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问题与路径研究

    刘伟

    摘要:本文在回顾青海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基础上,立足青海工业发展产业、人才、政策等实际,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方面影响和制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提出提高青海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8年,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强调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工作作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科技创新是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工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领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工业是青海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工业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是推进青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

    一、 “十三五”以来,青海工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工业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对青海省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5%以上,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9位,高于全国平均值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6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94.28亿元,同比增长32.97%,科技贡献率达53%。

    (一) “百项”创新项目加速推进

    2018年,政府财政支持省级企业技术创新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类项目29项。8个工业项目入选全国试点示范创新项目,8户工业企业入选2018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共引导企业完成研发投入11.76亿元,取得授权专利68件。“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食用安全性评价”等11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铁闪锌矿型铅锌硫化矿高效节水节能选矿新技术集成及应用”等3项技术国际领先。制订“锂电池隔膜用高纯超细氧化铝”等各级各类标准21项。高品质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领跑者”高功率组件、新型重型设备运输拖车的开发与应用等35个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围绕“四个千亿元”产业发展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盐湖化工和新材料领域,年产3000吨金属锂生产线联动试车成功,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盐湖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生产线实现全线贯通。启动实施“高性能镁合金压铸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铜铅锌清洁选冶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等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太阳能热发电中高温蓄热技术及装备研制,德令哈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空白。在国际率先突破厚度仅为6微米、幅宽最大可达1380毫米的高端锂离子电池专用铜箔生产工艺并实现量产。

    (三)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企业技术创新指导意见》《青海省重大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方案》《青海省工业企业“强创新”实施方案》《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及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实施方案》《青海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青海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条(暂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宣传执行力度,深入开展“双创”工作,建立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科技企业育成体系,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企业梯次发展格局,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了更宽松、更便利、更高效的成长和服务环境。通过制订和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驱动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鼓励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盐湖化工和特色生物等行业企业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等创新平台,全面实施“昆仑英才”行动计划,推进“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工业领域高端领军人才、顶尖技能人才,培育了一批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三型”企业。针对青海光伏装机容量逐年递增和光伏组件将大量退役的现状,重点支持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建“青海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研究中心”。2018年,青海省4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科技工作者6143人,其中研发人员2607人,分别比2017年增长7.5%和6.1%。投入研发资金4.2亿元,比2017年增长8.9%。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500余项,比2017年增长3.8%。获得科研成果38项,授权发明专利57件,有力地提升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67家、科技型企业41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

    (五)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坚持以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和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引进与应用,推动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模式。实施以工業节能减排、新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技术改造,促进电解铝、铁合金、铬铁、碳化硅以及水泥行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盐湖化工、有色金属以及生物制药、轻工纺织、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为重点,不断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青海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青海省规模工业企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8.6%、生物产业增加值增长24.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7%、新能源产业增长32.9%、新材料增长22.2%。

    二、 青海工业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瓶颈,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一)科研供给能力不强

    省内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已有的研发平台科研基础设施不健全或没有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大多限于产品、工艺延伸、改进和提高,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依赖较大。高校研究人员从事科研多以评职称为目标,以基础研究、理论性研究为主,针对盐湖化工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较少,成果与应用“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宁,各市州中介服务市场基本空白,产学研合作普遍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地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需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孵化功能不足,孵化能力不强,更多停留在“物业+政策”浅层服务阶段,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功能比较薄弱,对工业科技创新推动作用还不明显。截至2018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5件,青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2.34件。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6家,仅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青海省工业企业申请专利量仅占青海省专利申请量的1.5%,创新成果仅占据全省创新成果的2.1%。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86家,“无研发、零发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32家,90%的中小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这充分反映出青海工业企业科研水平还不够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仍然较少。

    (二)技术研发投入偏低

    青海地方财政收入低,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短缺,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研发动力,大多无力开展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2018年,青海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0.45%,低于全国1.73个百分点。青海科技金融运行体系合作联动机制缺乏,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少、实力弱,杠杆作用有限。如,青海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放大效应仅为3倍,远低于国家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平均水平。青海省国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仅为5000万元,2018年虽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1.16亿元,但远不能满足省内工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融资担保需求。

    (三)专业力量亟待加强

    当前,全国各地抢人才大战愈演愈烈。由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才集聚效应有限,造成人才引不进也留不住,技术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都带来较大影响。如,盐湖集团、华汇机械、昆仑碱业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沦为国内同行业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西宁和省属国有企业,海东、海西等市州企业和广大中小微企业缺乏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现象更为突出。即使在省属国有企业,人才分布也不平衡。如:盐湖股份公司科技人员2800余名,占职工比例达15.7%,省投资集团公司该比例为13.6%,而创安公司科技人员只有60名,占职工人数的比例约为4.9%,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仅有10名。创新人才分布不均,势必加剧工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地区和企业间不平衡。青海省5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人员仅有3837人,每万名产业技术人员比重很低。

