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表达自我

    王璐 戴志梅

    【关键词】自我表达;非暴力沟通;体验;觉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8-0068-04

    【作者简介】王璐,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京,210046)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其人际沟通的能力对于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了解自我状态、提升个人修养至关重要。高中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能够体验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但由于在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尚不成熟,高中生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难以采用恰当的方式与开放的心态表达自己、倾听他人。恰当的自我表达,有助于高中生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深入理解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心理需求,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猜词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热身活动。每组选一名代表做描述者,依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PPT呈现的成语,其他的同学是猜词者,按照描述者的描述来猜词。描述者不可以说出词中的任意一个字,也不可以用外语或者方言,猜词者可以提问。

    PPT依次呈现成语:一心一意、兴高采烈、天南地北、挥汗如雨、狐假虎威、空前绝后、惊弓之鸟、浓眉大眼、晴空万里、一尘不染、秋高气爽、赞不绝口。

    学生游戏。

    教师:请大家谈下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学生1:作为描述者,我看到词的一瞬间有点懵,然后我尽量用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方式来表达这些成语,这样大家会比较容易猜出来。

    学生2:作为描述者,我觉得有点困难,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才能让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学生3:作为猜词者,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问这一点很重要,我就可以弄清楚一些关键点。

    教师总结:在刚才猜词的过程中,描述者努力地表达,同学们努力地理解,然后给予描述者回应,这就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人们通过沟通以期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双向性,有来有往才是真正的沟通,一方表达,一方接收并反馈。表达是讲究技巧的,在这个张扬个性、凸显自我的时代,恰当的自我表达尤为重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表达并不总是那么的顺畅,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沟通中的重要环节——表达。

    设计意图:在猜词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在沟通过程中清晰准确的信息传递是达成有效沟通的前提。

    二、探究活动一:足球赛后

    教师:表达是把自己的思想、知识或情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请大家根据以下情境分组讨论:你更能接受哪种表达?你觉得同学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你认为如何表达更合适呢?

    PPT展示情境:学校举办足球联赛,你作为前锋参加。你们班输了一场比赛,赛后有同学向你表达了他对这场比赛的看法……请同学在下面的三种表达中选择你认为最舒服的一种方式。(1)你真是个差劲的前锋!(2)今天在赛场上,我看到你有一个进球的机会,可是没有抓住。(3)今天我看到你在赛场上踢得很拼,但是有个机会没有把握住,我觉得挺遗憾的。我想,下一场比赛我们再努力一些,一定可以发挥得更好。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不同的表达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表达中关注自己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恰当地表达,会让你与他人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觉察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学习,深入理解恰当表达的重要性。

    三、探究活动二:我们的表达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生活中用到的各种表达方式,并总结其中你们认为恰当的方式以及不恰当的方式。请一位同学做简单的记录并在班级中分享。

    学生1:我们组认为,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对方、平等地对待彼此。

    学生2:我们组认为,要根据对方的性格来选择对方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学生3:我们组认为,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教师总结:我们在表达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发现。有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对人的尊重、清楚表达内容、学会倾听、理性表达愤怒、找到生活热情等,都是我们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和说教以及任意打断、随意评价,都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和敌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表达方式,感受恰当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沟通方法,并尝试采取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点亮心灯:非暴力沟通

    教师:良好的、友善的沟通,是建立在被重视、被理解、被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也许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一些缺点,但是,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是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改变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能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也只有更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更恰当地表达,我们才能收获爱与被爱。我们今天就通过一个集合了多种表达技巧的“大招”来感受和练习表达能力。

    PPT展示:心理知识库“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一词的中译,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意指一种恰当、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NVC的目的是通过建立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尋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换言之,NVC提供具体的技巧帮助我们建立联系,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

    视频展示:“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

    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时看到了什么,关键在于清晰地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不要轻易做判断或评价。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在没有对一件事情仔细观察的情况下,任意夸大,比如对经常、很少、总是等一系列模糊词语的习惯使用,都很可能混淆我们的观察和评论。所以,我们需要试着让自己通过观察的语言来描述结果,有助于自己和对方彼此愉快地交谈。常用句式:我看到/听到……

    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愉快、兴奋、担忧、愤怒等。评判和判断则不是感受。想要突破这一点,我们就要丰富自己的情感词汇,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真实的感受,让作为听众的对方明白我们的实际状态,这样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常用句式:我感觉……

    需要:说明自己的哪些需要导致了这些感受的产生。“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从感受进一步去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期待和价值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对方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常用句式:我需要……

    期待:明确地提出期望对方采取哪些行动来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可以明确告诉身边的人怎么做,避免用抽象的语言,那么,我们就会得到理想的回应。不要让你的请求听起来像是命令,当对方相信彼此的感情,并兼顾双方的需求,那么他们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常用句式:我期待……

    教师:请每组同学选择一个情境,练习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表达练习。在完成表达后,请扮演者与观察者分别谈谈感受,并提出改进建议。请小组内的同学依次扮演不同的角色。

    情境一:班级在准备元旦联欢的节目,你们几个核心组的成员讨论方案。最终A方案和B方案的支持者较多,你坚持认为A方案更好,小肆坚定地认为B方案更合适,为此你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情境二:你回到家,坐在沙发上,这个时候妈妈跟你说:“赶紧去学习啊!”在妈妈说到第三次的时候,你会……

    学生小组练习并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会发现,“非暴力沟通”的方法用起来并不难,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尊重彼此,能够真正用心去听,进而能够恰当地表达自我。最后,与大家分享马歇尔·卢森堡先生在《非暴力沟通》中的一句话:“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并练习“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机会体验、感受,并练习“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技巧。让人特别惊喜的是,很多学生对于一些习惯了的但是并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有了觉察,这是改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关于表达技巧的练习还不够充分,在后期相关课程中可以继续练习,引导学生在掌握“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技巧之后,再加入其他的一些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又能够更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恰当表达自我的方式。

    【点评】

    这是一节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主要目标是引导高中生通过恰当表达自我、倾听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活动素材有“热度”。很多教师在选择活动素材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熟悉什么游戏,而不是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导致有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素材低龄化或陈旧化。在本节课中,无论“猜热词”,还是“足球赛后”,都紧紧围绕当前的文化热点和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师生间的信任度保持得很好,这正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因素。

    活动内容有“梯度”。一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重视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重视活动后的归纳提升。这一点在本节课得以充分体现。通过热身活动中的“猜热词”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什么样的不同感受,进而让学生反观恰当表达自我的必要性。接着,在“我们的表达”环节,指导学生总结多样的表达方式,感受恰当的表达方式对人际交往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最后的“点亮心灯”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感受“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氛围有“温度”。整节课,教师的表达亲切、有趣,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课堂充满着积极向上、和谐安全的氛围。教学现场活泼有序,有很强的张力。教师注重倾听,态度温和,及时回应,归纳精准。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能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体验性得到了充分展现。

    (点评嘉宾:戴志梅,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