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奏鸣曲Op.90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

    韩文

    [摘?要]

    在钢琴现代教学中基本功训练是钢琴的基础,但在一些人的概念中只重视手指的技术练习,却忽略了钢琴整体的训练。只重视手指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仅仅是音符的流动,演奏者仅仅将乐谱上的音符通过钢琴演奏出来,这很难把听者带入音乐里,也很难将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表达出来。而整体训练不仅仅是将音符演奏出来,更通过演奏的练习将技术难点、情感难点演奏出来,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更将听者带入音乐体会音乐。本文通过贝多芬奏鸣曲Op.90从基本技巧,音色,声部,踏板全面的练习,让学琴者在以后学习和练习钢琴时有系统全面的练习思路。在今后的演奏时不仅仅以音符机械的流动和乐曲的完整性为目的,而是以它们为基础加入情感,演奏出美丽的音符。

    [关键词]钢琴演奏全面性;音乐情感;完美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081-03

    一、研究背景

    钢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钢琴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部西方音乐思想、音乐思维方式的发展史。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对于该如何演奏钢琴的看法也有很多种。当今,一些人认为钢琴基本演奏技巧很重要,也是常说的基本功。也有些人努力在钢琴演奏方面重视作品最为本质的东西——音乐内涵。这样一来,“技巧”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区别似乎就更为明显了。但大部分人对于“技巧”的磨练已不再意味着是磨砺创造工艺品的工具。从了解钢琴基本演奏技巧的概念与范畴我们可以了解到,钢琴演奏技巧是一位钢琴演奏者的根基,每一位钢琴演奏家都拥有过硬的钢琴演奏技巧才会获得今天的成就。钢琴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独立性、手指快速奔跑、手腕的平稳、手臂与肩膀力量的自然放松、气息等诸多因素相互配合,通过这些媒介将全身的力量送到指尖,以其为动力演奏钢琴。

    那么该如何来演奏钢琴?认为钢琴基本演奏技巧是重中之重的看法不无他们的道理,钢琴基本演奏技巧是演奏钢琴的基本,越是难度大的钢琴曲所要求的钢琴基本演奏技巧就越高,但只注重钢琴演奏基本技巧,所演奏出来的音乐没有什么张力,演奏者也不会全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他仅仅注重音乐的完整性,音符弹得快、弹得准。是否是一场真正精彩的钢琴演奏关键在于能否将观众带入你的音乐之中,让观众感受到作曲家写这首曲子的想法。因为你所弹奏的音乐就是给观众听的。细到每一个音符都是精心策划,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音乐不仅只是流动的,还要有所起伏。演奏出这样的音乐,演奏者也不会留有一丝遗憾。哲学有这样的一条:“世界万物不是绝对的”。演奏钢琴也是一样的,“钢琴基本技巧”与“音乐表现”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是相互依存的,是钢琴基本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结合的必要性,也是一位钢琴演奏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技能。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奏鸣曲Op.90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技术难点、踏板等的整体练习,让学琴者在以后的学琴和练琴过程中有系统全面的练琴思路。在今后的演奏中加入音乐表现,弹奏出美丽的音符。

    二、贝多芬奏鸣曲Op.90的训练

    (一)贝多芬奏鸣曲Op.90创作背景

    提起贝多芬,他已成为音乐家的代名词,是众多作曲家中的典范,他的技术与创作是经过了西方音乐史上千百年的发展与锤炼,并在他的手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逐步发展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

    本首奏鸣曲创作于1814年,当时贝多芬因创作了第七、第八交响曲,已闻名遐迩。在此之前,贝多芬已有五年没有进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它较准确地预示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中所固有的一些倾向与特点。[1]这首奏鸣曲是献给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的(当时贝多芬的资助人之一),这首曲子贝多芬的解释是“理性与感情之争”。当时欧洲战争频发,贝多芬的思想很乱,战争、贫困、不安定、疾病使贝多芬感到抑郁、孤独。这些苦痛迫使贝多芬去确立看破红尘的达观视角,他的满腔热情与顽强意志丝毫没有减退,睿智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依然深刻而饱满。但他不甘这样,他还有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产生了贝多芬奏鸣曲固有的动力“矛盾”。斗争与和平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首曲子还充分表现出贝多芬那热情的力量,和坚定的毅力。总之,这首奏鸣曲表现了斗争与和平这两大相互矛盾的元素,展露了理性与感性冲突的情感纠葛,也反映了贝多芬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精神和感觉、理想与现实的斗争,最后达到了一种和解。

