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即教育

    宋申利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可谓“有法无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教师的陪伴无疑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教师的陪伴教育对学生的心灵护佑、成长把舵、个性培养至关重要。在实施陪伴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拥有共情能力,主动走近学生,助力学生成长,与此同时教师的人格也臻于完善。

    关键词:陪伴教育;心灵领航;共情走近;教学相长

    李希贵校长曾经说过,陪着就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身份不仅是导师,更是教练,甚至是陪练。身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又是成长路途上的伴跑者,教师的陪伴教育伴随着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朝阳下的晨练,常规课的伴读,课间的交流。教师的陪伴教育也深入到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周末早晨的叮咛,课后线上的辅导,成长烦恼的指津。教师也只有参与了学生的成长,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唯有走近学生、走进心灵,倾情陪伴其成长、成才,才能发挥为人师的教育示范和成长护航作用。

    一、陪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元素

    1.陪伴是洒向学生心灵的阳光

    在心理学领域,“陪伴”一词的流行源于二十世纪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罗杰斯一改弗洛伊德统治的权威性心理治疗方式,而是致力于让医患关系成为一种真诚和平等的关系,心理治疗师也不回避自我情感的暴露和表达,此治疗手段体现出了一种平等、真诚的陪伴关系。

    文章的调查数据来源于沈阳市教育水平不同的五个区的10所学校,从中随机抽取高中三个年级,共计2 00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的统计。

    无论是家庭中的父母陪伴,还是学校教育的教师陪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内心产生的不安全感,更多来源于对前途的渺茫和遇到困难时的无助。具体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如图2,4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倾情陪伴与默默守候是保障自己成长的最好方式,甚至超过了教师专业方面的作用——讲授与辅导学业(23%)和学习习惯的养成(21%)。

    如圖3,学生认为教师倾情陪伴的意义,除了保证班级学风优良、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外,还在于让自己内心安稳,避免浮躁,这就更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伴其成长,陪其长大。

    2.陪伴是润泽学生成长的雨露

    高中阶段正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更需要心灵的护航和方向的指引。目前,有些学生的父母迫于生计,父母中一方或者双方不得不选择“忽略”孩子的成长和内心需求,父母的陪伴明显缺失。根据抽样调查不完全统计,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接近20%,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心灵的护佑与陪伴,更有约30%的学生的童年时光是与父母之外的人度过的(如图4)。无论是从精力、观念,还是血缘亲疏的角度来看,这都没有达到学生心理上对陪伴的要求。

    如图5,当学生被问及如果自己可以重新成长,你希望父母在哪些方面给予自己更多?32%的学生选择了陪伴自己长大,参与自己的成长,41%的学生希望父母从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对陪伴的渴求显而易见。

    多年来,我们大力倡导陪伴教育,更好地弥补了家庭对学生陪伴的缺失,以至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感明显增强。在调查问卷中(如图6),当问及学生成长遇到困惑,最希望从哪里得到指导性建议时,学生认为教师在这方面可以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指导与父母相当。

    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来看,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倾情陪伴进而实现思想引领责无旁贷,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与把关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陪伴中,学生可以沿着教师指引的主流价值方向成长,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陪伴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

    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如何才能在班级制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教育,教师在陪伴中了解学生便成为重要前提。孔子学生三千,他们资质不一、气质不同,孔子开创的教育手段就是因材施教。教师要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进行针对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观察、了解学生,而教育教学中的陪伴是最佳的途径。

    二、陪伴教育实施的几个要素

    1.陪伴教育的前提是共情

    共情亦称为同理心,此概念由罗杰斯提出,共情又译作同感。共情,简而言之,就是设身处地领悟他人所思、所惑、所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感受他人的内心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教师从爱心出发,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在陪伴教育中,有了共情的基础,学生会感到自己被教师理解、接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师生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教师适时指点迷津,教育效果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2.陪伴教育的秘诀是走近

    教育是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陪伴是心灵的陪伴,而非单纯地陪同,也不是粗暴地看管,更不是枯燥地说教,而是一项全情投入、走近学生的活动。小林宗作校长便是这样一位全身心走近学生的人生导师,他可以倾听小豆豆一个上午的自述,可以每顿午餐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用心进餐,他还可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夜里和孩子们在学校的礼堂露营……我们倡导的陪伴就是这种注重对学生的用心陪伴,走近陪伴。

    3.陪伴教育的目的是放飞

    学生成长中三个要素最关键,即前进的目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源源不竭的内驱力。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把控和引领,前进的目标需要经常修正,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教师不断地督导和巩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正确行为帮助学生成为自觉;学习倦怠是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过程的,如何让学生永葆向上的进取心和内驱力,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放飞学生就是注重其内驱力培养,注重体验,强调示范的工作。李希贵校长的“教师第一”理念,正凸显了教师的“自觉觉人”,陪伴、唤醒、引领、放飞的意义。因此,我们倡导的“陪伴”并非简单地陪着,一路上需要同路人适时鼓励、适时鞭策,确保学生有飞翔的足够“升力”。

    三、陪伴教育逆推教师自我完善

    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上述特质不断做出优化与调整。例如,控制型性格的教师在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加强民主,适时放手,给学生创造更多心灵选择和行为选择的机会,陪伴过程中多注重启发和沟通;安逸型性格的教师应该在陪伴教育的过程中强化目标感,鼓励学生体验刻苦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见,在师生互伴的活动中,既实现了教学相长,又在逆推教师的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习总书记寄语教师,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陪伴教育中,教师以德立身,树万世师表,学生以师为鉴,行人间正道。这是教育同仁的毕生追求,作为从教者,应时刻自勉,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朱彩霞.“陪读”不等于“陪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2).

    [2]段丽英.教育:唤醒、陪伴、引领[J].贵州教育,2017(22).

    [3]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4]周彬.课堂密码(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