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问,破解“导”而不“入”困局

    姜华民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品质的导入设问能有效引导学生“神入”课时教学内容。高品质导入设问的创设,来自生动新颖的情境,在情境的语境下自然生成,紧扣课时教学的重难点。贴切的导入设问是破解“导”而不“入”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剖析案例努力寻找这一路径。

    关键词:导入 设问 优化 破解

    导入环节是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新课教学)。恰如其分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探究渴求,能有效推进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故此,老师们都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精心布局导入环节。然而,笔者近期在观摩多份教学比赛录像时发现,许多课的导入环节,教师有“导”而学生却没有“入”。即教师设计或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并未由这个布局或情境“神入”到课时学习内容中去,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没有唤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这就致使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不足,学习的方向不明。因此,化解“导”而不“入”困局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给出一两个恰如其分的“神来”设问,引导学生“神入”课程。那么,如何让设问有“神入”的功效呢?

    一、导入设问要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

    这一方面离不开生动新颖的导入情境创设;另一方面也要求设问本身的立足点、着力点能紧贴教学布局。先看两则问题案例:其一,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时执教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PPT展示两幅图片,给出三个设问图1,接下来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答案。然后教师说:“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现在对这堂课导入过程中的三个设问进行分析。第一个设问: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民族?教师给出的答案是蒙古族,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是蒙古族。其实不一定,不是有一块草地、有几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就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都可能出现图片中的情景。学生们之所以回答是蒙古族是因为有书本和老师的暗示。再看第二和第三个设问,蒙古族生活在哪里、建立过哪一政权是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或通过预习都能知道的常识。对常识设问显然不可能唤起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更何况老师又给出了答案。这些情况就导致学生学习之初无探究目标、无探究动力、无探究兴趣。怎么化解这种困境呢?在保持原有导入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改变设问的角度、层次和表达形式来化解困境。比如可以尝试如下设问:同学们猜猜图片中的人物可能是哪个民族?他们的祖先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那么这个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在不改变导入情境材料的情况下,这样的设问能给学生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探究的方向,自然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与激情。

    其二,有老师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PPT展示教师自己拍摄的学校门口马路上人们过斑马线闯红灯的照片(图2),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对于这样的事件,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春秋战国这样的大变革时期,也涌现出了一些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对于社会问题也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这样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分析一下这位老师上课的导入过程,其选用了生活化素材,让人眼睛一亮。但是接下来学生发表观点和老师总结的环节让我们感觉这是在上政治课,也没有一个基于导入素材关联到课文学习内容的设问。设问的缺失使得导入环节未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如果布局一个有品质的设问可能情况大不一样。比如: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穿越游戏,假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派代表人物穿越到现在,看到闯红灯的这一幕,他们会发表怎样的观点呢?

    二、设问应在导入材料的基础上自然生成

    自然生成的设问方能自然地引学生入新课学习。“神入”的设问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在导入情境中自然生成的。教师在选择导入材料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量到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关联,以及如何轻巧地建立这样的关联。那么,如何成功建立这种关联呢?先看一则问题案例:有教师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设计了如下导入环节:播放优酷视频“靖康之难”。视频时长约1分23秒,主要内容如下:宋徽宗好大喜功,任用奸臣,决策失当,在金兵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仓促退位,把皇位传给毫无准备的儿子宋钦宗,最终导致汴梁城被攻破,徽宗、钦宗二帝被擒。教师设问:“靖康之难”这种惨痛局面的出现到底经过了怎样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相关内容。

    仔细分析这则设问会发现,它就像天外来物一样。这个设问既不是导入视频材料的自然生成,也不是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的自然融合。这一指向不明的设问模糊了导入视频的作用,模糊了学习探究的方向。在不改變导入视频的情况下能否通过优化设问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视频反映的是著名事件“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华夏大地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呢?在这样的局面下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在与学生磨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问要直击重难点,且在上课过程中应给予解答

    一堂历史课的教学过程应围绕重难点的突破而展开,导入环节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背离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先看一则课例:有老师讲授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采用了如下导入:PPT展示“战”“国”两个字(如图3),请同学们找这两个字的共同部分。这时,学生说出各种答案。老师紧跟着说“戈”是两个字的共同部分,表明战国时期战争频发,之前春秋时期也有战争,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解决这个问题。这一课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为社会变化和引起社会变化的原因。这堂课导入环节的设问完全偏离了重难点内容,没有给学生的课堂学习一个很好的导向。在不改变导入素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尝试如下设问:正如“戈”字所反映的那样,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交战双方为了战胜对手会采取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又会引起怎样的社会变化呢?这样的设问既在上课之初把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向引向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重难点的突破给出导入设问的答案。

    除了以上谈到的三点外,为使导入设问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应选择干脆利落的表达用语等。或许会有人质疑,优化设问就能引学生“神入”到课程学习中去,破解“导”而不“入”的困局吗?答案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设问生成情境的创设够品质,设问表述够品质,设问深浅度够品质,以及你对设问的研判够品质,那么你的导入设问肯定会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沉浸到学习内容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