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审美思辨

    毛鸿达

    

    摘 要:历数西方美术史上众多绘画艺术经典作品,“美”与“丑”的艺术形象不胜枚举。文章以艺术概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通过归纳西方美术史当中“美”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对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定义进行分析,并借以说明“对美的追求是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观点,以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为例,对艺术形象“美”与“丑”进行审美思辨。

    關键词:绘画艺术;艺术形象;美;丑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等有关省厅局科研一般项目“基于西方绘画艺术中‘美与‘丑艺术形象的文化思辨”(18c1021),湘南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阳刚‘阴柔艺术风格流变与文化精神关系研究”(2016XJ12)的研究成果。

    从原始社会至今,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种种风格的变迁,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变的是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艺术审美的对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个词毋庸置疑——“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这个概念源于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例如象形文字,虽然它与现代文字一样具备表意的功能,但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文字本身来看,不难发现其表意功能更多依赖于图像和图形。之后的艺术形式更无需多言,尤其是绘画艺术,离不开与形象的直接关联。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艺术的审美,审视的就是艺术形象的美感。然而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宗旨是表现美”这一观念开始被质疑,或许是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太热衷于表现个性,出现了太多不可名状甚至“丑陋”的艺术形象,使得美逐渐被轻视。这不禁让人疑惑,艺术形象当中的“美”与“丑”到底该如何定义和理解?难道艺术发展至今真的不再需要表现美了吗?对此,我们可以以西方绘画艺术为例,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美”与“丑”的辨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中“美”的表现

    要理解西方绘画艺术形象中“美”的内涵,我们可以沿着西方美术史的路径,尝试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理解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美”。

    原始艺术,除了一些岩洞壁画,似乎当下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多的绘画作品。不过通过这些岩洞壁画,我们可以理解原始人类所认为的“美”。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原始壁画中那些动物和人类的形象未免过于简单粗犷,然而当我们理解了原始人类的观察方式,以及壁画当中表达的那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繁衍的向往和崇奉,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壁画中的动物那么庞大和强壮,人类本身却被表现得单薄和瘦小。这样的形象表达正符合了原始人类心中“美”的观念。

    古埃及绘画艺术最令人着迷的还是画中那些独特的人物形象。古埃及艺术具有以“正面律”为首的艺术法则。许多人不理解古埃及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何如此,温克尔曼这样的美术史大家曾断言当时的艺术家们只能描绘丑陋的人像。实际上古埃及艺术的创作目的并非是追求好看,侧面的面部、正面的肩部和腿部、正面与侧面结合的胸部和腰部,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凸显人物的体貌特征,这样的形象才符合古埃及人的审美。

    现今我们可见的古希腊、古罗马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为壁画和瓶画。古希腊艺术的人物形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形态,波利克列特斯的《荷矛者》确定了头身1∶7的比例,利西普斯创造了头身比例1∶8的新标准,《米洛的维纳斯》塑造了最为完美的S形体态,它们如此理想而写实,这也是古罗马艺术的特征,在古罗马艺术人物形象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古希腊艺术的身影,它们表现的是伟大而具有神性的美。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以及这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所表现的都是一种静穆的、虔诚的美,不在乎逼真、写实和特点的表现,只为用庄重的艺术形象将宗教的典故和教义向世人娓娓道来。

    绘画艺术是欧洲文艺复兴艺术最经典的部分之一,充分地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化遗产的美感。薄伽丘在《十日谈》当中盛赞乔托的艺术使得沉寂了几个世纪的艺术重见光明,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明了文艺复兴艺术最深刻的美——人性之美。马萨乔的《逐出伊甸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拉斐尔的圣母像以及北欧文艺复兴众多艺术形象之美都反映了文艺复兴的精神。

    通过对巴洛克到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观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巴洛克、洛可可,还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抑或写实主义,均是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写实艺术。巴洛克艺术的美是气势宏大的美,洛可可艺术表现的是精致奢华之美,新古典主义表现的是英雄主题的古典之美,浪漫主义则表现的是强调激情和想象的艺术之美,而写实主义表现的是直面现实生活的美,它们赋予了西方绘画艺术更为丰富的含义和艺术美感。

    印象主义打开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之前西方美术史上那些常见的题材似乎不再被印象主义以及之后的艺术家们所关注,画面的内容情节似乎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中绚丽的光色效果,或跟随自己的眼睛,或将色彩的科学直接运用到画面当中,或在画面中以夸张的形象表现艺术家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奔放跳跃的色彩表现生活当中最不起眼的事物。

