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徒画稿》论龚贤山水画的视觉语言

    念庄霖

    摘 要:龚贤,清初金陵八大家之一,他在学习董源、巨然、沈周、吴镇等人的笔墨技法基础上,师法自然。龚贤善用积墨法,形成了厚重湿润带着较强视觉空间感的画面特点,画面装饰性较强,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树石结构、空间布局在基于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独特的视觉语言将客观世界艺术再现,从“白龚”到“黑龚”的艺术转变标志着龚贤个人风格逐步成熟,同时体现了他“画中有我”的艺术境界。文章从龚贤指导门徒绘画所留存的《课徒畫稿》切入,结合其《画诀》分析龚贤山水画的视觉语言,画作与理论结合,更好地剖析龚贤山水画语言的形式美、艺术功能及效应。

    关键词:《课徒画稿》;龚贤;视觉语言;形式美

    明晚清初,文人画盛行,新兴的金陵画派在创作理念及技法上较之“四王”有着很大的突破。龚贤作为金陵八大家之一,在注重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客观自然的观察及感悟,形成以厚、润为主的画面风格。龚贤山水画的语言特点在其《课徒画稿》中对树木、山石、布局用墨的剖析便可见一二。

    一、从《课徒画稿》分析龚贤山水画的视觉语言特点

    (一)树、石语言特点

    《课徒画稿》是龚贤中期绘画技法的浓缩体现,其中树法部分,对树木的生长走势、丛树排列布局、枝叶造型以及所用笔法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讲解。《画诀》有云:“画树先画枯树起,画树身好,然后点叶。”轮廓造型是树木形象的基础,龚贤的点叶基于树身走势而绘,笔笔交叠,层层递进,从而在二维平面中塑造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他画树强调线条顿挫遒劲,树身虽简亦有变化,出枝的方向紧随树木的整体走势,丛树要分主客,枝条繁而不密,排列有疏有密;树形似人,有站有卧,可偏倚亦可顾盼,丛树间相互呼应,比例适当,再间以不同形态的树叶,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语言。龚贤画树,树身画法基本相同,表现形式亦没有较多的变化,主要以出枝和点叶区分树木种类,高度概括树木形态的绘画手法,是龚贤山水画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山石的表现形式在《课徒画稿》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体积感,《画诀》有言:“画石块上白下黑,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子故白,上承日月照临故白。”龚贤塑造山石师法客观自然,将光照造成的阴阳效果及山石的体积感空间感用墨色深浅进行诠释,小到石块的体积效果,大到画面的空间感,龚贤充分利用墨色的变化,紧扣山石结构,将画面营造出推进式的视觉体验。相较于树身顿挫挺拔的用笔方式,龚贤对山石轮廓线条的运用更有张力,大量的曲线配合短线条的运用,有转折却不露棱角,山石轮廓自然灵动而不显生硬,皴擦落于结构处,渲染和点苔亦随形所至,打造出较强的空间效果。

    (二)笔墨语言特点

    龚贤山水画以水墨为主,尤擅黑白对比,层层积墨将传统技法与师法造化心源相融,笔墨是其绘画语言中表现形式美和反映主观意向的现实基础。他的画面遵循自然规律中光影的形式美而又胜于自然,整体画面效果灰度较高,纯墨色的表现方式使得画面整体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笔墨变化凸显了树木山石原有的视觉质感,塑造出层恋叠嶂、千岩万壑之景,墨色浓淡相宜,将二维平面中的山石树木打造出立体而富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

    《课徒画稿》有云:“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龚贤深谙绘画理法,师法造化,详尽山石表现的虚实规律。他常以积墨法将山石结构反复叠加,描绘出山石富有韵律的生动变化,使画面繁而不乱,山石结构分明。他将画面中的黑白质感表现到了极致,为观者营造出秀逸恬静的视觉效果。

    画面空间感的营造一般遵循前实后虚、前明后暗的规律,龚贤深晓并熟练掌握这一规律,其《山家黄叶图》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将画面中远处的山石增加用墨,调低明暗的对比,在视觉效果上进行推远,近景山石便一下跃入观者的眼中。近景少而远景繁,再配合积墨法的使用,很好地表现出了远近虚实以及墨色的变化,画面柔和而富有光感。龚贤山水画笔墨语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互补融合,他将师造化的“眼中之竹”转变为“手中之竹”,融会大自然于一己之胸,从而将“心中之竹”呈现于画面之中。

    (三)风格特点

    个人风格是基于画家社会生活、时代背景以及个人修养等客观因素所形成的,风格可以极大体现画家在作品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金陵(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明末社会动荡之时,城中较为安定稳固,成了明代遗民心中向往之地,金陵繁荣的商业及经济亦对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大批文人画家定居于此,金陵画堂盛极一时。此时画家的绘画个性充分得到展现,各式的绘画风格也纷纷涌现。龚贤身处绘画的繁盛时期,他别具一格的画风也奠定了他在画坛中的地位,“白龚”与“黑龚”分别代表了龚贤两个时期不同的绘画风格。其风格变化一方面是龚贤对山水画认识的加深以及他对技法的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则是他社会生活的体现,龚贤的生活在后半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这对其心理及情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龚贤山水画的风格相较于同时期的“四王”“四僧”有着较大的独创性,他对于积墨法运用成熟,墨色变化丰富,画面形式感很强。他简练的笔法对于山石树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不论是写生还是创作,都保有其特有的润厚效果,黑白对比拉开画面的明暗虚实,营造出平面世界里的三维面貌。