    (四)政策落实不够有力

    虽然青海在人才引进、科技奖励、技术改造等方面已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但与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吸引力不够、引导性不强、兑现难度大等问题,相关政策措施还有完善优化的空间。一些地区和相关部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政策细节稳妥但不敢大胆探索,不敢突破条条框框,一些外地可以执行的政策,在青海因缺乏依据而无法兑现。许多优惠政策只是部分得到落实,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影响了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和扩大再生产。很多中小企业买不起大型科研设备,或者对科研仪器资源的共享政策了解不充分,存在应申未申和应享未享问题。现行职称评审体制延续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学术导向浓厚,“重学历、重资历、轻能力”问题突出,不利于民营企业优秀创新人才参与,使职称评审的能力导向作用弱化。对企业创新缺乏风险补偿和保障机制,多是采取后补助形式,导致许多企业不敢不愿大胆创新。青海还没有制定系统规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投融资瓶颈尚未有效解决,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创新水平仍需提高

    受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产业政策等限制,青海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支柱产业仍以资源型和初级加工型产业为主,很多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高科技、创新型、引领型技术和产品少,特别是电解铝降耗增效、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锂电池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应用研究、锂电池回收利用等一些关键领域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不能满足加快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的需要,工业经济仍处于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2018年,青海省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为6.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为7.5%。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167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4%。这表明青海高技术产业相比传统产业优势地位还不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找准提高青海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和实现路径,加快推进青海工业企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阶段的青海工业企业而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青海工业企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科技供给能力

    目前,青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制约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科技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建立科技援青工作长效机制,推动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争取国家创新平台在青海建立分中心,加快推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及“三型”和科技小巨人企业迈上创新发展新阶段。围绕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的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重要研发平台,以及成果轉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联办博士后工作站等多种方式,努力在有色金属深加工以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全面提升产学研用水平,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与企业实现开放共享。加快建设适应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事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建设,搭建科研院所、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提升孵化器运行质态和综合效益。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是培育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保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机制,确保科技三项费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逐步加大对平台专项建设资金和引导资金的投入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撬动效应,建立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分阶段资助方式,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部署,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社会资本多元投入的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创新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的支持方式,建立风险补偿、“股权+债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联动机制,明确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补充来源,适度扩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规模,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看好的高新技术项目,进一步完善青海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平台通过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积极向国家部委争取专项资金。用活用好国家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多元化资金投入。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活跃的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最核心的因素。要继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落实配偶、子女就业就学和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等科技人才政策,鼓励企业通过科技成果出资入股、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等形式让渡股权,以核心利益对接核心技术、核心团队,营造人才创业、居住和生活所需的良好环境,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深化落实“项目+平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引导和平台搭建持续跟进科技人才的培养,打造多元化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高技能紧缺人才,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评审资历、年限等限制。立足青海特色优势资源和重点产业需求,建立对高端创新人才及团队的稳定支持机制,对全时全职承担省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团队负责人以及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重点培养集聚一批发展急需的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科技人才及团队在青海创新创业。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把人才从不合理的评价体制中解放出来。

    (四)优化完善政策环境

    政策机制是确保科技创新发挥引领驱动、引领作用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培训和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培训,提升高企认定管理人员、评审专家和企业高管的政策水平,建立企业政策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在科研创新的同时及时享受政策实惠。坚持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认真兑现土地、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将园区建设成重要的成果转化载体。加强对各项企业创新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逐项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建议根据企业年研发和技改项目较多、研发投入大的实际情况,改革现有科技项目申报数量受限、立项后实施周期长的常规模式,“一企一策”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只认发票”“事后报销”“单位报销”制度,从源头上有效破解科研经费报销难题。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促使企业主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缩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时间。

    (五)大力促进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要加快制定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激励企业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使创新技术在最短时间内收到成效,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围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盐湖资源制取金属锂、高性能镁合金压铸件、深层卤水开发制备高品质碳酸锂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锂电产业、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增强产业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围绕构建清洁能源体系,针对大型光伏基地和分散式集群发电技术、多能互补关键装备研制、高原型风机叶片及增压舱装置研发等,开展提高光伏转化率和延长光热储能时间的重大技术攻关,集中开展水、光、风、核、热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示范。围绕特色生物产业发展,持续推进虫草、沙棘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加快特色浆果黑果、红果枸杞和藜麦新产品开发,沙棘、白刺新资源食品申报。围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合力推动中国盐湖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主动加强与科技援青省市协调联系,对接科技需求,力争一批中东部发达地区优秀科技成果在青海转移转化,先进实用技术在青海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楊卓,张宏岩.青海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01)

    [2]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的意见》.青政〔2016〕41号

    [3]莫重明.在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 青海科技(上旬刊).2019(01)

    [4]陈运清.青海省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2016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