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桃花源”》升格指导

    王丽华

    

    

    病? 文

    春游“桃花源”

    吴静宜

    这个“桃花源”,并不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而是我们本地一个农民企业家创建的生态旅游项目。这个项目位于城外40多公里外的大青河畔,占地200多亩,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桃树。

    眼下,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里的桃花竞相开放,看着微信朋友圈中的图片,我们心里痒痒的,真想去一睹芳容,毕竟,被病毒“堵”在家中一个多月,实在是太难受了。

    好消息说来就来了,本地疫情得到了控制,省里把响应级别由一级调为二级,市里公布了首批开放的旅游景点,“桃花源”榜上有名。我立即让爸爸在微信上预约。美丽的桃花源,我们来了。(以上三段略长,可适当整合,使开头简洁明了。)

    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急驰,我们的心早已飞到了桃花源。(可写一下大家激动的心情,烘托氛围。)

    远处一个小红点渐渐变大、变大,终于到了。停车,排队,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检票,领取入园防疫须知,我们一家人终于进入了桃花源。

    我们吮吸着淡淡的花香,沿着大道向右前方走去。爸爸禁不住摇头晃脑吟起诗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妈妈轻声哼起了《人面桃花》这首歌曲。

    桃花源里最有诗意的景点是桃花溪。桃花溪藏身于桃林中,蜿蜒向前。导游图上说,可乘船游桃花溪,上岸后通过一人造山洞,还可进入桃花村,可在那里休憩、听音乐,还可以体验农事。我们到码头上租了一条小船,弯来弯去,终于穿过桃花溪,到达终点。(诗意体现在哪里,应该有所交代。)

    迈步上岸,穿过又长又小的山洞,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袖珍村庄呈现在眼前,这里所有的房屋都是古色古香的。我们沿着青砖铺成的街道往前走,旁边的“农舍”里不时传来鸡叫和狗叫。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些农家一定会挤满前来吃农家菜的人。可现在,只能关门谢客。再往前走,就是体验农事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这里陈列了哪些物品?我们又是如何玩的?有必要交待一下。)

    而这之前,我们攀登的桃花山也很不错。桃花山是一座土山,弯弯的山路两旁,不时出现一块诗碑,上面镌刻着历朝历代吟咏桃花的诗句,虽耳熟能详,却别有滋味。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四周全是桃花,真是太美了。(到底如何美?可仔细进行描摹。)

    最后的桃文化馆也不错,图文并茂介绍了桃的种类、种植历史、各种桃子的口味等,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

    出了桃文化馆,我们看到了刚进来时看到的那幅巨大的迎客画《桃花源记》,画上题着七个大字:“诗意桃源寻梦地”。(可把“看到一幅巨大的迎客画”调整到游览一开始,这里点一下就行。)原来,这条旅游线路是一个“圆”。爸爸去服务大厅取来网上预定的套餐,我们去旁边的桃林中找了一个树根形桌子,一家人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弟弟说,等桃子熟了,还要来,摘仙桃吃。(结尾有点仓促,可增加一个呼应文首的结尾。)

    点? 评

    这篇游记记叙了一家人在疫情缓解后,游览乡村旅游项目“桃花源”的经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对所见景色展开描写,铺展出一幅美妙的“现代桃源图”。

    细读全文,不难发现,此文存在一些明显问题。首先,作者没有按照游览顺序写作:先写最有诗意的桃花溪以及古色古香的桃花村,再回过头来写前面已游览过的桃花山,写完最后一个景点,又返回来写入门处的迎客画,写得很混乱,影响表达效果。其次,一些重点景物一带而过,比如说桃花溪“最有诗意”,却着墨不多。此外,有些描写相对简单,没能展现景物的美。最后,收尾仓促,缺少韵味。

    一、调整文章结构。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游览顺序,从入口处的迎客画起笔,依次写桃花山、桃花溪、桃花村、桃文化馆。

