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转型的“变”与“不变”

     高蓉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变化,让传统广播迎来新一轮发展挑战,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如何变挑战为机遇,找到一条在发展中高效务实的转型之路,亟待每一个广播人深入思考。本文结合新时代广播人的融媒体实践,探析如何在新形势下既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守好广播转型的“变”与“不变”。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广播转型 创新发展 变与不变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共和国同龄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也迎来了自己70岁生日。回望当年,1949年8月24日,在福州温泉路汤井巷简易的播音室内,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发射出强有力的电波,在硝烟炮火中见证了福建的解放。

    相较于70年前,如今,除了广播、电视、报刊,还有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不仅有传统的音视频节目,还有H5页面、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态各异的网络产品。广播与新媒体从最初的简单相加迈向了深度融合阶段。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变逆境为顺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找到一条务实高效的转型之路,亟待每一个广播人深入思考。

    融合并不意味着广播的消亡,转型也并非代表着抛弃,而是要适应在新媒体条件下的广播受众新的需求,探寻“变”与“不变”的新发展空间。“变”是形式,“不变”是本质。只有保留下好的传统,革除掉不适应需求的理念和做法,才能真正让广播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以崭新的媒体形象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一、“不变”——牢记职责使命,勇担社会责任

    1.坚守广播事业的初心不变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的制作手法、传播方式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坚守广播新闻事业的初心。它的内涵,除了广播人对职责使命的坚守,还意味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高度自觉。

    今年6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广播联合全省68家市县电台展开“八闽第一声”大型寻访活动,辗转各地寻找八闽广播战线上的老一辈播音员、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通过他们的讲述,回望福建广播人70年来的奋斗历程。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代播音员钟宁回忆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建台最初的播音室条件非常艰苦,但即便如此,他们始终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身处台海前沿,20世纪70年代,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出机房搬到福州乌山脚下的一个山洞内,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广播达十年之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广播人默默坚守,把话筒看得比枪炮还重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正是这股矢志不渝的使命感、责任感,才铸就了福建广播事业的辉煌。

    2.“内容为王”是广播转型不变的生存逻辑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重外在形式、轻内容质量”的现象在一些广播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倾向值得警惕。以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新媒体成为社会公众表达的舆论场,夹杂着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为包括广播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严峻的挑战。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意向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因此,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定信心、不忘初心,在进军互联网阵地的同时,坚守传统媒体、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并不断将优势强化和放大。

    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福建新闻广播始终坚守“新闻立台”“内容为王”不动摇,把提高节目质量放在首位,把握舆论导向,注重民生报道,策划推出了涵盖“红色历史”“绿色生态”“致敬传统”“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主题的九大系列共百集报道,弘扬时代主旋律,社会反响良好。为了创作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赢人气的好作品,福建新闻广播记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挖掘新闻故事的动人细节,倾情讲好福建故事。

    “以情动人”是讲好故事的关键。以广播专题《寻梦鼓岭》的创作为例。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邀请美国的加德纳太太踏上鼓岭,帮她圆了她丈夫一生的心愿,重续两国人民间的友谊。2012年,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又深情讲述了这个感人至深的鼓岭故事。时隔20多年,曾在鼓岭上生活过的7个外国家族的19位后人重返鼓岭寻梦追忆。面对这样一个跨越百年、跨越国界的宏大主题,记者没有选择站在高处、从宏大的角度去写两国外交,而是用心记录下寻梦者、亲历者、见证者的讲述,捕捉一段段温情动人的鼓岭往事,用一个个深深打动自己的人物、故事,以小见大,以事喻理。比如寻访团中普通话说得最好的穆言灵、离开鼓岭几十年仍能用福州话唱童谣的蒲美珠、专程来鼓岭寻找奶奶身上茉莉香的美国老人迪恩……作品用细腻、真切的“小切口”讲好“大故事”,唤起人们心中对中外友人再续美好情谊的共鸣和祈盼。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多时候,给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往往能胜过许多形容词,比抽象的大道理更具说服力。在情理交融中引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给人以启发的思想和情怀,是广播创新发展不变的追求。

