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思考

    任志霞?万晓榆

    “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国际化”的兴起是对传统国际化模式过分倚重“海外国际化”的反思,它主张创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从而实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于国外高校推行在地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我国高校可从理念、课程、学术、导师以及环境五个方面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去精英化的嬗变。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通过大规模的国际化培养,不仅鼓励研究生跨境流动,更重要的是在国内高质量、普惠性地实施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因此,推进立足本土特色、顺应社会需求、符合全球趋势的“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简称IaH),将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优选之选,是支撑 “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在地国际化的本质与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过于注重师生跨境流动而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以瑞典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发起并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运动”。

    综合相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校利用现有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以获得不亚于跨境流动的教育效果。在地国际化的本质可概括为“根植本土文化、惠及全体师生、培养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四个方面。其特征包括:

    第一,以提升全体师生的国际化能力与素养为目标。相较于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侧重人员跨境流动为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因出国费用贵、门槛高等原因,导致师生海外流动的受众有限。尼尔森发现,尽管欧盟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出Erasmus计划和Socrates计划等项目,大力推动学生的海外流动,但最终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占比仅为10%左右。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实现面向校内全体师生都能接受国际性教育和跨文化熏陶,使高校能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国际人才。

    第二,以构建富含国际要素的国内课程体系为中心。在地国际化强调以设置包含国际性要素的“国内课程”为中心来推进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本特·尼尔森认为,国际化课程是“提供国际和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目标在于能让学生在国际和多元文化环境下做出关于专业、社会和情感方面卓越表现的课程”。那种仅将使用教材换成全英文教材、授课语言改为英语(双语)、或仅在课程中增加一些跨文化领域的选修课(课外活动),未能在理念、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评估中引入国际化和跨文化维度的课程,并不是真正在推行国际化。

    第三,以创造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园学习环境為手段。在地国际化立足于本土文化与民族特征,注重在本土本校营造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学习环境与学术氛围。根据琼斯的观点,要创造基于课程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校园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还应涵盖当地社区的其他跨文化或国际学习机会。事实上,这种环境是在特定学科背景下对国际化学习成果的表现,也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手段。

    第四,以持续支持师生跨境学习交流为补充。在地国际化的提出,是相对于“海外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broad)而言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国际化教育“贵族化”的弊端,并非全盘否定和批判人员的跨境流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在地国际化围绕帮助学生提升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技能的活动而展开,而海外国际化所包含的各种跨境交流、学习、访问、会议等,将成为前者的有益补充。

    二、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在地国际化主张的普惠式国际化校园环境的构建,使全体研究生都能获得接触国际性教育和跨文化熏陶的机会,吸收更多国际前沿知识与交叉学科体系,有效支撑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其次,是打造“留学强国”的需要。在地国际化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丰富国际化教育资源,推行多元文化融合,势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尤其是留学研究生来中国进行深造,在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同时,高校更应重视提高留学生培养的质量,实现我国从“留学大国”到“留学强国”的升级。

    再次,是实现“国际人才环流枢纽”的需要。据福布斯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显示,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是国际人才环流必要的“交换器”。研究生作为高端前沿知识和创新技术的掌握者,无疑将在国际高水平人才流动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因此,探索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利于加快我国国际化高水平人才交换节点的实现。

    (二)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的可行性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研实力及国际声誉,因此势必先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许多高校已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为未来实施研究生在地国际化教育奠定基础。从硬件方面来说,优秀国际教材与国际课程的引进、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实现跨国教学资源共享、与海外联合建立的研发机构或实验室、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各类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以及外文图书及数据库信息资源等,都是校园国际化环境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软件方面来说,大批来华讲学研究的国际学者、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日趋成熟的国际学生管理制度、开放的人才回流吸引政策和来华留学奖学金政策等,都是推动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实施的重要条件。

    三、高校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重视以点带面,树立正确的在地国际化培养理念

    由于研究生教育连接学生、导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特性,使得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能够以点带面,成为链接中外导师开展紧密学术联系、联合申请国际科研项目、共同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重要载体。过去,人们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加强与欧美教育联系”的层次上,即尼尔森所说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国际化等于西方流动”。事实上,这是对国际化的扭曲和误解,一个完全被西方文化所影响甚至同化的人只能称之为“西方人”,而一个立足本土文化,且具备世界文化理解和国际事务处理能力的人才能称之为“国际人”。因此,研究生在地国际化培养应树立正确培养理念,围绕“夯实本土文化,发展全球视野”来展开。

    (二)接轨国际一流,构建前沿的在地国际化课程体系

    由于国内不同高校在办学思路、学科优势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首先要立足本校,在借鉴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体系(包括研究生的通识课、核心课、国际前沿课程等)。其次,设计研究生国际化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学术前沿,选择近五年出版或再版的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或者英文专著的部分章节。再次,不断探索多樣化的教学模式,如通过全英文教材的中英文授课、全英文作业及考试模式,提高研究生在专业学科知识中英文阅读、写作及运用的能力;通过国内外教授联合授课、中外研究生合班授课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国际思维习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推动中外研究生的融合交流。最后,利用基于当前日益紧密的跨国校际合作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确保本土学生在校内也可共享世界一流大学优质课程资源的平等机会。

    (三)整合既有资源,营造良好的在地国际化学术氛围

    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应向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科研机构看齐,立足国内,接轨国际,在整合既有教学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创建一种基于互利合作和共享进步的全球性学术共同体,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受众的普惠性。例如,通过海外名校导师科研训练营,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热点科研课题,与国际高水平教授进行深入沟通,塑造自己独特的科研风格,形成完备的调研体系;聘请学科领域内的国际学术大师,利用“大师加团队”的人才集聚模式,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定期的国际学术前沿问题探讨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化学术氛围。

    (四)利用人才环流,打造高水平的在地国际化导师团队

    导师国际化包括导师结构的国际化和导师水平的国际化。既需要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注重教师的“海外经历”,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本土导师水平,努力培养能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对话的导师。一方面鼓励本土教师通过联合培养、国际项目、国际会议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人才专项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积极聘请相关专业领域外籍专家教授来校教学讲座,以提高研究生的学缘结构和学术水平,给研究生带来更广阔的国际学术视野和海外学术网络。

    (五)依托国际学生,创建适宜的在地国际化校园环境

    根据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留学生规模要达到50万人”的目标,未来三年,中国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甚至成为全球留学生主要接受国之一。通过创新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培养、创建国际教育园区等方式,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在碰撞和融合中培养多元文化沟通、交流和理解能力,既让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体验中国高等教育,也使中国学生有机会在校园内选修国外著名大学的课程,感受不同的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从而营造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培养环境。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l8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