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里的语言风味

    戴荧

    【内容摘要】标点符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但其作用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标点本身,笔者认为在散文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标点符号赏析文本的独特语言风味,品读出文本的情感意蕴,并且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文本解读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赏散文。

    【关键词】标点符号? 汪曾祺? 散文教学? 语言风味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较有难度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品读词句、赏析语段是散文教学中常见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效果很好,学生也能够积极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有效地品读,但是走出课堂,学生独立阅读,把握散文时却仍然摸不着头绪,找不到方法。因此,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往往失分严重,更有甚者连文章的主题都读不出来。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初中生而言,考试中常常需要较为快速准确地把握一篇陌生的散文,因此自读自赏的能力亟待提高,所以教师还是要切实地教学生一些可行的实用方法。下面,笔者将以《昆明的雨》为例,阐述标点符号在品读散文时所起的作用,以明晰标点可以作为学生独立品读散文时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昆明的雨》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自读散文。这篇汪曾祺的散文是原来苏教版教材里没有的,把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背影》、矛盾的《白杨礼赞》放在同一个单元,显然是想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散文这种文体形式。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散文往往是比较难理解的,一方面是源于散文独特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形式,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散文的语言有时候比较难理解。就以《昆明的雨》为例,作者汪曾祺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在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这样的语言特征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恐怕很抽象,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来帮助学生去品读富有魅力的语言,体会不一样的语言风味。

    标点符号我们都知道,却未必真正了解它们。《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标点符号的:标号和点号的合称,标号用来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用来表示停顿和语气。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标点符号是文学文本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常出现却也常常被我们忽略,因为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了文字上,其实,小小的标点在文本品读中有时候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课文实例来具体阐述。

    一、逗号和顿号的比较

    逗号和顿号都有表示停顿的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逗号停顿的时间比顿号稍长些。在《昆明的雨》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个句子不长,汪曾祺却用了几个逗号,按照一般的语言规范来看,这里是应该用顿号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疑惑,适时地进行了句子的标点修改,让学生比较改句和原句的区别。修改后的句子是: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改完后让学生分别读两个句子,读第一遍的时候学生没太在意,我就让他们重复读了两遍,结果他们发现问题了,为什么作者要在这几个字之间停顿地久一点呢?其实,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滑嫩鲜香”这几个字是形容牛肝菌的味道的,每读一个字就停下来似在回味牛肝菌的滋味。这种回味、回忆、难忘不是正符合作者对昆明菌子的极喜爱之情吗?而且在读者品读的过程中,只要稍加想象,就仿佛也把这种好滋味传递给了读者。

    二、句号和逗号的比较

    汪曾祺很喜欢用句号,比如这一句:“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的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一架木香却不多见。”四句话用了四个句号,按照正常的语言习惯,这个句子应该是这样: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的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一架木香却不多见。那我们来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用句号显得句子更加简洁。汪曾祺自己说过:“能省略的部分都省掉。我在《异秉》中写陈相公一天的生活,碾药就是‘碾药,裁纸就是‘裁纸,两个字就算一句。如果把句子写齐全了,就会改为:‘他生活里的另一个项目是碾药,‘他生活里的又一个项目是裁纸,那多啰嗦!”从他的解释中我们看到的是其个人的语言主张,这种平淡简洁正是体现了小小的标点符号中。

    三、标点符号的叠用

    叠用标点符号,这在初中教材的文本中还是比较少见的,《昆明的雨》中却不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如果变换这两个句子,就是只保留一个标点符号,问号或者叹号。我们发现不管保留哪一个标点符号,情感表达似乎都不能完全代表作者的意思,这两个句子既用问号又用叹号,其实是汪曾祺表达自己对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的惊叹和讶异之情,通过这两个标点符号,我们似乎都能看到作者的表情了,读起来别具一番情味。

    四、括号的使用

    在《昆明的雨》中,我们发现汪曾祺很喜欢用括号,总共用了四处,比如“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括号里的内容是补充介绍陈圆圆的生平,这里看似多余其实不然。介绍陈圆圆既增添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又留下无穷的意味让读者揣摩,含蓄蕴藉,真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再举一例:“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如果把括号里的内容舍掉其实并不影响文本,那放上去的作用是什么呢?括号里的内容很像是汪曾祺补充叙述的,而这种补充又像是一种提醒读者注意的方式,就像跟读者直接对话时时不时加进一点个人的想法。这样的括号使用正体现了他如话家常,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五、破折号的使用

    破折号的常用作用有解释说明、意思递进、意思转换、跳跃或转折、语音延长、说话中断等。《昆明的雨》中一共有四处破折号,除了“卖杨梅——”是表示语音的延长,其他三处都是意思的转换或跳跃。比如“云南把这种花叫作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这段话读上去就感觉是作者本人在跟自己拉家常,运用破折号既照顾了文学的形式,又保留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昆明的雨》作为部编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篇汪曾祺的散文,不仅是让学生感受汪曾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品读他的生活情味,也是借此让学生学会从语言本身去品读文本特点,而这种个性化品读方式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标点符号的灵活使用,在教学中可以把标点符号作为一个切入口去感悟作者汪曾祺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味。

    对于语言风格比较突出的作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品读标点符号的方法感受其语言特点。比如鲁迅,初中生对他并不陌生,他的语言讽刺、辛辣,针砭时弊,甚至被比作革命的枪。那可不可以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去解读他的语言呢?答案是肯定的。《藤野先生》中“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里的“正人君子”鲁迅了引号,显然是反语,讽刺了当时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由此可见,这里的引号蕴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再比如史铁生,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深沉凝重、引人深思、蕴含哲理。部编七年级上册就有他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他的散文需要有一定阅历的读者方能体会一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细读文章标点,我们发现“母亲”的语言中有很多省略号,梳理如下:(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2)“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3)“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是一位母亲生前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无尽的疼爱与不舍,中国的父母不擅长说爱,却把最深的爱埋在了心里。文章最后以省略号结尾,“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以后的生活虽然没有了母亲,却仍然与爱同行。笔者认为,让学生好好体会这四个省略号,便能感受这份深沉的母爱,便能启发学生思考生活的目标与责任,再结合史铁生的生平,便不难感受这独特的语言风味。

    其实,不仅仅是散文教学,利用变换标点符号去品读文本的方法还可以用在很多课文的学习中。比如小说《故乡》,鲁迅在刻画少年闰土的语言描写时很多处都用到了省略号,这里省略的是少年闰土说不完的话,表现了他见多识广和活泼热情。當鲁迅再见中年闰土时,闰土的语言中也有省略号,却已经是大大不同的含义了。“老爷!……”仿佛有千言万语却终于还是说不出口,显然,这是中年闰土被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结果。由此可见,同样的标点符号用在同一个人的语言描写中,却揭露了一个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再比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在描写菲利普得知于勒的身份后有很多语言描写,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中有很多省略号,为什么呢?断断续续的语言是人物当时极度恐惧、不安的心理写照。从语言到心理的展现把一个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笔者从标点的角度入手品读不同作家的语言风味既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受到了现在考试题型的启发。散文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传统的教法要继承,教师还要善于挖掘不同的教法,打开思路,敢于创新,给学生创设出更多可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读自赏文本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芳. 汪曾祺散文语言风格研究[D]. 湘潭大学,2011:24.

    [2] 牛丽娜. 部编本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31-42.

    [2] 杨淑惠. 《昆明的雨》:生活味与生活情[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9):121-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