    二、“变”——用新媒体思维改造传统广播

    1.传播理念要变:变节目为产品,变受众为用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广播人而言,不断创新才是更好的坚守。当下,拥抱新时代新视听,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是一场关系广播乃至廣电行业生存发展的全方位创新和全局性变革。从实践来看,广播人只有开启新思维、打开新思路,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去制播节目,才能真正吸引受众,让广播焕发生机。

    新媒体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当广播与新媒体融合,搭载新媒体的各种终端传递信息时,广播的受众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新媒体用户。因此,新媒体时代,除了要满足传统意义上的收听需求外,更要考虑新媒体用户的意愿,变节目为产品,变受众为用户。也就是说,照搬传统广播的内容是行不通的,必须跳脱出固有的理念、节目生产方式和节目运作流程,把最优质的、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推送给用户。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的新闻内容,不仅在广播中播出,还会在其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央广网及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站同时呈现。在一些特殊节点上,如全国两会、重要的时政新闻,中国之声还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创可听、可看、可感、可交互的广播时政报道新方式。因此,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综合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平台和手段,制作出传播影响力更大的新媒体产品,实现聚合效应。

    2.传播方式要变:广播记者亟需与时俱进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播融媒体建设如火如茶。如今,广播内容的发布已经形成了“传统广播+音频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程序”的多平台传播矩阵。作为广播新闻记者,亟需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提升采编技能,才能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要求。

    2017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第一次设置了50个媒体融合奖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媒体融合奖一等奖得主竟是传统报业集团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记者——广西日报柳州站站长谌贻照。2017年8月中旬,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突发特大洪水。谌贻照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从柳州驱车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当晚,乡里电力、通信、交通全部中断,他在与外界“失联”的数十个小时里,穿越40处塌方路段。他成功走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素材传回报社,配合新媒体团队刊发《柳州融水突围记》。与外界失联了30多个小时的杆洞乡,灾情终于被传递出来。作为“新闻老兵”,在新闻路上他学无止境,经常身背相机、怀揣手机在一线做全媒体报道,打造“一个人一台手机”的摄制组。拍摄、剪辑、配乐、配文,一个人就能快速完成。他已将自己淬炼成写得了大稿、编得了“两微”、出得了镜头、剪得了视频的全媒体记者,成为媒体转型的典范。

    从一支笔到采访机、手机、摄像机,再到无人机、云平台……记者的随身“武器”不断进化,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融媒体时代,擅长音频制作的广播人要顺应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素質和专业技能,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生产者。

    3.传播手段要变:用新技术补齐广播媒体传播短板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速、主体多元、终端多、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点,尤其“可交互”这点,让新媒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新形势下,广播如果只依靠单一的传播手段,无疑制约了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亟待改变。这不仅是发展趋势,更是现实需求。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今年5月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首次采用5G+4K+VR的新科技模式进行视频直播,720度沉浸式体验,带领受众身临其境感受数字峰会。360度广角镜头,通过传感器同步捕捉多角度画面,每一帧都是一个大全景。受众只要轻松滑动手机屏幕或在电脑端轻点鼠标,就可以想看哪里看哪里,甚至通过放大、缩小来观察画面细节。这种沉浸式的直播体验,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看新闻的方式。当我们在展馆内的全息影像体验处带着VR“眼睛”采访时,超大屏幕前的全息人物几乎无延时、宛如真人般站在眼前。

    融合了人工智能、5G、VR、AR等信息技术的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广播媒体的报道手段,也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样本。我们有理由相信,当5G时代真正开启,VR直播的互动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它可能成为广播节目的有益补充,以一种互动版的节目形式,为受众提供更多选择。

    三、结语

    “变”有“变”的原因,“不变”有“不变”的道理。新时代赋予广播新使命,广播工作者应当勇敢地站在时代前列,面对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变化,既要不忘初心,又要与时俱进,在“变”中守好“不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