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系统思维“扰动”心理课堂

    【摘要】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是以系统思维看待家庭内部的问题,通过一些技术扰动原有的互动模式,从而改善家庭中不良的人际互动。在心理课堂中,也可运用系统思维、资源取向、阳性赋义等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术,借助同伴之间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从自身找到资源,增强心理韧性。

    【关键词】系统式家庭治疗;心理辅导;心理韧性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12-02

    【作者简介】张钟元,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师,一级教师。

一、系统式家庭治疗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是以系统思维看待家庭内部的“问题”行为和沟通状况,注重观察人际的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不是某一个家庭成员出现问题,而是家庭的人际互动让这个问题固化以致无法改变。因此,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具有了一定关系层面上的意义,在治疗中将眼光从原有的“问题取向”转变为“资源取向”,所有人都从解决问题的框架中跳出来,关注交流和互动,系统就得到了扰动,开始思考新的可能、尝试新的探索。

    这种发生在治疗室里的“扰动”同样可以迁移到学校情景中。曾有研究者指出:系统式家庭治疗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基本思想可运用于治疗系统之外的领域。在学习系统式家庭治疗后,会不由自主地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系统的思想考虑问题,如面对学生的“捣蛋”行为,会思考“是什么让他一直要这样做”,寻找与学生有关的关系,并在更大的系统中寻找资源:也许妈妈最近很忙,让他感到孤单;听说他很喜欢美术课,那么美术老师对他就是一个支持……从系统的角度而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整,“捣蛋”不再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问题,而是转化为这个学生寻求关注的需要。当系统内部对这个行为的态度和应对有所变化,如任课老师不再关注他的捣蛋行为,只在他表现主动的时候鼓励他;他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画了一张贺卡送给出差回来的妈妈;妈妈在周末和他一起读了绘本,这个学生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找到了属于系统的“弹性”和“韧性”,并让系统自主运转起来,将资源带给了系统中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系统中,每个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他人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人。系统思维就是观察、思考和研究系统这个整体及其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并相信系统有其自主的规律,即“自组织”的特点,当我们客观、中立地观察这个系统,就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

    同样,学生与其所在的班级也处于一个系统中,学生和教师、班级之间也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系统思维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术非常适合运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当中。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在心理课堂中的实践

    心理课堂是体验式的,学生在现场会生成许多真实的思考和感受,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心理健康教师此时的角色更像是一面镜子、一个观察者、一根拐杖,跟随系统的自组织,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1.系统思维。

    一般在心理辅导课开始时教师都会和学生做一些约定,如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真诚分享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课更好地进行,也是为了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七年级的一节心理辅导课的主题是“挫折”,这是比较个人和隐私的话题,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也许会避而不談,很难深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除了强调课堂约定,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热身活动让学生“暖身”。系统思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在系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调动每个成员,资源才会产生。在课堂开始,笔者设计了“变形虫进化论”的热身游戏:每个同学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变形虫”,做“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赢了的进化成“青蛙”;“青蛙”之间PK,赢了的就进化成“猫咪”;“猫咪”继续PK,赢了的进化成“猿猴”;“猿猴”进行终极PK,赢了的则完成进化,变成“人类”。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动作,猫咪要喵喵叫,青蛙要跳一跳,猿猴要双手捶胸,人类就比出“剪刀手”。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消除课堂开始时的紧张感,通过身体的感觉和动作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联结,让系统活跃起来。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动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容易加入学生的系统中。

    这个活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点点“挫折”,有学生在分享中说:“刚才玩的时候一直输,都没怎么赢。”另一个学生则说:“自己一直输,让别人玩得开心,也很好。”第二个学生的分享就能够支持第一个学生,教师可以借助系统的资源进一步提问:“听到别的同学这样说,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引导第一个学生重新看待游戏的输赢。

    2.阳性赋义和资源取向。

    与学生讨论“挫折”这一话题,非常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新的认知,即挫折不是糟糕的、无法改变的,可以从中收获成长;面对挫折时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因此,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入“心理韧性”的理论。“心理韧性”指曾经或者正在经历严重压力、逆境的个体,其身心未受到不利处境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发展现象。它挑战了传统心理病理学关于严重压力、逆境对个体心理成长消极影响的因果假定,本身就是对压力和逆境的一种阳性赋义。

    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动画片《鹬》中的小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谁的帮助,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它是如何做的,总结归纳小鸟拥有的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转化对挫折的看法。接着运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面对挫折时什么人或什么事可以帮助自己,把它们画在“挫折”的周围。在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自己可以获取的资源后,引导学生具体讨论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来帮助自己面对挫折、采取行动,将问题取向转变为资源取向。

    学生分享了很多他们能想到的资源:老师、朋友、勇气、学习能力、坚持……有的学生提到了“对挫折有新的看法”,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学会发现另一面的美”。在说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时,有学生分享:“父爱和母爱不太一样,父亲比较沉默。”教师反馈:“你感受到了沉默背后的关心。”与她同小组的同学补充:“父爱如山,是深沉的。”教师又追问:“还有别的同学有不同的感受吗?”一位学生分享:“父爱如云,是柔软的。”对于父爱的解释更进了一层。在讨论如何采取行动时,教师通过系统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做到的?”一位学生分享:“要不断超越别人。”教师首先肯定了他的拼搏进取的精神,又进一步引导他思考:“也许超越别人永远没有尽头,我们也可以回到自己身上,能够超越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重新解释了“超越”的含义,软化了竞争的意味,更关注学生本身。在讨论和引导中,不关注原因,而是关注积极的一面,寻找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