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史前之劲风吹彻四方

    程起骏

    青海境内共有岩画十四处。多集中在海西、海北、海南三个自治州。其中以格尔木市野牛沟岩画的制作年代最早,画面最多,蕴含也最为深厚。这是先祖留给后人的一笔特殊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拙文试就其人文价值及开发前景呈一得之见。

    野牛沟岩画的意蕴诠释

    野牛沟在郭勒木乡西80公里处的昆仑深山中。此处山峦起伏入云,在四道梁的南坡上,有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青色岩石,从远处看,好似一段荒废倾圮的古城墙,岩画就刻在这些岩石上,共有5组,45幅画面,180个形象。这些岩画以十分简练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先民们祭祀、狩猎、放牧、驯养、舞蹈、巫术、图腾崇拜等多种场景,丰富多彩。各组画自成一体,但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条远古的画廊。每幅画都值得细加评说,受题材所限,现挑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加以诠释。

    一、中国最早的一幅西王母像。画面中为一身穿长袍,头著戴胜冠,面目和善的青年妇女,左手举一鸟,右画日、月。此女服饰奇特,肩齐日月,气势不凡。笔者认为这是中华最早的一幅西王母像。《山海经》记:“有大山名曰昆仑之虚……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又记“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西北。”但此画中为何不见虎齿豹尾?须知,早在殷商之时西王母就声名在外,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燎祭西王母”的记载。老子、庄子的著作中都多次提到西王母。西王母与黄帝、尧、舜的传说很多,但从商代到汉初,西王母的外貌有过三次重大的变化。大致是西王母由一个原始部落的头人到虎齿豹尾的大王兼大巫,再到“天资掩蔼,容貌绝世”的女神。《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之时,故那个时期的西王母已是“虎齿、豹尾、戴胜”。但在周穆王西巡时见到的那位西王母,看来就是一个稍加打扮的美少妇了。与这幅岩画上的西王母大致相同,时间上也相吻合。著名的岩画学者汤惠生先生用微蚀法测定,此画成于3200年左右。有的学者认为此画是“鸟卜师”之图,事出《册府元龟》:“东女国,西羌之别神……每至十月,今巫者卖肴诣山中,散槽麦于空,大咒呼鸟,俄儿有鸟如鸡,飞入巫者之怀,因剖腹而视之,每有一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多灾异。”这是吐蕃之古俗,但吐蕃在唐初才进入青海,要比画形成晚1700多年。野牛沟及岩画中也绝无农耕之痕迹。因此,这幅画画得可能就是“虎齿豹尾”前的西王母,她头冠戴胜,手执青鸟,肩挑日月,这都是有史料及传说可证,这里就不详说了。总之,这幅画非同凡响,绝无仅有。

    二、连臂踏地舞图。画中的先民们手拉着手在跳舞,场面十分热烈,你仿佛能听到那高亢而原始的歌声,感受到舞者欢悦的心境。令人惊奇的是画中的场面,竟与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五人舞蹈彩陶盆上的场景十分相似。此盆年高五千岁,二者画得都是古羌人娱神娱人的事,为一脉相承的关系。此种舞步对后世影响甚大,今日欧亚大陆的民向舞蹈以及藏族“锅庄”,都保留了其基本的舞蹈元素。

    三、狩猎图。画面上有二位猎手挽弓欲射,猎人前面是一头鹿,两头野牦牛。野牛巨角隆肩,体形肥壮,其势凶猛,暗示着狩猎的危险和猎物的丰硕。其中,最前面的一头野牛背上,站着一头小野牛,憨态可掬,其意为母牛护着小牛犊。二位猎手体形骠悍,同时弯弓搭箭,引而欲发,发而必中的立意十分明确。但二支箭头只对准了一牛一鹿,而明显地让过了那对母子牛。这幅画如实地记录了远古时期的昆仑人,已懂得了不射杀母畜和小畜的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古人的原始生态观,并刻之于石,昭示后人。

