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声告白》中畸形爱情的形成原因

    吴靓

    【摘 要】伍绮诗是新兴华裔女作家,其处女小说《无声告白》耗时六年完成。小说出版后获得无数好评,并赢得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称号。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华裔教授和一名白人女性所组成的跨族裔家庭的悲剧故事。本文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分析李氏夫妻畸形的爱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跨族裔家庭;畸形的爱;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18-01

    华裔美国女性作家伍绮诗是第二代香港移民。《无声告白》是伍绮诗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生活在美国的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故事。华裔美国人詹姆斯·李的父母偷偷来到美国并生下他。不幸的童年使他努力学习,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然而,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使他失去了成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机会,只能成为普通大学的教授。詹姆斯的妻子玛丽莲是一个有追求、自由、独立的不寻常的女人。她不想像自己的母亲那样生活,但因家庭所迫,她别无选择,只能走上母亲的老路。

    一、畸形的爱情产生的原因

    詹姆斯和玛丽莲之间是异族婚姻的代表,存在着典型的跨种族婚姻问题,如夫妻地位不平等、丈夫角色弱化、婚姻不和谐等。他们之间畸形的爱情由多种原因引起。

    首先是非法婚姻。美国声称是一个人权最重要的国家,但可笑的是,它也是最严重的种族歧视國家。在1840年和1850年,旧金山发现了金矿,需要大量廉价的工人挖掘。当时,中国工人大量涌入美国,成为美国建筑业的主导力量。尽管中国工人对美国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美国白人用各种方式排斥中国工人,包括使用暴力。

    其次是爱的动机不同。《无声告白》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这一时期,种族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盛行,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詹姆斯之所以爱上玛丽莲,除了性别吸引外,还因为他想获得社会认同,提高社会地位。虽然詹姆斯出生在美国,但美国的种族主义环境和父母偷渡者的身份使他没有归属感。他努力想融入美国社会,并希望和其他人一样。不幸的是,即使他被哈佛大学录取,他也没有朋友,只有几个熟人。詹姆斯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以及周围的环境不同,作为一个亚裔美国人,他也有一种孤独感。但玛丽莲不同于中国传统女性,她阳光善良,热情开朗,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完全融入白人这个社会。

    另一方面,玛丽莲爱上了詹姆斯,是因为她想挣脱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她厌倦了传统的教育。由于女权主义的影响,玛丽莲坚持不懈地为性别独立和生活自由而奋斗。玛丽莲努力学习,进入哈佛大学,为成为一名医生做着准备。当她第一次遇见一个东方面孔的男人詹姆斯时,她就对他着迷了。

    第三是婚后产生误解。玛丽莲和詹姆斯结婚是因为双方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使他们的关系变得脆弱。跨种族婚姻不仅跨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且也有文化习俗上的差异。玛丽莲渴望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想挣脱束缚,而詹姆斯想融入白人社会,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幸的是,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对方。詹姆斯和玛丽莲之间的误解是其夫妻关系畸形的主要原因。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詹姆斯难以认同的文化身份造成的不安全感;二是沟通中的错误默契;三是詹姆斯的种族自卑。

    詹姆斯的不安全感源于他的文化身份。首先,詹姆斯和玛丽莲在婚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玛丽莲是一位白人女性,她在美国的社会地位高于詹姆斯。但是她的高地位使詹姆斯在他们的婚姻中越来越不安。他一直担心玛丽莲会离开他,所以他禁止玛丽莲出去工作。

    沉默使婚姻关系逐渐变形。从头到尾,他们都不谈论自己的过去,但他们期望并认为对方可以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詹姆斯不知道他的妻子想成为一名医生并受到男人的尊重,玛丽莲不知道她的丈夫因为身份问题而感觉低人一等,并且经常担心会被抛弃。他们以前从未相互了解过。缺乏沟通使詹姆斯和玛丽莲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

    詹姆斯的种族自卑使他敏感。由于童年时被忽视和排斥的经历,詹姆斯经常在遇到问题时用沉默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婚姻中。当警方调查莉迪亚死亡原因时,玛丽莲对警方非常有礼貌的态度激怒了詹姆斯,玛丽莲的愤怒话语刺伤了詹姆斯脆弱的自尊心。呆在家里会让詹姆斯感到沮丧,所以他以工作为借口躲在学校里。

    二、结语

    本文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詹姆斯和玛丽莲之间的畸形爱情。虽然詹姆斯是一名大学教授,但由于华裔的身份,他受到了歧视,而且土著家庭的影响使他感到不安。玛丽莲想要挣脱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他们的结合象征着爱,但同时也为随后的悲剧埋下了种子。詹姆斯对交流的恐惧源于种族自卑;玛丽莲的恐惧来自学业失败。爱情的悲剧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表达应该建立在沟通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从而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殷燕.困在文化夹缝中的“他者”——《无声告白》评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2]苏蕊.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文化身份流变——以汤亭亭作品为例[J].文艺争鸣,2013(03).

    [3]肖画.重读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赵汤之争”[J].华文文学,2012(04).

    作者简介:吴 靓(1973-),女,安徽人,硕士,讲师,沈阳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