    二、适当增加描写。可对桃花山的美丽、桃花溪的诗意、桃花村的好玩细致描写,把景物的特点、场面的有趣、心情的快乐表现出来。

    三、新增文章结尾。可赞美“桃花源”的美,抒发喜爱之情。

    升格文

    春游“桃花源”

    吴静宜

    被病毒“堵”在家中一个多月,太难受了。好消息终于来了,省里把疫情响应级别由一级调为二级,市里同步公布了首批开门的旅游景点,我们都想出去走走。爸爸說,那就去“桃花源”吧。“桃花源”是一个生态旅游项目,位于城外40多公里的大青河畔,占地200多亩,是我们早就神往的地方。(交待出游缘由,引起下文,简洁明了。)

    美丽的桃花源,我们来了!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急驰,窗外,村庄、田野、蓝天、白云,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我和弟弟兴奋地哼着儿歌,心早已飞到了桃花源。(一个“哼”字写出了“我们”快乐的心情。)

    远处一个小红点渐渐变大,变成了一片燃烧的红霞。(比喻生动)到了,终于到了。停车,排队,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检票,领取入园防疫须知,我们一家人终于进入了桃花源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迎客画《桃花源记》,画上题着七个大字:“诗意桃源寻梦地”。绕过迎客画,一条笔直的桃花大道通向远方,大道两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桃树,一朵朵桃花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闻着淡淡的花香,沿着大道向右前方走去。爸爸禁不住摇头晃脑吟起诗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妈妈轻声哼起了《人面桃花》这首歌曲,略带忧伤的歌曲,令人思绪万千。(描写生动,人物情态跃然纸上。)

    弟弟指着前边的一块牌子,叫道:“快看,桃花山!桃花山!”我们加快脚步,直奔土山。弯弯的山路两旁,不时出现一块诗碑,上面镌刻着历朝历代吟咏桃花的诗句,虽耳熟能详,却别有滋味。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四周全是桃花,不仅有粉红的,还有白的,我们仿佛置身于桃花的海洋中,飘飘欲仙。(俯看,美景尽收眼底。)

    咦?那是什么?(巧妙切入下一个景点。)只见一条小溪藏身于桃林中,蜿蜒向前。那一定就是桃花溪了。导游图里说,可乘船游桃花溪,溪尽上岸,钻过一人造山洞,进入桃花村,可在那里休憩、听音乐,还可以体验农事。

    下了土山,往前走一会儿,便看到了码头,租一小船,沿溪而行,两岸全是桃树,树树开满花儿,鸟鸣声中,不时有花瓣落下来,落在我们头上,落到水面上,我们仿佛在唐诗宋词中穿行。(比喻巧妙,诗意顿出。)

    小船弯来弯去,终于到达终点,拾级上岸,穿过狭长的山洞,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袖珍村庄呈现在眼前,所有建筑都古色古香。我们沿着青砖铺成的街道往前走,旁边的“农舍”里不时传来鸡鸣和犬吠。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些农家一定会挤满前来品尝农家菜的食客。可现在,只能闭门谢客。再往前走,就是体验农事的地方,有水车,有舂米的石臼,有犁,还有其它各种农具,甚至还有一头水牛。我们在这里踏水车,扶犁松土,玩得不亦乐乎。(场面描写生动有趣。)

    最后,我们来到了桃文化馆,这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桃的种类、种植历史、各种桃子的口味等,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

    出了桃文化馆,我们居然又看到了巨大的迎客画,原来,这条旅游线路是一个“圆”。爸爸去服务大厅取来网上预定的套餐,我们在桃林里找了个树根形的桌子,一家人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弟弟说,等桃子熟了,还要来,摘仙桃吃。

    “桃花源”,我们爱你!六月,我们还会再来!(直抒胸臆,抒发对桃花源的喜爱之情。)

    点? 评

    升格后的作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有序地把一家人游览“桃花源”的经过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美妙的镜头,一段段诗意的描写,令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文章以“急切想去‘桃花源游玩”开头,以“我们爱你!六月,我们还会再来”作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