    四、鸟人图。画中一人鸟头人身,张臂马步而立,下垂一足或为鸟尾,鸟头左顾,猛鸷沉毅,其势雄浑,大有王者之相,这是一只神鸟。中华上古各族都崇鸟,《山海经》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建国之始,有凤鸟飞来向助,成为帝师,文武百官都由各种鸟儿分司各职。郭沫若先生著文说“古人盖以凤为风神。”凰为太阳鸟,故古画中有金鸟,其后凤和凰合而为一,成为一种吉祥之鸟。《山海经?前次山经》记:“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太平。”《诗经》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里玄鸟成了天帝的使者,造就了一个辉辉煌煌的商国,而西王母的取食者为青鸟或三足鸟,此鸟具天之青色,踞昆仑之山,也就是昆仑鸟。据《大荒西经》描述,青鸟为赤首黑目,多力健飞的猛禽,古籍又载西母曾派出鸟首人身的九天玄女,相助黄帝战胜蚩尤,故这幅人鸟图有可能就是神格化了三青鸟,或早期传说中的九天玄女。古羌人崇鹰,这在宗日文化和卡约文化的彩陶和骨刻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上的鹰饰纹雄健威猛,口叨大蛇,飞翔天宇,文化意象是能降魔除恶。这和今日藏族崇鹰的意象一脉相传,并有所延伸,即鹰能载人的灵魂升天,故野牛沟的这幅鸟人图,是华夏各民族都崇拜鸟的又一印证。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中原及巴楚地区崇鸟文化合而不同,诠释着中华鸟文化的源远流长。

    五、驾车巡视图。画面上是一大群牦牛在广阔的牧场上觅食,上部有一獒犬守护,中上部一辆二马驾车,车身正齐坚实。其意象是一王者或大首领乘华车在巡游自己的领地和畜群,其乘车者很可能就是西王母。说明早在三千年前,昆仑山中的先民们已掌握了造车的技术。在其它两组岩画中,还有未完成的或卸了马的车二具,说明用车已较普遍,其生产力和社会形态已有了较高的水平。

    六、围拦围猎图。画面上有三处象征围栏的框形图案,有三位猎人,其中一人张弓搭箭,另二人张臂呼喊,从不同方向围堵野牛入栏,上部画一猎犬相助。此画说的是先民们已掌握了围栏技术,即类似今日的“草库仑”,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围猎技能。

    七、原始生态图。画面上有三人骑马放牧,一条獒犬相护,牧场上有骆驼、牦牛、鹿、马等多种动物形象。它们在同一草地上觅食,结伴奔驰。其它画面上还画出野牛、野马、野驼形状。野牛尾如巨轮,角如山状,野马立鬃,野驼驼峰小而尖或画为三峰,这些生物特征已被作画者所掌握。百年之前,野马在格尔木地区大量存在。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其专著《荒野的召唤》一书中写到:“野马,蒙古人称泽利克阿都。在柴达木西部靠近罗布泊地区,它们总是大群聚集着。”最后一匹野马于1960年被都兰县狩猎队的东曲乎所击毙,具体地点大致就在可可西里边缘,野驼在今日柴达木地区西部还有遗存。说明了在岩画形成的那个时代,这里水草丰茂,野生动物很多,人与家畜、野生动物在同一蓝天下和睦相处,反映了先民们朴素的自然观和古代柴达木西部的生态状况。

    野牛沟岩画的人文价值

    一、野牛沟岩画的史学价值。岩画显示了昆仑先民们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宗教情绪、巫术祭祀、图腾崇拜、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表达了先民们的自我意识,顽强的生命力,与天地融溶共存的强烈愿望,是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宝贵文物和实物遗存。其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处延十分广大。野牛沟岩画与我国的阴山、贺兰山、昌吉等地岩画同为北方游牧文化遗存,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野牛沟岩画有着独特的意蕴和地域特色,为中国的历史、考古、民族、人种、宗教、艺术诸多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物证。深入研究野牛沟岩画,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增强民族间的认同感,构建和谐社会,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均有着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野牛沟岩画印证了昆仑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莽莽昆仑,横空出世,是中华大地的脊梁,承载着五千年民族跋涉的魂魄,成为中华各族共同崇敬的第一神山,因此,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昆仑有着不解的缘份。起于三代的传说和先秦典籍中,都记有中华创世之神,而且伏羲、女娲、黄帝与昆仑关系密切,并记“昆仑之丘,实惟(黄)帝下都。”这座建立 在昆仑山顶的宫阙辉煌壮丽之极,还有黄帝游乐的花园,叫悬圃,美妙难言,登之即可达不死的境界,昆仑山为百神所居,而西王母为昆仑之主神。于是便产生以西王母为核心的昆仑神话系列,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赤师行雨、嫦娥奔月、刑天舞干戚、共工触不周山,以及其后加入的子牙学道,白蛇盗草、蟠桃大会等。昆仑秘境还有众多的怪神、恶魔、巫觋、异兽、神木、灵花、瑶草、佳禾、美玉、奇石,万物皆有,千奇百怪,令人匪夷所思。在神话与历史的结合部,又有了西王母助黄帝战蚩尤;舜为帝时,西王母千里迢迢来献象征吉祥圆满的白玉环致贺;上古贤德之君都曾向西王母学治国之道。《荀子》记:“尧学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母国。”周穆王西巡与王母结盟,成为千古佳话,汉武帝恭敬有加地请西王母赐不死之妙药等等。上述神话传说与史实气贯天地,脉通古今,纵横万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拼搏、精于思考、勇于创造、自强不息、宽恕仁厚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感叹地说:“万民皆服西王母。”鲁迅先生则作了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西王母。”这就是昆仑文化的精神凸显。