    二、龚贤山水画视觉语言的形式美及其

    在《课徒画稿》中的体现

    中国山水画语言形式美的表现主要涵盖了绘画内容、作品主题、笔墨技法、空间色调以及风格意境等方面,在遵循视觉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形式美依托作品内容,反映画面视觉语言的本质。

    龚贤《画诀》有云:“三树一丛。第一株为主树,第二树三树为客树……三株或四株一丛,一树二树相近,则三树四树必稍远,谓之破式。主树欹,客树直;主树直,则客树不得反欹矣。”疏密得当,虚实相生,龚贤对丛树的位置经营都尚且如此,山水画构图布局方面就更加匠心独具。龚贤山水画多为“全景式”构图,其构图方法是由造化观察提炼而来,不仅仅是对山川自然的真实再现,更是揉合了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画面中大量运用黑白对比,以黑衬白地突出瀑布飞流、云气涌动,层层积墨渲染,绵密厚重的水墨效果营造出山谷幽静之感,塑造出山石推进式的空间效果,动静结合,秀逸灵动。西方绘画强调光影效果与空间感,不同于西方,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视山石体积与画面空间的延伸,龚贤山水画布局有较强的延伸感,山石走势向内推进,靠近边缘的山石一般以虚化处理,石画半块,山绘半面,画面横向延伸,为观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龚贤在《课徒画稿》中对画面元素进行一一剖析,从树、石、船、房屋等画面基础素材,皴、擦、渲染等笔墨技法到画面内容的布局,都展现了其山水画绘画语言的形式美。形式依托于绘画内容,龚贤以积墨法绘山石质感,笔法与墨色的高度重复强调出山石结构,使得画面效果浑然一体,意在打造山野深远之境,呈现高隐之趣,这也是他与世无争的情感寄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课徒画稿》从绘画的基础语言中体现出了龚贤山水画的形式美,使得观者可以透过表面的笔墨技法感知其绘画意境,探知他真实的主观情感,欣赏他带给我们的独特的形式美。

    三、龚贤山水画的视觉语言功能及效应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画家通过画面中的语言传达出自身的思想情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启示和思考。龚贤山水画中较强的立体概念、空间感塑造以及对客观真实性的高度概括提炼,对于当代山水画创作而言仍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应在遵循客观事物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主观想象去描摹大自然的样貌,从而创造出平面空间中的“第二自然”。

    龚贤在《课徒画稿》中对树法、山石、房屋以及船只的画法都做出了详尽的分析,部分画稿兼注有他对绘画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些见解。他十分细心地在画稿中标注了注释,告知读者山水画学习的绘画步骤及方法,所传达的审美意向对读者起到教育作用。画稿中对山水画的描绘对象作了详尽的图解分析,带领读者认识山水画语言。龚贤在《课徒画稿》中所呈现的绘画风格特点以及绘画思想是其个人審美的集中体现,对临习者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同于“四王”“四僧”的艺术风格,龚贤通过自身的绘画创作,向我们传达其个人的美学思想以及对绘画的思考,他的山水画亦丰富了传统文人画的形式,其独特的画面效果和风格,表现出他对于古典诗意的追求,得到世人的极大推崇。

    中国画讲究意境的营造,情感与景物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就像灵感对于诗人而言,可使其达到诗情相契之境。龚贤善于观察自然中不同的山石树木,而后描绘出他们不同的种类形态,移情于物,在山水之间抒发其因生活变迁而产生的苦闷情绪,通过手中笔墨与观者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换言之,没有主观情感的投入,就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一些美术大展中照搬照片的绘画作品,画者仅仅“外师造化”而不“得其心源”,创作的过程只是对于自然或照片的模仿,不注重主观情思的表达,这就背离了绘画创作的本意。绘画本该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而这样的作品无法体现出时代的审美需求,更无法引起观者的共鸣,往往会造成画者疲惫、观者心累的局面。

    龚贤在绘画技法上并不排斥对传统绘画的学习,但他的绘画风格又是极具独创性的,这些独特的艺术作品对于清初画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他的绘画作品融入了对前人绘画的传承、师法造化的领悟以及个人情感思想的高度浓缩,不论是形式、技法或是风格都值得我们新一代画者仔细品读。

    参考文献:

    [1]吕晓.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戴文莲.龚贤课徒画稿四种述要[J].新美术,2019(5).

    [4]张尔宾.读龚贤《画诀》[J].东南文化,200(1).

    [5]韩敬伟.中国山水画语言基础研究[J].美术大观,1997(8).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