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本精神探析

    张亦帅

    【摘 要】人本主义教育观坚持以生为本,这一思想的重点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本思想,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再创新,同时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从而更好的做好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本;高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6-0077-02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6年12月7日和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教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本思想做了全面而透彻的说明。同时对于高校教师,总书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精神内涵

    早在中国先秦时期,以民为本的人本观念就已经被儒家所倡导。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体现在关心人,尊重人,关爱人层面,创始人孔子更是重视如何做人,关注人的内在道德修养。[1]孔子认为人既存在自我完善的内在自觉性,同时又存在外在可塑性。[2] (P.107-117)而对于西方来讲,人本理念源于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一定高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真正成为影响世界教育发展的理念,是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得到长足的进步发展。马斯洛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3]马斯洛主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罗杰斯指出:“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每个学生的自身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罗杰斯认为学习是这样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它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各项内在潜能,这种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记忆理解行为,更是通过学习来不断完善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人本主义主张,把研究对象—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观察。更多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二、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

    (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需要人本精神的构建

    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5](P.2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越来越关心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培养。有效的运用相应专业知识技能,針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精准解决。进一步突出“人本”精神,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整体转型期,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种顶层构建和底层裂变式的变革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变革引起了整个社会向多样化、动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因此,改革所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必然会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对于民主、法制、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期盼,超过以往的任何社会历史阶段。因此,更好的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使社会整体能够顺利完成转型,实现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在这种整体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体现出“人本”精神。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即提倡教育是知识、能力与情感发展的结合。[6]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紧密联合起来,把个人发展进步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能够很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关于“人本”思想的发展内核。

    (二)当前高校人本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状态

    1.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身处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非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耐心,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能力需要与时俱进,当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者的高校辅导员,从专业分布来看,文史哲法等专业的仅占21.56%。[7]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做到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结构,使之与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适应,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更上一个台阶。

    2.进一步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掘

    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他们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人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认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8]当前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不尊重客观实际,采取硬性输入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相对的脱节情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长远发展和人生规划缺乏持续性关注。

    3.持续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跟踪疏导

    无条件积极关注,强调咨询师对咨询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9](P.6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弊端和矛盾日益凸显,其中个人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的社会现象,在象牙塔之中的部分学生身上,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大学生外在素质提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内在人格完善和外在素质提高双向协调发展。

    (三)更好地把人本精神融入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思想政治工作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巨大。这种特点鲜明的指导性教育,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理论体系中对于当代大学生同样意义重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中的有益部分,结合本国高校教育的实际工作情况,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注重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贯彻融入进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正确理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明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懂得个人收获和回报社会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让大学生真正懂得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满足学生的正常合理需要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当前主流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为实现自我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运用人本精神理念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有独立意识、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个体,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其落脚点也是人,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10]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11]要时刻警惕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情况的发生,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本精神教育理念并非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秉承高度负责、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成为经济转型时期与社會发展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涛.传统儒家人本思想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 大学,2003.

    [2]徐公喜.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社会观[M].山东:齐鲁书 社,2007.

    [3]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黑龙江:黑龙江 教育出版社,2003.

    [4]陈万柏,边素贞.人本治疗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 启示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79.

    [6]刘放.人本主义教学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 念的创新[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院报,2013, (1).

    [7]赵海丰.高校辅导员队伍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2.

    [9]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 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刘地松.“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

    [11]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安 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