    二、对西方绘画艺术形象“美”与“丑”的分析

    在西方美术史的不同时期,有众多精美的艺术形象,印证了艺术追求美、表现美的精神内涵。然而也存在一些奇怪荒诞甚至丑陋的艺术形象,它们也具有自身的艺术内涵。该以怎样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美与丑的艺术形象呢?凭借什么标准来定义艺术形象的“美”和“丑”呢?我们可以结合经典绘画艺术形象分层次来分析。

    第一,本身优雅而有美感的形象必然会让人觉得美。例如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坦布尔代表作之一的《埃塞克斯威文荷公园》,以精美细致的笔画表现了埃塞克斯地区盛夏的优美景色,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形象必然会给人以美感。与之相反,某些艺术形象甚至从外观上都令人难以忍受,自然会产生“丑陋”之感,例如法萨诺《死于瘟疫的人》当中全身浮肿、满身烂疮的人物形象,实在让人从心底产生丑陋甚至厌恶之感。第二,符合科学的比例和原理的形象会产生美感。例如新印象派代表艺术家修拉在他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当中,运用科学的原理,将数量繁多的色点进行并置,当观看者与画面拉开一定的距离,画面当中那些完整而又色彩纷呈的形象跃然眼前。反之违背了现实比例和原理的形象则很容易令人产生不适的丑陋之感,莱辛在《拉奥孔》当中阐述诗中的“丑”和绘画中的“丑”时有这样的描述:“这种丑是碍眼的,和我们对秩序与和谐的品位相冲突,会撩起厌恶之感。”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所藏德国表现艺术家迪克斯的作品《沙龙》中,那些身形肥硕,头身、五官比例失调的女人形象,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联想到美。第三,符合人类社会精神和道德标准的艺术形象,往往都会在人们心目当中产生美感。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的代表作《贺拉斯兄弟的誓言》,表现贺拉斯三兄弟为了国家大义凛然赴死的艺术形象,作品所表现的英雄主义以及为国献身的情结正符合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美感。反之如果画面当中的形象违背道德伦常,则势必因令人厌恶而产生丑陋之感,西班牙浪漫主义先驱戈雅的经典作品《农神吞噬其子》在西方美术史上以阴暗恐怖而闻名。画面当中农神萨图尔努斯正残忍吞噬自己孩子,十指深陷其子的残躯中,父食子的形象给观者带来不寒而栗的惊惧及丑恶感。第四,反映时代积极向上的主流精神的艺术形象,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美感。例如西方美术史上最为著名的肖像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诠释,那经典的微笑和动态,散发着浓郁的人性意味,无论对于之后任何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经典的形象都洋溢着令人回味的美感。反之那些反映某个时代阴暗丑陋的社会现象的形象,让人感到异常的丑陋。迪克斯的作品《大都会》中那些浓妆艳抹、低俗怪诞的舞女形象,表现的正是欧洲工业社会的阴暗面,与时代的积极精神相违背,丑不可言。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与“丑”应该还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丑之所以为丑,是因为与美进行比较。与精致的形象相比,粗陋的形象则显得比较丑;与积极的形象相比,消极的形象则成了粗鄙丑陋的角色。

    三、对美的追求是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

    任何一个时代,无论多少荒诞丑陋的形象充斥着艺术,都不能改变艺术的“审美品质”。艺术作品中那些个性表现,无非是一种不同的表达角度和方式。那些丑的艺术形象从表面上看确实给人以丑陋的感觉,似乎使得整个艺术作品都不再美观。然而可否从更深的角度进行审视呢?正因为美与丑的相对性,当丑陋的形象被露骨地表现出来时,是否也是在暗示人们美应该是怎样的呢?这些丑陋形象是为追求丑而表现丑吗?难道不是为了衬托美、揭示美而表现丑吗?这样看来,无论是那些表现得异常美丽的形象,还是那些披着丑陋外衣的艺术形象,实际上都印证了“艺术是为了表现美而存在的”这个事实。

    四、结语

    艺术当中“美”的形象固然令人赏心悦目,然而“丑”的形象却往往有着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如同悲剧的美感往往大于喜剧,被称为“戏剧之冠”一样,是一种另类的、反面的“美”。正是因为二者的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艺术才真正具备了直达内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梁玖.美术鉴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丁宁.美术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丁宁.西方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丁宁.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6]艾柯.丑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