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碑学”视阈下阮元书法艺术探析

    孙丹 高鹏

    摘 要:清代书法碑学兴起,开辟了新的审美样式与境界。“后碑学”时期书学观念历经多次变革,成为当代书法发展风尚。然而,现今书坛创作观念偏狭显现,写碑者多粗痞草率,写帖者多怯弱媚俗。作为清代书学及中国书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阮元首倡碑学,其“二论”主张碑帖各有千秋,对待碑帖合流持肯定态度,其书法厚重浑穆,醇雅清古,冶碑帖于一炉。在碑帖交融开拓的书法新格局中,对阮元书学观念缘起、书风艺术及其价值的重新认识,能够给予当代书法创作以新启示。

    关键词:“后碑学”;阮元;书学渊源;书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创新地域文化的当代安徽油画家群体及创作风格研究”(ACKYC19060)阶段性成果。

    清代书法于帖学之外找到了碑学书风,在书法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其源流在于阮元。碑学运动之后,中国书法史进入了“后碑学”时期,书家对碑帖关系进行反思,过度追求金石碑版的雄强厚拙易生钝滞之病,反之,经典法帖妍美流丽亦会导致浮华软媚之弊,故碑帖融合是当代书法发展的潮流。徐利明认为:“自清末民初酿成以碑为基,碑、帖兼容的大趋势,综合形成书法发展新局面。”[1]然而,当代书坛在书法创作观念上偏狭渐显:部分写帖者以拼贴为能事,无意向金石碑刻学习,大字怯弱无力,缺乏碑版之厚重圆浑;部分写碑者临习过一二碑便接连入展获奖,小字款书粗俗浅薄,枯硬少韵味。阮元“二十年来留心南北碑石”,首分南北书派,主张重振碑学。其书法风格厚重浑穆,醇雅清古,既习得帖学神韵,又于金石碑版中汲取滋养,是碑帖交融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因此,对阮元书法艺术的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阮元书学思想渊源

    (一)经为体,金为用

    清乾隆以来,大批文人学者纷纷摈弃明末空疏和妄诞的王学末流,潜心于经史研究,学术风气的改变给予书法艺术以意义深远的影响。梁启超认为,经学即是清儒在学术史上最重要的价值所在[2]。阮元作为清代经学中坚、乾嘉学派的最后重镇,主辑规模宏大的经学研究成果《皇清经解》、被治经者奉为金科玉律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以及《考工记车制图解》《曾子十篇注释》《经籍纂诂》等,成就卓著。由研究经学衍及书学,从其在《南北书派论》的叙述可见一斑:“南北朝经学,本有质实轻浮之别,南北朝史家亦每以夷掳互相诟詈,书派攸分何独不然?”[3]由此可见,对书法史南北分派的设想其源本出于经学。清代经学家重视古经训释考订,考据学兴起令金石学得以迅速发展,一时访碑、研碑成为风气。在《金石十事记》中记载:“客有问于余曰:‘子于金石用力如何?余曰:‘数指而计之,有十事焉。”[4]这概括出了其金石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元笔札最劣,见道已迟,惟从金石、正史得观两派分和。”[5]为治经而涉金,再由金而涉书,以经为体,以金为用,经学、金石学、书学融会贯通,至此书法史上与帖对立的碑派系统的提出顺理成章。

    (二)汲古出新

    傅山《霜红龛集·杂记》中说“楷法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认为秦汉篆隶碑版是书法艺术革新的不二法门。“清初三隶”郑簠、朱彝尊、王时敏开师碑之先河,将汉唐碑版引入书法[6]。扬州八怪高凤翰、金农,更是转向无名氏书家与碑刻,成为由帖向碑转换的关键人物。前碑派的探索成为求变的先声,而清代碑学的真正建立则是以阮元“二论”确立北碑地位为标志,为帖派之外开辟一条新径。阮元在“二论”中提及“古法”二字有八次之多,“返于古法”是其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纵观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借古开今”传承传统书法者不乏其人。赵孟頫反对沿袭宋人,从笔法入手,直溯“二王”,向晋唐之书回归;董其昌最初企图超越吴门书派,之后将目标定格在赵孟頫,亦是跳过元明追溯晋唐[7]。而阮元崇尚古法来源于篆隶、碑版和北朝,表面上是寻求魏齐坠业、拯救汉魏古法的复古,实则充满革新思想,使碑派书法的时代迅速到来,扭转了宋元以来帖学卑弱雷同的书风。