    何为文化?《尚书?尧典》曰:“经天纬地曰文。”《易经》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昆仑文化具有经纬化成天下的功能,这就是昆仑文化的终极价值所在。一种文化的产生,总是和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活动相关,是昆仑这座钟灵毓秀,至圣至尊的大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民。由她那浑沌博大的胸怀中,焕发出的精神力量,经五千年的涵养积蓄,生化为惠风雨露,从青藏高原浩荡而下,吹遍大河上下,大江南北,神州华夏,兼容并蓄,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和根基。

    野牛沟的岩画,虽只是这个文化主干的一枝,经纬中的一个节点,但它所具有特殊意蕴是不能忽视的。除前面提到的西王母像、鸟头人身、连臂舞等图像的历史蕴含外,其蹲踞形人图也值得一述。图中的人像举头张臂下蹲祈祷,为裸体。汤惠生先生认为蹲踞人形是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岩画中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的蹲踞人形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其意蕴涵盖了古人的天地观、创世观、生殖崇拜等多个领域。汤先生综合各家之说,认为蹲踞人形最早的文化意象是对天的崇拜,进而演绎为最早的天字。《说文》释天曰:“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野牛沟的蹲踞人形意象高邈苍凉,形似一个天字,又似人祈祷之状,将天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足证三千多年前的古人有着很高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其后,这种蹲踞人形主题又与中国古代神话相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著尾的生殖形象,这就是大家所熟习的女娲”,而“女娲”是搏土造人,创世的始祖,故蹲踞人形也是生殖崇拜的源头所在。这幅蹲踞人形与图一西王母像,图四鸟人像,还有一些本文没有列举的神秘画面和神秘符号,与昆仑神话的起源,女娲的形成等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从而也就参与了经天纬地、化成天下的文明进程。

    三、野牛沟岩画是一份宝贵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岩画形成于三千年前,那个时代的古人,自然没有接受绘画技术培训的可能。但画风古朴凝重、形象生动,意境神秘玄妙,说明古代画家的创作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岩画具有写实、夸张、传神、衬托等特色,如狩猎画面,都极力夸张猎物的凶健,以衬托猎者的英武。不少画面上众多牲畜和野马、野牛、野驼平面布置一起,画家特意用凸显野牛的角尾,马匹的不同形态、野驼的尖峰等区别同一动物家畜和野生之不同,其含意深厚,狩猎场面都是二人以上的集体行动,说明古人早就知道团结一致好处多的道理。

    追本求源,野牛沟岩画的本意是行巫术祭祀,故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和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今人观岩画,在苍凉恬淡的大底色上,以天地为画框,从这些恢宏的画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三千年前古先民生活的场景。有缘深入昆仑万山丛中,似与先民们同喜同悲,便会有一种返璞归真,本我认知的情怀涌动于心田。感悟岁月悠悠,千古一瞬,你仿佛感受到野牛群奔腾之雄风;猎人的飞镝声声,中箭猎物无处逃遁;雪豹在峻岭之颠腾挪怒吼;驼群在旷原上从容迈步;雄鹰排队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先民们裸体祭天的祷词直达天庭,似在有无之间。这一切都是一种精神的特殊享受。而考古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雕塑家、历史学家,在这些远古的艺术品前,将会见智见仁,各得所需,灵感汹涌,受益良多。因此,野牛沟岩画是一份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开发野牛沟岩画资源之我见