    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中体现了他许多不同的创作风格,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独创性,与他早期的作品形成了对比。主题内部的矛盾冲突替代了对立主题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使乐曲表现的抒情而又深沉。在乐曲整体的形式方面,复调占据了乐曲变奏部分的主要地位,贝多芬的奏鸣曲巩固发展了古典的奏鸣曲式,他又在自己创作的基础上力求更新的创作形式。

    (二)贝多芬奏鸣曲Op.90第一乐章技术难点及训练要求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适用于自己思想的庞大结构,他把第一章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別是在尾声的部分,如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的动力中心,他短小而深刻的主题部分,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发挥的可能,使他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形成了贝多芬式的音乐。

    本曲的技术难点不多,所突出有三个技术难点。分别为左手的快速大跨度琶音、右手的快速奔跑、声部。

    左手大跨度琶音,此难点出现于作品第55—65、198—209小节。[2]快速弹奏大跨度琶音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演奏者的手腕、手臂、肩膀要自然放松,演奏者要感觉到手指承受的是整个上肢的重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慢,演奏者的手指应在所弹的琴键上多停留一下,体会放松弹奏的感觉。这个琶音最大的跨度为10度,主要运用的是五、三、一指。这就要求演奏者的手腕与手臂要配合手指弹奏,手腕与手臂弹奏姿势不可太死板。上肢的放松更加大手指演奏的灵活性,这样所演奏的音符就更加均匀。

    右手的快速奔跑,这个难点出现在作品第113—132小节。113—132小节的快速弹奏还要求演奏者运用穿指,这就加大了弹奏难度。当手指快速弹奏时,不仅只要求速度上的快,还要让所弹奏出的音符具有颗粒性、独立性。刚练习时也应放慢速度,将指法弹顺、音符的准确性提高,以这为基础逐渐提高练习速度直至达到演奏水平,让手指弹奏技法发挥最大作用。

    声部的处理对于演奏者来说更是声音的处理,演奏者通过左右手强音弱音的处理,将作曲者所表达出的意图展现出来,这就是声部最大的功能。这首曲子声部最突出的地方三处,分别为第55—65小节、84—99小节、113—132小节。55—65小节主要是以右手为主旋律,左手为音乐的动力来源。84—99小节主要右手的高声部为主旋律,内在动力由刚开始右手的中声部开始,转到左手中声部再到整个左手都为动力来源,展现出了音乐的发展。

    113—132小节则是以右手为十六分音符为伴奏类型,突出左手。尤其要注意左手的小连线,因为这一段的音乐气息都是通过左手小连线展示出来的。这三处是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精华,也是贝多芬音乐天赋的见证。

    以上三个技术难点是贝多奏鸣曲Op.90第一乐章的重中之重,也是此曲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之处。

    (三)踏板运用

    钢琴延音踏板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润色器。在这首奏鸣曲中运用了延音踏板最重要的技巧,叫做“切分踏板”。当每一小节的重拍时,首先将音符弹下去,在此音发声的瞬间,再快速的换踏板,并在手指抬起前,把踏板换好。这种要求演奏者的手与脚之间要配合得相当默契,如果发生失误就会使音乐混乱或音乐断开。对于这首奏鸣曲的踏板难点就是左右手快速跑动的地方,55—65小节、113—132小节、198—209小节这几个地方最为关键,手指在快速奔跑时,踏板如果没有配合好,所弹奏出来的音乐就会很混乱。

    列举55—65小节,练习者可将左手每一拍的最低音用切分踏板形式弹奏出来,不去弹奏每拍的后三个音。将左手五指所弹奏的音符的声音连起来,然后再加入每拍的后三个音,直至练习到声音连贯、均匀。

