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傩文化研究

    张建兰

    【摘 要】傩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来文化的不断融合,傩文化发展至现在已成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沉淀和艺术涵养的文化综合体。它已经植根于铜仁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铜仁傩文化以其特有风采和别具一格的特征成为铜仁市文化花园中一束待放的花,其对铜仁文化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傩戏;傩面具;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14-02

    一、傩文化简介

    与重庆、湖南等地相连,位于武陵山腹地的贵州铜仁市,是全国著名的傩文化宝藏区,傩文化精湛丰富,是全国至今还传承着古老傩文化的地区之一,有“傩的海洋”的美称。傩文化作为铜仁地区的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被我们重视、保护和开发。

    铜仁傩文化,传承于何时多有争论,笔者更倾向其诞生于我国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朝军傩与民间大傩,盛行于唐宋明时期,融合了清代民间文化,是古人用来祭祀先人和众神的神秘文化。其主要是以祈神和驱疫为目的,从远古繁复的祭祀仪式中走出,在近代演变为傩文化。由于近代以来遭到科学社会的冲击,其逐渐转为象征意义的以驱疫纳吉为目的的民间文化活动。铜仁傩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还保有其自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2006年5月,傩文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当代著名研究傩文化的专家曲六乙老先生曾经在《中国傩戏傩文化》中系统描述了傩文化的各个方面,讲述了傩文化的历史、傩文化在中国存在于哪些地区,以及各个地区傩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006年,曲老先生又写了一本《东方傩文化概论》来总结他一直以来的研究。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庹修明在1997年也曾写过《中国傩文化述论》。在我国,这两位学者可以算得上是研究傩文化较早且有建树的学者。2009年江南大学的学者倪倩发表了论文《萍乡傩面具艺术的现状与创新开发》,介绍了江西萍乡的傩文化,这种关于地方傩文化的文章,逐渐引发人们对于傩文化的关注与研究,对于研究地方傩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傩戏

    铜仁市德江县是铜仁傩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德江县更有“中国傩戏之乡”的美誉。笔者专门到“中国傩文化第一村”德江县稳坪何家寨进行调研,了解了很多关于傩文化方面的信息。在铜仁市德江县,傩戏也被称为傩堂戏。它是一种祭祀戏剧,表演者以戴着傩面具的形式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一种年代久远的酬神还愿活动,被现在的很多专家评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如今德江县的傩戏流派分别是茅山教流派、师娘教流派。这两个流派共有131堂傩堂戏。一堂傩堂戏的整个过程,先是傩祭、傩仪,然后是傩戏,最后是傩技,环环紧扣,精彩纷呈。傩堂戏的演所使用的道具包括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傩面具、奇形怪状的傩法器和各式各样的傩服。在傩堂戏开始前会摆傩坛,上面有祈福用的编扎、剪纸、染印等,整堂傩堂戏融入绘画、音乐、书法、舞蹈、雕刻、建筑、神秘学等,让人沉浸其中。其中傩技是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傩技绝活有开山、上刀山、下油锅、刹红铧、含红铁等。铜仁傩堂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关公斩蔡阳》《甘生赶考》,其中《关公斩蔡阳》中关公的面具精妙绝伦,具有威严和忠义之感。

    三、傩面具

    除开傩戏,铜仁地区的傩面具也可以说是铜仁民族文化产品的旗帜。傩文化丰富多彩,傩堂戏中的傩面具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傩堂戏作为铜仁民间的古老剧种和文化现象,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铜仁傩堂戏有其独特的唱法以及音乐、舞蹈、道具等。傩面具,是表现傩堂戏中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铜仁的傩面具有着古朴粗犷的风格和原始感。傩面具的制作基本上是以木料为原料,制作从制胚开始,雕刻分为两种工序,一是粗雕,粗雕是只雕出面具的五官发饰,使其立体化;二是精雕,精雕比较讲究,精雕的每一个部位都需要认真刻画,使用的雕刻手法也比较丰富,刀法更是有要求严格。傩面具雕刻好以后就到打磨这个步骤了,雕刻师傅先用较粗的砂纸大致打磨一遍,使面具表面初步平整,然后再用较细砂纸仔细打磨各个细致的地方,如五官和发饰的精细处。打磨好了之后不能急着上色,因为木材本身具有吸水性,因此在上色前,雕刻师傅都会把打磨好的面具涂上底灰,防止颜料浸入木料中。上好色后,再经过晾干,一个傩面具就诞生了。其中,正神的面具肃穆、谦善,色彩浓淡相宜。凶神面具狰狞、凶恶,以靛蓝色为主兼以其他色彩,形象写实、夸张兼而有之,造型粗犷、拙朴,富于力度。

    四、傩法师

    傩法师,即掌坛师,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人物。他通过仪式,能与另一个世界的鬼或神交流。当家里有人生病时,人们一般认为是鬼邪在作怪,鬼邪附身在人体上,或在人体周围。这时候就要请傩法师来家里举行法事,将鬼邪驱逐,这种驱逐鬼邪的方式俗称“冲傩”。傩法师举行法事时,要身穿特定的法衣,戴特定的面具,念特定的咒語,经过一系列的仪式,与另一个世界建立联系。傩法师不仅在活人的世界享有声誉,在鬼邪的世界也有着很大的权力,与鬼邪世界建立起联系后,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法力,可以迫使鬼邪离开生病者,从而使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冲傩”的活动比较简单,一般主人家会请两个傩法师,一个晚上就可以完成。“冲傩”,是鬼邪找上门来导致人生病,人们为了求得健康而强制性驱逐鬼邪的一种方式。与此相对,人们向神灵祈求祝福,比如祈求长命百岁、身体健康、五谷丰登等举行的法事,俗称“还愿”。“还愿”则比较复杂,需要开坛、开洞、和坛催愿、勾愿送神四个阶段才能完成,因其隆重,所需时间也比较长,一般来说需要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此过程中,与神灵建立起联系,心理也得到慰藉。“还愿”活动结束的那一天,主人家的亲朋好友都要赶来祝贺。主人家的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一天得到强化,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在此得到交流。“还愿”活动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在于,当地人认为家庭的荣辱兴衰、家人的身体健康与否与神灵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其实是通过向神灵献祭,从而得到神灵的保佑,这是一种人与神之间的互惠关系。

    与鬼邪或者神灵建立联系,都离不开傩法师。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关系,即“人—傩法师—神灵/鬼邪—傩法师—人”,当人们对鬼神的世界有诉求时,则找到傩法师,通过傩法师与神灵或鬼邪建立起联系,人们献祭神灵或驱逐鬼邪都通过傩法师反馈给神灵或鬼邪,可以说,傩法师是人与鬼神之间交流的一座桥梁。

    五、结语

    铜仁傩文化的丰富多彩并不是笔者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越是了解,越是为铜仁傩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在当今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潮流下,铜仁傩文化独特的魅力不仅能作为贵州省的名片,也能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一如川剧和京剧。但是铜仁傩文化没有上述两者有名,在笔者看来这是有原因的,一是传承,二是发展。如果铜仁傩文化能有一个完善的传承与发展计划保障其生生不息,那时铜仁傩文化将绽放出惊世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刘敏.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以德江傩堂戏为例[J].北京档案,2013,(6):38-39.

    [2]刘振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巫傩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3]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5.

    [4]庹修明.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12.

    [5]杨嘉铭.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4):29-38.

    [6]李圣予.对德江傩堂戏“过关”中傩舞的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