    一、建立中国第一家岩画博物馆。岩画是有关人类起源最为古老的一种艺术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分布,中国岩画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界岩画的殿堂中占有独特地位,其丰厚度、包容量、独一性都无与伦比,而野牛沟岩画则是中国岩画的一朵奇葩。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将岩画作为各级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发达国家都建成了自己的岩画博物馆。鉴于昆仑山及昆仑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野牛沟又处在昆仑山的腹地,而被昆仑怀抱的格尔木市,为四A级旅游城市,是这样一批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因此,格尔木市完全有资格和条件建成中国第一家岩画博物馆,有利于构建“文化青海”,能够有效地提高青海省特别是格尔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有利于全方位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必将收到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格尔木岩画博物馆应从大处着眼,高起点入手。展出内容不但应包含青海岩画的主要作品,还应兼顾省外各地岩画的代表作及世界岩画的精品,适当加入与岩画有关的羌藏石文化、佛刻、石雕、砖雕艺术。使展馆具有极大的文化底蕴,尽可能多的包容性,大视野的观赏性。其基本主体思想应该是,把岩画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源头之一,形象地再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轨迹。在展品布置上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复制造型技术,声光电诸多元素,使岩画博物馆具有艺术欣赏、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

    二、打造野牛沟主景区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野牛沟已成为格尔木市的重要景点之一,但从品牌的角度,观其内涵和外延,还有所欠缺,对一个观光客来说,提供的旅游产品也较单薄。野牛沟位居昆仑的心腹地带,地处昆仑玉珠峰、玉虚峰、玉虚洞、瑶池、纳赤神泉、龙凤宫、青藏铁路第一高桥等著名景点的中心,因此,野牛沟和野牛沟岩画,就成为昆仑文化的中轴线。从宏扬昆仑文化,有利旅客浏览,凸显格尔木文化底蕴,加强景区管理等各方面考虑,应将野牛沟打造为昆仑文化的主景区,使野牛沟成为昆仑文化的中枢和窗口,现提出如下建议。

    1.野牛沟应呈报为世界文化地质遗址。野牛沟岩画内容与昆仑神话相互印证,昆仑文化遗址品位高,文化意象久远,同时野牛沟为道家昆仑派的发源地,西王母的主山,也是佛家的圣地和远古先民祭天祭祖宗的场所,具备了呈报世界文化地质遗址的各项要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遗址”的界定“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内外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地面剖面、地质构造、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矿物、水体、地质灾害遗址等,其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价值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野牛沟涵盖纳赤神泉、8.2级大地震遗址,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故有望呈报成功。当前,可作积极的探讨和论证,一但呈报成功,就成为天下知名的金名片。

    2.推出昆仑祭山节品牌。中华民族历来崇山、敬山、爱山,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有不少海内外的寻根问祖者、朝圣者、香客、观光客进入昆仑山,虔诚祭山祭祖寻根,说明了广大层面对祭拜昆仑的精神需求,推出昆仑祭山节有着广泛的人文基础。我们应根据市场的需求,从发展特色旅游资源着眼,推出昆仑祭山节品牌,作为昆仑文化节的主场大戏,力争得到国家的认可,使其规模达到祭黄陵、孔庙的规模。

    3.建造“燎祭西王母台”。这是祭祀昆仑的主祭场,也是昆仑祭山节的必要配件。野牛沟现有一处类似神龛的祭祀建筑,为民间所修,其规模之小,实在与昆仑山之高,昆仑文化之大不太相配,需要一个大型祭祀台。此台也就是燎祭西王母之台,应修在野牛沟的适当地点,造型要雄浑博大,质朴粗犷,而且应与昆仑静穆,庄严、清虚、神秘的氛围相协调,切不可搞成巍峨辉煌的仿古建筑群,也无需高达百米的美女造像。建议此台吸收北京天坛、地坛的形制,二层,上圆下方,取天园地方之意。台体用花岗石砌就,代表天圆的上层刻昆仑神话,代表地方的墙体刻野牛沟岩画代表作。台上无塑像、无建筑,取天大而无形之意,给游客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了成套的祭祀仪轨,进入封建社会祭祀活动从民间到王室,都是头等大事。《左传?成王十三年》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的头等大事第一祭祀,第二是处理好民族关系,可见祭祀在当时是何等重要。野牛沟原本就是一处古羌人祭天祭祖,祭西王母,巫觋行法问卜的大型场所,制作岩画的本意是勒石记事和验卜,故祭祀的方式也应以燎祭为主。燎祭是祭祀方式之一,分祭天、祭神、祭圣王三种,具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仪式及祭词,就连祭者的服装,乐舞都有明确的规定。《周礼?春宫》曰:“凡舞有蛖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这些历史掌故可融入时代新意,古为今用,作为现代燎祭昆仑和祭西王母的仪程参考。燎祭延续了数千年,内容上各地和各民族都有了鲜明的地域人文特色,但藏族的煨红桑、白桑,则保留了燎祭的基本内容,可融入燎祭西王母的议程之中。凡香客、团队祭祀昆仑西王母的规模可大可小,管理者可为燎祭提供收费服务,这样做,祭祀昆仑山西王母就有了历史的根和现实的意了。

