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乡土性的反思

    王燕飞

    【摘 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概括和描述,其文章的第一章乡土本色着重介绍了乡土性。本文主要通过对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性和我国当今乡土社会的乡土性进行探讨分析,从而对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反思。

    【关键词】乡土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性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8-0056-02

    一、 浅析《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是费孝通老先生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基本性质所作的概括,他总结出乡土本色是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乡土本色中的乡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下人土气。虽然“乡下人”和“土气”两词都似乎带有藐视之意,但却体现了传统乡村社会农民的特征,也反映了了农民的特质。在传统乡村社会,农民居住的空间属于乡下,相对于乡下的社会空间而言是城里,中国传统社会的城里与现代社会的城市有一定差别。现在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数是从事非农业的职业者。而传统社会,居住在城里的人大多数是统治者和贵族。所以,乡下与城里相比较,是社会不同等级标志,城里比乡下地位高。

    由于农民靠种地谋生,因此,农民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土地也就成了乡村社会中最敏感、矛盾最多的问题。关于土地问题的矛盾,在我国自古有之。太平天国运动时,洪秀全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用”的口号吸引农民,我国也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口号。从侧面可以看出,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因土地的吸引而努力奋斗。

    第二,乡土社会的流动性低。聚村而居是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距离问题。每家所耕种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的距离不会太远。由于没有大面积的耕种土地,机械化设备不完善,并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因此对于居住地的选择必须要将距离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二是合作的需求。农民种地有水利的需要,大家聚集在一起比较方便合作,也有利于村民的稳定团结。三是安全问题。人们聚村而居遇到危险比较容易保护。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选择同一个地方居住,如果遇到什么危险或者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周围的邻居会帮自己一把。四是土地继承权问题。在平等继承权原则下,每一个家族的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家族后代在某一个地方一代代繁衍下去,形成比较大的村落。

    第三,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每天见到的人都是熟悉我们、看着我们长大的人,邻里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协作,彼此之间形成熟悉的关系。正因为邻里之间所形成的这种亲密感,也就产生了一种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和依赖性。因此,在乡土社会有着较强的信任关系。如若违背了某种行为,则会受到邻里的谴责,便会没“面子”。在彼此熟悉的环境里,“面子”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人们为了顾“面子”必须彼此配合,相互信任。

    二、 现代农村社会中的乡土性

    时代在不断改变,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的改变。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再是我们头脑中的那种村落、镇子,现在的农村生活与费孝通老先生《乡土中国》中的描述形成了对比,如今农村里的人们不再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子”,他们也不再只禁锢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他们走到了外面的世界,过着不同于以前的农村生活。

    第一、 现代乡土社会中的农民不再那么“土气”,也不再将土地作为自己的“命根子”。因此,出现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一种现象。在当今社会的农村中种地的多数为55岁至65岁的老人们,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50后”“60后”。由于生活的压力所迫,农民不再完全依靠土地来生活,开始发展自己的副业来缓解生活的重担。许多年轻人选择去城镇打工来补贴家用,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妇女。因此,老人和妇女就成为了当今农村社会的主力军。

    第二、 当今乡土社会的流动性極其高。与之前的乡土社会不同的是,当今社会的农村不再是隔绝封闭的状态,而是流动性极高且范围广泛的状态。现在的农业收入不足以维持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到其他城市和村镇寻找就业机会。由于外出务工的村民并没有固定的地点,只是选择薪资高的地方进行务工,所以这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的流动性极其高,这也是现代农村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村庄里的构成成分来看,农民不再是村里唯一的主体,随着外出打工者的增多,村里也涌现出了一些个体工商户、私企老板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有从农村里流动出去的农民的身影。

    第三、 熟人社会的扩展。当今社会依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只不过以村庄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已经扩展为以同镇、同市、同省等为基础。这就是说在外出工作的人员中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同心圆,不再以同村而居的村民为圆心,而是以打工者的同村、同镇、同市等伙伴们为圆心,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村民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利用自己的熟人关系,一个介绍一个,然后逐渐熟络起来,经过同村人的介绍很快了解个人的品行,信任制度也很快确立。邻村之间的老乡向相同城市流动的想象屡见不鲜,例如在许多大城市中出现过“浙江村”“河南村”等,实际上就是将村落的熟人社会的扩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依靠熟人之间相互介绍,彼此之间说着方言,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现代的乡村社会已经不再是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社会,他们不再以血缘关系为“圆心”画同心圆,不再完全依靠家庭关系、血缘关系进行生活。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转型进程中虽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也初见成效,如今的乡土社会正在朝着城镇化方向健康发展。

    三、关于现代农村社会的反思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里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吸引着农民,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方向不断地涌向城市。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空巢”村庄的出现,农村劳动力匮乏,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后的农村如何发展。

    第一,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要想留住劳动力,必须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弥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不足,这样才能吸引农民留在农村。其中,政策补贴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种地有补贴的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是要解决发放不及时、金额不对等等问题。首先,要在制度方面落实金融支农惠农政策,要有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农民的季节性、临时性资金短缺问题。其次,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进行科学种田培训,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种田难题。

    第二,农民要学会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要想繁荣发展,必须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非常低,无法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其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和获得生产技术的局限性,再加上生产機器的缺乏,大多数农民都采用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了改变当前的这种现状,农民要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化。我们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化的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水平。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家的粮食问题,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农村的发展一定会吸引更多年轻的人们,大多数的打工者也会选择留在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一定会后继有人。

    第三、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信息等服务时效性低,不能及时满足农业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农产品的的销售渠道滞后、价格低等都是农民渴望被解决的棘手问题。农产品价格下跌、销售不出去等也是农民不愿意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因之一。而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将互联网和传统农业相结合,这样既改善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又满足了大城市渴求新鲜农产品的愿望。除此之外,要完善我国的农业服务体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乡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对《乡土中国》中第一章“乡土本色”中的乡土性分析,对比出于现代农村社会的不同。虽然现在的农村社会存在一定的困境,但是通过政府、农民等诸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社会的发展道路依然光明、宽阔。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85.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

    [3]刘锋.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J].求索,1993, (4).

    [4]谭凌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 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9,(2).

    [5]陆益龙.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1).

    [6]徐建飞.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8).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