠5G才能实现。5G的革命性进步有两个特征,分别是万物互联和低时延。有预测,到2025年中国有100亿个设备上网。国际电信联盟的专家说,这个预测保守了。他们认为将来全球会有7万亿个设备上网。这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有1000个设备要入网,包括我们的花盆、门窗,甚至你的皮鞋、腰带。

    5G以前,上网的主体是人;5G之后上网的主体将会变成人和物。比如你回到家里,一打开卫生间的门,马桶盖就识别出了你是男性,就把两层盖给你掀起来了。当你方便以后刚走出去,一个13项的尿常规检查结果就发到你手机上了。5G的第二个特征是极低时延。我们以前主要是语言的交流,只要时延在100毫秒之内,你感觉不出来。但5G是万物互联,就存在一个互操作的问题。比如远程医疗,北京的名医按一下手术刀,远隔千里的一个边远山区一个手术设备马上动作。低时延要求的是端和端之间延时一毫秒,现在这些问题正在解决。

    人工智能给媒体带来重大改变:

    一是媒介内容生产速度提升。新华社人工智能主持人已上岗,从外形到语言均与新华社主持人邱浩高度相像,他可以不间断主持,而且一个顶十个。

    国内把人工智能融入影视产业的领先者是爱奇艺。在制作环节,它利用AI算法更准确地为影视剧匹配演员,为《泡沫之夏》选出女演员张雪迎,为《最好的我们》选出男主角刘昊然,获得了市场好评;在生产环节,爱奇艺利用AI技术将影视剧播放前流量预测准确率提高到88%;在广告环节,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在影视剧中出现亲吻镜头时,人工智能马上提示在旁边挂一个钻戒广告。

    2016年,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仅花6秒钟就写下了560字的新闻稿件,包括地震参数、震中地震历史、周边村落乡镇的基本情况等。

    此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过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推出了300多条的短视频,这么大视频制作量如何实现?其中一部分就是交由人工智能剪辑来完成的,这也是AI剪辑师的首秀!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AI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多路信号正在发生的内容并进行组合,这就使得AI剪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每个方队、方阵的画面是现场导演切换剪辑的,大概只有20多秒时间。

    那么智能机器人有可能取代记者吗?暂时不可能。其一,智能机器人目前写作的领域主要为财经、体育、自然灾害,这几个领域的共同特点是数据繁多,而处理数据是算法的强项;其二,有相对固定的新闻模板,题材重复性高;其三,稿件大多不需要采访。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曾让一位资深商业记者与写稿智能机器人比拼,找一家公司的最新收益报表进行写作,机器人花了2分钟,记者花了7分钟,但在质量上,机器人的稿子获得912票支持,记者获得了9916票支持。

    二是把关人规则的改变。以前,媒体的把关人是编辑、台长(社长)。面对海量信息,新闻发布速度越来越快,人为把关的局限性越来越显现。而人工智能把程序纳入把关已经逐渐成为共识。每个个体和算法都可能成为一个把关人。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将需要把关的信息与无数ID生产的海量信息联系起来,让有害的、虚假的信息在全景式的审查中无处遁形。比如谷歌能根据用户搜索,在链接下方自动生成第三方机构事实核查结果。《华盛顿邮报》推出的TruthTeller,中文译为真相,其实它就是一个政治测谎仪,实时判断政治人物演讲视频中的承诺是否“所言非虚”,实时搜索政治人物之前的相关言论来验证他正在讲的观点。

    智媒体的另一个抓手是VR,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微信计划明年研发VR版微信。

    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电视频道新闻发布会,淘宝启动了VR购物——“buy+”,计划成熟后上市,可以带着VR头显或眼镜试鞋子大小、试衣服好看不好看,这是一种沉浸式购物体验。目前已有几百家中外厂商进入了VR领域,包括国际国内巨头公司。如果这项技术进入电影电视领域,会给媒体带来革命性变化,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场景一样,人们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自由切换。

    电视面对新媒体仍然有独特的优势,第一,传统媒体的公信力;第二,高水准的专业制作能力,视频网站要想赶超,尚需时日;第三,由于电脑用户接受信息是“前倾”而不是电视沙发式“后仰”的收看体验,导致它只是用户收看电视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第四、这是最核心的优势,传统电视固定播出时间带来的规模性和集体体验以及程序感和仪式感。像春晚,很多人看它是为了融入春节期间的家庭亲友氛围,增加谈资。

    报纸诞生700年,广播、电影100年,电视才有数十年,新媒体出现后,没有哪种媒体会消亡。即便在今天人人都是記录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媒体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有句话说得好,虽然人人都会做饭,但是厨师仍然是个行当。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协会会长)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