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教学

    郑超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深入分析了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法,供同仁参考。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分类指导应运而生。分类指导是指依据作文体裁、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特点分类教学,要求指导要有侧重点,能突出类别特征。分类指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锤炼语言,表达情感,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作文的创新能力體现在观点创新、思维创新等多方面,运用分类指导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结合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教师要利用分类指导法教学,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1.转变作文教学理念,引入分类指导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理念,引入分类指导教学法,使作文教学具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思维能力差,语言运用不纯熟,导致其作文存在很多问题。分类指导教学法能帮助学生构建写作体系,夯实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采用分类指导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在分类指导教学中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比如,针对给定题目的作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以运用分类指导法指导写作“我未来的一天”为例,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最先思考的是怎么写,写什么体裁。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完全不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调动情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出个性化的文章。然后教师评选出优秀作文加以表扬。

    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分类指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分类指导教学法需要科学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需求进行分类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小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要实现作文指导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使学生文章富有生活气息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要发挥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作文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表达。

    采用分类指导教学法需要教师挖掘作文素材、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写作记叙文“一次难忘的经历”,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想必都有难以忘记的经历,请回忆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记叙文的抒情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整合作文教学资源,发挥分类教学作用

    分类指导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具有启发性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便能主动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分类教学的创新需要拓展写作资源,拘泥于教材和阅读文本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分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创新思维,整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素材,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拓展其写作视野。还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拒绝呆板的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进行分类指导教学时,要整合生活资源。如可以让学生以“夏天”为主题写一篇具有浓郁夏天色彩的文章,不少于300字,情感要积极向上;再比如写“亲情”主题的作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等小事,表现亲情主题,以小见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类指导教学可以提高作文训练的质量,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改变教学理念,创新分类指导活动,优化教学结构,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