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 认识论

    作者简介:高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A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3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手稿》中蕴含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在吸收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实践观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他们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实践观。虽然还未形成理论体系,但是为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追溯、继承与扬弃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料。通过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研究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

    (一)康德的实践观

    康德把哲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层面的自然哲学和实践层面的道德哲学。康德给“实践”进行了定义:以善为目的与导向的行为。人的实践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另一种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康德认为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康德确立了实践的主体后,又提出了实践的客体,即道德律令。对于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关系,康德认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理性与作为实践客体的道德律令只能是形式上的统一,其实际上仍然处于对立的状态。

    (二)黑格尔的实践观

    《逻辑学》《精神现象学》《实体即主体》等著作中蕴含着黑格尔实践的思想。黑格尔指出实践的目的性、承接性和现实性。 目的性是指黑格尔强调与动物盲目的活动相比,人的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上的区别。但是黑格尔把人的目的归为绝对精神在人身上的显现。黑格尔肯定了康德关于自由与意志自律二者的关系,坚持了实践中追求自由的价值取向,也批判了康德空洞的主观主义。黑格尔在指出实践目的性的同时也展现了人的主体作用。承接性是指人的实践是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中介,超越了康德认识论上的二元悖论。黑格尔认为主体和客体都存在“必然王国”,为了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必须通过实践实现人的目的。这也反映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黑格尔的实践思想最明显的特征是充满了辩证法色彩,首先,黑格尔指出人的实践活动包含着特殊与一般的对立矛盾关系。在《逻辑学》中黑格尔指出:“从特殊的、有限的有,追溯到完全抽象一般性的本身,应该看做最最第一的理论要求,甚至也是实践要求”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无论是理论要求还是实践要求都需要从具体上升到一般,其中具体是基础,抽象是升华。其次,人可以通过理性分析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再次,实践中包含着理论,又高于理论。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黑格尔指出实践对于认识真理性的检验作用。

    (三)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是直观唯物主义者,但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使如此,费尔巴哈也存在着实践观。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实践主要是吃喝玩乐的现实物质生活,把实践看作是人类进行自我保护的利己活动。费尔巴哈认为实践是客体消极被动反映主体的一种活动。费尔巴哈还混淆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把单个人头脑中的认识看作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的认识称为实践。费尔巴哈还否定了康德和黑格尔在自我意识中寻找真理,指出康德、黑格尔在真理标准上的主观性,指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感性直观和类意识。费尔巴哈试图突破唯心主义,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突破唯心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世界里兜圈子。

    马克思通过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实践观的批判与继承,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哲学上的“实践观”。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异化劳动理论为依托,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穿插着有关实践的思想,因为实践的主体是工人,实践的客体是自然界,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界的纽带。同时,实践具有目的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工人在实践中生产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而这种实践是异化劳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工人要想自身得到解放,实现共产主义,就需要通过实践进行私有财产的扬弃、用革命的方式回归人真正的本质。

    (一)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异化劳动理论为依托

    在《手稿》中,马克思不是仅仅在哲学的范围内讨论实践问题,而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考察,提出了有关实践的思想。这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1842-1843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试图通过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尋找到答案,马克思发现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论因其唯心主义世界观颠倒了真相,事实上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从此马克思从法哲学的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国民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内在矛盾,一方面国民经济学家宣扬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取财富。另一方面,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发现工人越劳动越贫穷。马克思将黑格尔用于哲学领域的“异化”一次运用于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性,其一,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其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其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其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马克思从工人与劳动产品、生产过程、人的类本质与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体现了理论的系统性以及劳动的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还对劳动对象化和劳动异化进行了区分。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这表明劳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劳动对象化是进行劳动的必然结果。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脱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力量。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有可能的。” 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需要工人通过实践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达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对劳动对象化和劳动异化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揭开了马克思实践观的“面纱”。在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初次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融合形成一个有机体。

    (二)实践是连接自然界与人的纽带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自然界与人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实践作为连接自然界与人的纽带的作用。一方面,自然界是人进行实践的基础,为人的实践提供了生产资料。“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产品的材料。” 自然界給人类不仅提供了物质生产资料,提供了食物、燃料、衣着等维持人体生存的生活资料,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为人类生产“精神食粮”提供了艺术对象。另一方面,工人面对自然界通过劳动实现对象化。“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马克思在笔记本Ⅲ中对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进行了肯定。综上,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界是实践的客体,人面对自然界是积极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实践实现个人目的,这与费尔巴哈把实践看作是消极被动的生存活动是不同的。同时与黑格尔把实践建立在理性的唯心主义的“海市蜃楼”中也截然不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与人通过实践,相互对象化,所以实践是把自然界与人联系起来的中介。

    (三)实践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马克思还对人与动物进行了区分,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是按照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而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构造,并且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人的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目的性,人通过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进行生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的评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实践观上的超越,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出发分析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实践观还未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存在着局限性。

    (一)历史意义

    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的先验认识、黑格尔的抽象认识和费尔巴哈的直观感性认识的超越。马克思指出,人的科学认识研究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外在的社会,同时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也不是先验的、孤立的存在着,是作为一种外在的活动者而存在。马克思指出了黑格尔思想的局限性,即在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内,把人看作是抽象的人,因此黑格尔认为解决异化的方法是实现“意识的对象的克服”。马克思则是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人是现实的人”,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理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是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研究实践问题不是单纯的哲学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是从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出发,通过分析“异化劳动理论”展现有关实践的哲学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实践”的哲学内涵,而且彰显了“实践”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是基于唯物主义研究社会问题,其侧重点是研究现实社会,第一次试图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虽然理论还未成熟,但展现了马克思宏大的理论结构的建构方向。

    (二)局限性

    第一,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实践观还不成熟,虽然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抽象思维,但是还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痕迹。由于马克思没有基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考察,所以没有形成革命意义上的实践认识论。第二,在《手稿》中,“实践”一词虽然没有明确描述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活动,把“实践的主体”特指工人阶级,但在大篇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把“实践”一词狭义化了,这说明当时马克思的实践观还未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还有待升华。

    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进行分析,了解了实践是连接自然界和人类的纽带,实践具有目的性,人们通过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对象化,同时也促进人的本质对象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异己的敌对力量,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重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想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深化认识并加以实践。

    注释:

    黄彩燕.论黑格尔的实践观[J].教育现代化,2017(48).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78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8页,第161-163页,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