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徐小云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取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将其分成两个人数相同的小组,其中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观察组中,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指标、心理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等护理指标分别为5.23±0.46、44.78±5.62、9.64±1.52、3.42±1.53,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9.8±3.2、38.2±3.2,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有效性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急性冠脉综合症;应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9..02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诱发的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等特点,所以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护理重视[1]。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观察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8人和12人,年龄在33岁~79岁,平均(54.68±1.42)岁,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9人和11人,年龄在35岁~79岁,平均(54.71±1.45)岁,一般资料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在观察组中。为患者制定一个临床路径的表单,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护理评估、饮食活动、入院情况、阳性检查、护理措施、医嘱执行等内容。另外还要对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满意度、下床时间、睡眠质量、住院时间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可以作为反映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的重要依据。护理措施方面,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疾病发展比较快,所以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来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供适合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其次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评估高危人群给予相应保护性指导措施。将有关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为患者进行讲解,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耐心地解答,这样也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静,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探视,保证患者睡眠。减少刺激,保持情绪稳定。最后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在出院以后也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指导服药的注意事项。饮食清淡易消化,同时要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保持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下床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等护理指标、SAS和SDS心理指标、心律失常、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检验相关数据,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x2值检验,对护理指标、心理指标进行t值的计算,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护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等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 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9.8±3.2、38.2±3.2,对照组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5.3±4.2、47.6±3.8,两组对比的T值分别为5.7052、10.3637,P值均为0.0000.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后心理状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对应的x2值为4.8118,P值为0.0282,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目前我国社会生活節奏逐渐加,所以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人数越来越多[2]。患者在身体、精神等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然而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心理状况的干预不够重视,所以也无法为患者提供质量较高的护理,另外在生理等其他方面,也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发展新的护理干预方式[3]。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全面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保证护理工作能够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康复,也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以及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有效性显著,值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玉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19):34-35.

    [2] 董艳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055-1057.

    [3] 盛 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护理路径选择与实施[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2):43-43.

    [4] 杨 华.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整体护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11):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