    二、厚重浑穆、醇雅清古的书风

    厚重、生拙、大气是碑版书法的特征,线条厚重,结体必须宽博,与帖学精巧雅致相去甚远。乾嘉之际篆隶多厚重、端庄,成为时代特征,邓石如、伊秉绶等大家即是如此。王潜刚在《清人书评》中谈阮元“深于金石之学,小隶书尤佳”,评价颇为中肯。阮元隶书用笔坚劲,厚重浑穆,结体偏长,使用横粗竖细笔法,在遒劲厚重中又透出灵动气韵,相较前辈书家既有共通之处亦有明显不同。赵彦偁评阮元书,“阮太傅亦未致力于书,然偶尔落笔,便见醇雅清古”[8]。魏晋以至明代篆隶式微,清初以降因文字学的先导和金石学的勃兴,推崇隶、篆风气变化蔚为大观。清初书家篆书注重外形结体,偏好李斯式工整秀丽的风格,对线条挖掘不够。唐宋元明清历代书家以帖学用笔来写秦篆,而碑版书法若要成功,首先要改变传统笔法。乾嘉以来,书法家对用笔方法关注远超以往任何时代,风格形式呈多样化发展。包世臣《艺舟双楫》深悟笔法阃奥,提出用笔取逆势使笔画中截圆满遒丽,方能产生浑厚苍茫的金石之感。阮元篆书得到《天发神谶碑》启发,以方笔入篆,方正坚劲,和只注意笔画两端提按顿挫、回环照应、笔画中段空怯的帖学用笔不同,中锋运行,起笔见方,收笔尖锐,方圆并用,使原本匀静和睦的篆书变得奇异古奥,对晚清书法篆书、篆刻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三、阮元书学之贡献

    (一)以金证史新变革

    阮元整理金文,摹学石鼓,访秦汉碑,观北魏摩崖,收集民间砖瓦及碑版拓本,融会同期著名书家成就,以金证经,把金文与九经并重,并由此考察文字与书法的渊源。中国书学史历来多重墨迹的收藏鉴定及历代书家著录,阮元认为:“古器铭字多者或至数百字,纵不抵《尚书》百篇,而有过于汲冢者远甚。”[9]阮元以金石考证书派分流并给予深刻的理论研究,把书学史研究提到新的高度。与前代学者着眼于书史研究不同,他着重思考书学背后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古代书学有南、北派之分。他分析南派受到推崇,既关乎自身书学成就,又和所受政治因素影响相关,如“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同时,阮元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认为“二王”虽尊,然其书法并非无可议之处,称易流于圆熟妍妙,不若北派书风质朴劲正。“《兰亭》一帖,固为千古风流……甚至如鲁公此等书,亦欲强入南派,昧所从来”,指出一些人盲目崇拜“书圣”,但凡优秀作品皆认为是师法“二王”,并“强入南派”,“殊无學识也”,此观是对世人专以“右军书法”为尊的一种修正[10]。

    (二)开创书论先河

    清初碑学书家名流辈出,但人们对碑学认识相对模糊,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阮元著《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从中国书法的发展出发,首次以地域为基础得出“书分南、北两派”的结论,为近代碑学兴起提供了依据。《南北书派论》提出书法南北两派皆出于钟繇、卫瓘,自南北朝始分。“十六国”、北朝及隋为北派,东晋与南朝归南派。北派本于篆隶而来,“承袭古法”,南派“无复隶古遗意”,呼吁“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从文字发展演变过程和隶书、草书与楷书的渊源中,指明“皆以善隶书为尊”,表明汉隶碑为“古今之冠也”,书法要“溯其源”“返于古”,隶书是重要一环。“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南帖“妍态多而古法少矣”“庶几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明确汉碑地位,把矛头直指南帖之始祖王羲之,发前人未发之语,呼吁“颖敏之士,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欧、褚之旧规,寻魏、齐之坠业”,他的观点使晚清诗法唐碑、北碑盛行。

    (三)践行碑帖融合

    帖学书体崇尚“笔精墨妙”,有“焊接之感”的金石气则是碑学书体特质。碑帖在形式上相融,既能使线条得碑之浑实古质,亦能让结字、章法对比丰富;在技巧上,碑帖融合与单纯的写碑或写帖相较更为复杂。“元笔札最劣,见道已迟”(《南北书派论》),从中可见阮元不满意自己的帖派作品,表明對北碑的追求。在对待碑帖合流的态度上,阮元是持肯定态度的,加之在碑帖上的深入探索,具备碑帖融合的根基,使其在书法创作中取得突破。如《宋王复斋钟鼎款识》《重摹石鼓文记》等的隶书既有碑的方正劲实,又有贴的优美精致。在行草之中间以篆隶之拙,篆隶之中又有行草之灵性,用笔、结字不再单纯地用以惯常的方法,达到将各自的特性进行凸显又将其融合的境界,与董赵相比,尽显质朴与遒劲。

    四、结语

    清代碑学运动以来,碑帖观念由扬碑抑帖、帖学复兴不断向碑帖交融转化。“后碑学”时代,碑帖碰撞开拓了新格局[11]。作为清代经学名臣的阮元,在经学和金石学浸染下,掀起尊碑及南北书派变革思潮,开创了新的审美样式与境界,其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无法忽略。他从历史发展和风格上大力宣扬碑版书法的传统和艺术魅力,但并不贬斥南派帖学书法,一分为二地将帖派和碑派各自长处表达出来,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阮元对北碑南帖相融的范式称赞有加,在书学中努力践行,呈现厚重浑穆、醇雅清古的风格,与“后碑学”时代碑帖相融的风尚不谋而合,给当代书法创作以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徐利明.“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145.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六清代经学之建设[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59.

    [3][5]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3:591,596,598.

    [4][9]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3:645,636.

    [6]叶鹏飞.碑学先声:阮元、包世臣的生平及其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33.

    [7]金丹.阮元书学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134.

    [8]马宗霍.书林藻鉴 十二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25.

    [10]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46.

    [11]郑付忠,付新菊.轮替与交融:“后碑学”视阈下的碑帖观流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2):156-160.

    作者简介:

    孙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创作与理论、公共文化服务。

    高鹏,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