    三、贝多芬奏鸣曲Op.90音乐表现与演奏技巧的结合

    所有基本技巧的练习,都是为演奏出具有“生命力”音乐而做的准备。它的旋律是动机似的旋律,质朴简洁,具有紧张的冲击力,节奏对比鲜明。但演奏者也要具有方法,这首贝多芬奏鸣曲Op.90由经典的呈示—展开—再现.的奏鸣曲式组成。演奏者通过对贝多芬奏鸣曲Op.90的触键、速度、力度、踏板的理解,来更好地演绎出贝多芬奏鸣曲所特有的音乐表现。

    触键:贝多芬的作品中,指触变化多,情况也更为复杂。此曲应注意在快速音乐的乐句中,往往隐伏的旋律骨架。

    如113—132小节处。此处左手单独标出的特强符号,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表现音乐时应重点突出的“骨架音”,这就将贝多芬奏鸣曲的风格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区分开,[3]贝多芬奏鸣曲总是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内在的矛盾作为主体,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更趋向于声部的变化。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时应当非常轻微地强调一下每小节的第一音。通过以上触键的改变使听众能感受到贝多芬奏鸣曲的不同音乐色彩,清楚地感受到作品的节奏韵律,从而使听众感受到贝多芬奏鸣曲的不同之处。

    速度:[4]贝多芬奏鸣曲上的速度标记差异幅度要比海顿、莫扎特的大得多。这也为以后的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时提出了十分严重的基本速度问题。尤其是这首感性与理性的斗争,要想将此曲完全的限制在一个速度上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演奏者首先做到稳定的节奏,随着对奏鸣曲的熟练,再逐步进行一些自由的处理。但也不要过于自由,注意不要在渐强时渐快,渐弱时渐慢。总之,古典主义只能在很小的尺度内使节奏有所松紧,掌握好适当的、有限度的尺寸非常重要。

    力度:其一贝多芬那个时代的钢琴要比现如今钢琴力度整整低一个等级。所以在弹奏此首奏鸣曲时,其强弱对比要留有一定余力,否则就会给听众一种声嘶力竭的感受。

    其二,贝多芬一向是喜欢极端化的力度标记。如:47—56小节处。从pp-ff,充分的表现出贝多芬奏鸣曲的宏伟之处,就如在演奏一支交响乐。但其强弱也要有所保留,不应把“贝多芬”弹成“李斯特”。

    踏板:之前本文已经叙述了此曲基础踏板应注意的地方。总之,踏板是为音乐而服务的,在踏板的帮助下,保持均匀的渐强与减弱,使音响更丰富饱满,加强音乐力度的对比,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更具有张力。[5]贝多芬一向反感非连音,它的奏鸣曲往往是一种极端所组成的,要断就断的干净利索,要连就连的如水一般流动。所以演奏者在弹奏贝多芬奏鸣曲时所用踏板要干净,以免使音乐产生混乱。

    结?语

    贝多芬对于自己的学生也有着极大的贡献,在还是单一和声的时期,贝多芬的和声就已经很丰富,充满了色彩,这也是对后世有了很大的启迪,丰富的色彩和弦、离调的远近关系、乐曲中的转调等,特别对浪漫派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贝多芬奏鸣曲Op.90为例,在练习时将钢琴基本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相结合,并应用于今后的钢琴演奏中去。本文也通过对此曲的叙述,证明钢琴基本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现今,我们所演奏的大部分钢琴曲目都是西方很早流传下来的,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有名的作曲家的著作。在钢琴出现的这三百多年來,毋庸置疑西方都是一直来引领钢琴的发展,西方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做是钢琴的发展。[6]这些伟大的作曲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恋爱、战争、亲人的生离死别等。他们都将这些写进了自己的音乐当中。他们用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表现形式,表达出内心的喜悦、痛苦等。西方音乐史上有无数作曲家及其作品像无数的星星点点组成的浩瀚星河,贝多芬及他的音乐便是这河水中最闪亮的浪花发出的耀眼光芒。

    但当今的演奏者去弹奏他们留下的作品时,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经历,只能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摸索他们的想法去进行演奏。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那些伟大的作曲家都经历过什么事情,在经历什么样的事情之后他们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历史。在演奏时要身临其境,去感悟他们的人生。而不是仅仅看乐谱上的表情符号去做强弱,快慢的对比。

    希望通过本文对演奏者在今后的学琴与演奏中掌握音乐的生命,奏出“生命之歌”。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