    另外,应在燎祭西王母台之前的适当地点,修一座山门,作为昆仑山和野牛沟的山门,燎祭台的附属建筑,很有必要。这个门最好也不要搞成千篇一律的牌坊式,可否用昆仑巨石垒砌成门的造型,上面用甲骨文刻“昆仑之门”或“悬圃灵境”。《山海经?海内西经》记:“昆仑之虚,门有开明兽守之,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山。”依此,可用整块巨石雕一九首人面的虎神守门,则效果可能不错。

    三、请出屈原为昆仑文化增添精气神。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昆仑文化最早的研究者,最成功的传播者。他的不朽巨著多以昆仑说事,特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名著,记述了大量的昆仑原始神话,这是研究和发掘昆仑文化最权威的资料。昆仑山和昆仑文化因为有了屈原而光焰万丈,精气神倍增,因此,应深入研究屈原与昆仑的关系。昆仑文化的整体构建,文化格尔木的打造,城市市标的树立、城市大建筑的造型装饰,以至街区广场的命名等,都应考虑到屈原效应。他的千古名句:“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参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驾青虬兮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悬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二千三百年前的屈原,神驰万里,魂游昆仑,而野牛沟岩画的制作年代与屈原生活的时代相重合,屈原的诗作顿使昆仑有了一种崇高、圣洁、神秘之感。这些名句,可视为昆仑文化、格尔木市的经典广告词。格尔木市已经有了多座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如果再添一座屈原雕像,则城市的文化内蕴可能会更加深厚久远。关于屈原与昆仑,栗凰教授有论文《论屈赋与昆仑神话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2期)值得一读,对打造文化昆仑很有帮助。

    四、重视昆仑生态环境的保护。昆仑山和昆仑文化是格尔木拥有的一份珍贵文化资源,分有形和无形,都需大力呵护,方能永续利用。昆仑圣洁原始,大美无言,台湾钟氏兄弟游昆仑之后,在西宁北山土楼观刻石记事曰:“一入昆仑便为仙。”笔者因公多次进入昆仑腹地,深有同感。这并不是说人一进入昆仑,就成了腾云驾雾,袖筒阴阳的神仙,而是心灵得以慰抚,灵魂骤然升华的一种情感体验,这正是昆仑魅力的所在,昆仑精神力量的体现。所以认知和保护昆仑的原始生态,研究开发原生态文化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键的一条是加强对昆仑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近三十年来随着昆仑山各类资源的开发,原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上世纪六十年以前,野牛沟的野驴、野牛、藏羚羊等少说也有数万只之众,现在连兔子也十分罕见,看见得是无处不在的垃圾。

    野牛沟岩画的发现者和最早的研究者汤惠先生,在其野牛沟岩画调查记中写到:“偷猎者和淘金者连续十多年的大规模破坏,使昆仑河混浊不堪;原来一道梁便可随处见到的藏羚、黄羊、狼、野牛等动物,到七道梁都不见踪影;沙漠化日益严重,原来不时可见的黑刺丛林早已砍伐殆尽。这种对自然的破坏,悲哀已变成了很深的痛楚。如此下去,野牛沟将变成一片荒漠。”笔者认为破坏昆仑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昆仑文化本身,殆患无穷。因此,要在有关昆仑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有足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保护生态投资力度,狠抓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昆仑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昆仑文化。

    汤先生把野牛沟岩画称为史前之风,我们应该通过昆仑文化的打造和推广,让这股史前的劲风吹彻四方,誉满五州。

    参考文献:

    [1]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本文插图除图五外,均采之此书.

    [2]尚杰民.《神鬼分离与巫祝流源》载《青海社会科学》1993(1).

    [3]何新.《诸神的起源》.

    [4]袁珂.《中国古代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