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阅读过程的应然追求

    李雪飞

    阅读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文章脉络以及文章结构的分析,这些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单靠直观的阅读很难正确理清文章的脉络。所以说,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要经历从领悟文章表达手法到背诵积累再到练笔的过程,这几个环节要相连相扣,才能把语文课上好,才会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一、加强阅读鉴赏,撷取文本中的好词好句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通过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帮助学生认知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学好语文打好根基。

    例如,在古典小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字、词、句的讲解。通过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教师重点讲解古典小说中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以及不认识的词汇。教师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带领学生推敲这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在训练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用素质。其次,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学生可以摘抄古典小说中的名言名句,然后进行相应的仿写、扩写,吸收小说中的文学养分,逐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底蕴。二、优化阅读形式,汲取文本中的写作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根”,写作是阅读的“果”。学生提升读写能力,才能推动自身语文素质的发展。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阅读文章,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

    以统编版語文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分类,然后从审美的角度点评每篇文章,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师讲述阅读要求,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文本,掌握阅读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其次,依托现阶段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采用读写结合、读写互助的教学方式,不断开放阅读写作的形式。以“当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审美养成”为例,语文教师不妨结合某些考试的作文命题,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从阅读作品中体悟作者的写作之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实效。三、拓展阅读深度,捕捉文本中的知识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深度学习”的教学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从浅层次认知到深层次理解的过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从根本上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创设深度学习的环境,做好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捕捉和提炼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信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挖掘本节课内容教学的趣味点,巧用文中突出人物性格的语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帮助学生厘清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时间等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翻译学生难以理解的文言词汇。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尝试翻译文章,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各个知识要点,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学习能力等要素,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文言文阅读任务。以《草船借箭》一文为例,教师还可以选用《舌战群儒》等经典篇章,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形象。教师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在故事中发挥的作用,推敲文中难以理解的词汇,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好地消化文言文知识。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更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至关重要,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文本当中的审美元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