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曲棍球

    胡鸣霞

    

    

    

    一、活动背景

    在我园的户外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还可以自由选择玩伴和玩法。我们希望利用开放的户外游戏空间,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促进幼儿体能发展,增强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玩出精彩,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最近,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材料架上新增了黄、蓝两色的曲棍球。刚开始,我并没有介绍这一器械的玩法,也没有特意组织幼儿一起玩,只是静静地观察幼儿是怎么与这些器械互动的,结果发现选择该器械的幼儿不多,玩法也比较简单,大多只是将球赶来赶去,偶尔会和同伴比比谁赶得快、赶得远。有一次,他们偶然把球打进了操场一角的球门,这一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游戏中,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与矛盾。游戏中,幼儿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不仅是积极的游戏者,更是主动投入的学习者,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捕捉这些有价值的“挑战点”,丰富和助推幼儿的游戏。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

    ●游戏初成形

    1.玩法初呈现

    这天户外活动一开始,儒儒、宁宁拿到曲棍球材料玩了起来。儒儒快速挥动球棒把球打了出去,等追上自己的球后,他又挥动球棒把球赶向宁宁,宁宁则又把球赶回给儒儒。儒儒的个子高、力气大,赶出去的球速度比较快、距离比较远,宁宁要跑得快才能追上,但宁宁似乎很满足于这样的跑动。乐乐看到他俩玩得不亦乐乎,也想加入游戏。儒儒说:“你去把球放好,我们三个人用一个球就够了。”

    三人在操场上你追我赶,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有时球打偏滚得很远,他们会抱怨捡球太累。过了一会儿,乐乐把球打进了操场一角的足球球门,大家欢呼雀跃。接着,他们准备比谁进球多。

    三个孩子把球门搬到场地中央开始游戏。乐乐把球传给宁宁,宁宁边赶球边往球门跑,快到球门时挥动球棒把球赶进了球门,宁宁高兴得又蹦又跳:“我进球了,得1分!”接着轮到儒儒赶球,可球被乐乐中途拦截,儒儒还想把球抢过来,没想到乐乐机智地以S形路线行进,最终把球打进了球门,乐乐欢呼起来:“我进球了,我得2分了!”他们的举动引来了周围好多小伙伴的关注,有拿着曲棍球临时加入游戏的,有跑过来围观的,有骑着羊角球路过的,还有帮助捡球的……操场上有些混乱,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场景。

    2.场地初商定

    活动后,我让儒儒、宁宁、乐乐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玩法。儒儒说:“一开始我们玩传接球游戏,后来比谁能把球打进球门。”我问:“你们觉得这样好玩吗?有没有遇到问题?”乐乐说:“很好玩,就是后来人多了,太挤了。”于是,我给孩子们观看了我拍的视频,他们发现场地上因人太多而相互影响。儒儒还说:“我把球传给宁宁时,旁边跑过来一个人,球被他踢飞了。”我说:“对,场地上除了你们,还有大二班的小朋友,人比较多,那怎么办呢?”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需要专门玩曲棍球的地方,有的说场地上要有东西挡住球才行。于是,我接着问:“用什么东西挡住?”有孩子突然想到可以借用小足球游戲中使用的围栏,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3.规则初生成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将围栏拼搭成了一个大圈,还搬来了球门。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在围栏里玩了起来。由于场地有限,7个孩子、4个球,导致矛盾不断。于是,我问他们:“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可以怎么玩?”乐乐说:“我们玩小足球时是分成两队的,大家一起踢一个足球,看哪一队进球多。”腾腾无比自豪地说:“上次我们队赢的!”我说:“那你们队在踢的时候,另一队人在做什么?”腾腾说:“他们来抢球。”我故作疑惑地问:“怎么抢,用手抢吗?”儒儒说:“不可以,只能用脚踢。”我说:“那我们玩曲棍球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抢到对方的球?”孩子们纷纷表示只能用球棒赶。我说:“那你们可以组队来进行一次比赛,记住你们的规则:只能用球棒碰球,哪一队进球多就胜利。”于是,孩子们开始分组,他们发现球棒有黄色和蓝色,便据此形成了黄队和蓝队,游戏变得更有趣了。

    ●游戏再推进

    1.记分牌诞生了

    这天在曲棍球游戏区,希希着急地说:“老师,他们赖皮!”我问:“怎么赖皮了?”希希说:“明明是3比2,他们非要说4比2。”我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有人记不清了?”希希说:“嗯,也许吧……”我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都知道比分?”希希想了一会儿说:“有了,我等会儿去做块记分牌!”我给予了肯定。

    区域游戏时间,我看到希希耐心地在美工区制作记分牌。他徒手将一张8K铅画纸剪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片,然后把这些纸片按大小分类整理成两叠。接着,他拿了一支勾线笔在纸片上写数字1~9,说这些数字表示进球的个数,进一个球得1分,进两个球得2分。我又问:“如果没有进球怎么表示啊?”希希一听,眼睛一亮,说:“对啊,我没把0写进去!”写完全部数字后,他先用双面胶分别把两叠卡片的上端粘住,再用两段较长的双面胶粘住卡片的一头,另一头则粘到吸管上,记分牌诞生了!

