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系统式家庭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系统,通过扰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使来访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策略包括去诊断、积极赋义、循环式提问、假设性提问、差异性提问等。

    【关键词】系统式家庭治疗;中小学;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09-03

    【作者简介】钱璐,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师。

一、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念

    系统式家庭治疗与个体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家庭治疗将关注焦点从对个体的诊断转移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上,认为来访者呈现的症状其实是家庭系统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咨询过程中将整个家庭系统作为对象,发掘症状存在的意义,探寻家庭的积极资源,利用系统的自组织功能,通过扰动家庭互动模式,启发家庭找到变化的方向和多种可能性,使来访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学校的个别心理辅导案例中,来访学生的行为、情绪等问题往往只是表象,究其根本是学生背后的家庭关系问题,学生的困境往往来源于长期的不良家庭互动模式,因此,一对一的个体咨询常常收效甚微,或是症状稍稍缓解后很快就有反复。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念能深入来访学生的家庭,将家庭纳入辅导系统,从根本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了全新思路。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临床领域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被引入国内,学者们开始在各领域探索应用。以赵旭东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治疗理念、操作技术和临床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如《系统家庭治疗中有关治疗关系的观点———附中德比较》[1]《对18岁以下心理问题者进行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2]等。

    從实证研究角度,专业人员开始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术处理一些临床问题,如治疗一些有情绪障碍、神经症、青少年发展性障碍、品行障碍等问题的来访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临床应用中,系统式家庭治疗对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较广的适用性,尤其是对12岁左右的少年[3]。李静、许秀峰、赵旭东对行为问题儿童的系统家庭治疗结果表明,应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扰动”儿童家庭、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4]。张凤宁等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式家庭治疗帮助网络成瘾者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性,通过治疗师的扰动改变原家庭模式[5]。

三、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策略

    1.去诊断。

    “去诊断”指解除病态标签,解除病人角色,暗示患者对症状具有影响力。个体咨询中通常的诊断做法是把某些症状确切地归入一个病症;而家庭系统观认为,应该把当前问题的存在看成一个系统中成员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循环因果,所以不需要去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而是探索维持症状的交互模式。

    2.积极赋义、重新界定。

    “积极赋义、重新界定”指中立而积极地描述家庭系统中的行为方式,不做任何评判,从建构的角度为症状赋予意义,把所有行为看成家庭成员为了保持家庭凝聚力作出的建设性贡献。例如,拒学孩子的种种问题是为了影响感情破裂的父母,用牺牲自己来守护家庭。

    3.循环提问。

    “循环提问”是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表达对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在治疗评估的过程中,问题必须被扩展开,从被指认症状的人转移到家庭成员彼此的联系,以此提出解决问题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如: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时,询问父亲做何反应,询问母亲如何理解父亲对孩子的做法。当这些问题被提出时,每位成员都被拉入关系中,开始正视自己的行为对其他成员造成的影响,这是改变的开始。

    4.假设性提问。

    “假设性提问”包括前馈式提问和反馈式提问。前馈式提问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对未来的假设为前提的提问技术,刺激家庭把某种积极的意义投射到未来。如:如果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你的症状马上消失,你觉得你会是什么状态?反馈式提问是一种以与现实相反方向的假设进行提问的技术,目的也是激发来访者探索更多的积极资源。

    5.差异性提问。

    “差异性提问”是澄清有症状和无症状在时、空、人、事等情境方面有何差异。当来访者出现问题时,家人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症状上,而忽略了积极的方面。差异性提问是为了让来访者和家人看到症状的出现是有条件的,从而获取缓解症状的资源,尤其注意提问“例外情况”,如询问来访者这些症状有没有在某些时刻是不存在的。

四、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优势

    1.适应儿童和青少年特质。

    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格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在此阶段产生的种种行为和情绪问题往往与所处环境相关。系统式家庭治疗有一个重要原则是“去标签化”,不急于把症状定义为某种病症,而是赋予症状积极的意义。随着时代发展,儿童青少年越来越早地具有高度自我意识,在学校心理辅导的个案中,有较大一部分为非自愿个案,由班主任转介至学校心理辅导室。当老师、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症状上,如攻击性、拒学等,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和家长一起与自己对抗,对其困境的改善并无积极作用。“积极赋义”对学生表现出的症状做出假设,认为家庭系统甚至学校、社会等更大范围的系统互动模式对症状的维持存在意义;系统治疗中保持中立的态度也有利于和来访学生及其家长建立关系,探索、搜集更多的观点和可能性,以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良的互动模式。

    如来访学生被诊断为“多动症”,这种病理化诊断使得来访者被标签化,家人认定他是有病的孩子,将关注点放在问题行为上;老师认定他为制造麻烦的人,同学们敬而远之;其他学生的家长也把他看成班级里的“坏孩子”,建议自己的孩子远离。来访学生会感受到环境的压力,加重紧张和焦虑,情绪更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来访学生的“病态”行为,使得症状在这种行为互动的循环中加重。如果参与处理的人员运用系统观,将来访学生看成“很特别”的孩子,需要更小心地对待,老师、家长以温和的态度帮助他共同应对面临的困境,来访学生就会感受到系统给予的支持,他的情绪会有所缓解,行为的症状会减轻,从而进入良性互动循环。同时,深入探索家庭也许会发现,来访学生的情绪及冲动行为和家庭系统有紧密联系,可尝试通过系统式家庭治疗扰动家庭关系,对症状进行阳性赋义,让家庭找到自我调整的资源。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具积极效果,也更符合中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质。

    2.有利于家校合作,发挥系统功能。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整个成长阶段主要受家庭和学校两大系统的影响。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家庭教育领域,很多地区和学校开始通过课题的形式对家庭教育开展研究,也借助课题研究在学校开展父母课堂、家长沙龙等系列活动,希望借助家庭的力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系统式家庭治疗正是将对学生的关注从行为层面深入到行为背后的关系层面,关注家庭环境互动模式对维持学生行为的重要意义。

    如学生在学校出现了偷拿同学东西的行为,学校从德育的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必要的,如果能进一步探索行为背后的家庭关系,也许会发现,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孩子的症状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寻求更多家庭的温暖。由此,可进一步形成家校合力,邀请父母共同关注孩子的需求,打造全面的家校支持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旭东.系统家庭治疗中有关治疗关系的观点冥冥附中德比较[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2):65-70.

    [2]杨昆,赵旭东,汤宇,等.对18岁以下心理问题者进行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J].云南医药,1999,20(3):162-164.

    [3]李红娟,罗锦秀.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0,8(2):118-120.

    [4]李静,许秀峰,赵旭东.行为问题儿童的系统家庭治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8):532-536.

    [5]张凤宁,张怿萍,邹锦山.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