    最后,希希把他的“记分牌”提了起来,发现卡片的下端晃个不停,便又用双面胶把两叠卡片的下端也粘住了,他当时并未发现这样会导致卡片无法翻动。我没有急于指出这个问题,而是留给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

    2.翻不了的记分牌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希希拿着自制的记分牌大声宣布:“今天,分数不会搞错了,我来帮你们记分!”孩子们一致赞同。

    没过多久,就有球进了球门。“1比0,1比0!”腾腾边喊边让希希记分,而这时希希发现记分牌翻不了。孩子们围了上来,很快发现了问题:“双面胶把卡片都粘住了!”“不要用双面胶。”“不要把所有卡片粘住。”希希决定等会儿去美工区加工一下,腾腾、昱昱也表示愿意帮忙。

    区域游戏时间一到,希希立马和小伙伴们来到美工区翻找材料。昱昱找到了一个打洞机,他和希希分别拿了两张卡片,试着在最上端打洞,然后把毛根穿进两张卡片的洞里。试验成功了,他们决定用这个办法重新改装记分牌。希希小心地撕掉卡片上的双面胶,昱昱和腾腾在所有卡片上打了洞。穿毛根的时候,希希发现卡片不整齐,一点都不像自己看到过的记分牌。我说:“你看到的记分牌是什么样的?”希希说:“是整齐的,不像这个是歪歪斜斜的。”我说:“看看是不是打洞的位置有问题?”希希立刻拆开来观察,说:“怪不得呢,洞的位置都不一样,有的洞太靠上了,有的洞在旁边。”我说:“看来打洞的位置很重要,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卡片上的洞洞在差不多的位置,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就快成功了!”

    伴随着裁判的哨子声,孩子们再次拉开了曲棍球比赛的序幕。只见身穿黄色背心球衣的昱昱一马当先,娴熟地边赶球边往对方球门跑。突然从左侧包抄上来一名蓝队队员,试图从昱昱的球棒下抢球。昱昱早就看出他的意图,看准机会把球传给了前面的果果,还大声地提醒果果接球。果果不慌不忙地稳住球,眼看着跑上来两名蓝队队员,他又把球传给了前方的毛毛。毛毛接住球转身,挥棒就朝球门射去。守门员源源盯着朝他极速滚来的球,猫着腰挥动球棒,虽然挥棒方向准确,但是动作还是慢了一点,那球直接进了球门。裁判员大声宣布:“球进了!1比0,黄队领先!”记分员赶紧把黄色记分牌翻到了数字1的那一面。场外还有一批观众为他们加油助威……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叹,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合作意识越来越强了,相信他们的游戏会越玩越精彩!

    大班下学期,我园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拓展为混班自选,其他班的幼儿也想加入曲棍球比赛。下一阶段,我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鼓励我班幼儿与其他班的幼儿共同游戏,让幼儿互相交流经验,分享获胜的智慧,比如,如何快速进攻、防守拦截、守好球门等。我将组织幼儿一起探究、讨论、分享,让曲棍球游戏变得更加有趣。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表现,他们会碰到各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发展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追随幼儿的脚步,智慧地支持和引领,适时地介入和退出,推动游戏向纵深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获得了发展,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幼儿成长的力量。

    支持策略一:适时等待

    游戏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要给幼儿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适时加入到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成为幼儿探索、发现的共同参与者。

    支持策略二:问题助推

    游戏中,教师的回应是推动游戏发展、提升幼儿游戏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助推游戏的生长。比如,“如何让游戏更公平”“如何让游戏时间更长”等问题,使得幼儿不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经验,解决问题。

    支持策略三:矛盾引發

    游戏中,由于受幼儿游戏行为发生的偶然性、合作游戏意见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会不断产生矛盾。如果忽视、回避这些矛盾,就会错失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阻碍甚至终止游戏的进行。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共同解决这些冲突,就能促使游戏自然向前发展。

    支持策略四:经验迁移

    游戏中,教师要时刻站在幼儿的角度,关注游戏的进程,有效地帮助幼儿将多种经验,比如小足球游戏、生活中的记分牌、裁判的作用等迁移到游戏中,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思考、解决真实问题,丰富游戏的内容。

    支持策略五:分享交流

    游戏中,幼儿与材料、同伴互动,会有很多发现和想法。适时地分享交流,可以使幼儿互相学习,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愉悦、克服困难后的欣喜,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具有发展价值的游戏是那些有目的的能让幼儿积极投入的游戏。这样的游戏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与发展,这样的游戏也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与支持,借助适宜的策略推动其进程。这种理想的游戏状态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