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评价机制研究

    刘建文

    [摘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政治资源和组织特色,也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政治引领方面。从建立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评价机制的意义、理论基础入手,比较全面的探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反馈等问题,为构建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支部;评价机制

    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鲜明的组织特色。在实践中,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系统的终端,是党的建设最生动、最丰富、发展变化最快的领域。国有企业党支部无疑是完成生产发展任务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交汇点和承担者,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如何,党支部既是“晴雨表”也是基础性环节。

    一、构建评价机制的意义

    (一)从宏观上看,是推动政党现代化,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需要

    1、是推动政党现代化的需要。政党现代化,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党组织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的新环境、新问题。作为企业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对党支部作用发挥程度的评价,是党组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接受检验、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党组织形成与行政、职工群众和党员良性互动的现代化路径。

    2、适应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组织的“战略选择议程不是从政治领导到组织建设,相反,是从组织建设到政治资源”。也就是说,企业的党组织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职能转变,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作用发挥机制。企业党支部的考核评价实质是厘清自身职责边界、廓清自身功能定位、提升管理科学水平的举措,而这恰恰是与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目标的高度契合。

    3、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基础。在国企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就要加强企业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基层党建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质就是让企业所有党员乃至全体员工分享和制约基层党组织的权力,考核、评判基层党的执政绩效,形成纠错监督机制”,是企业党支部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有效举措。

    (二)从微观上看,是保证党建和行政工作融合,促使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需要

    1、进一步促进党建和行政工作融合的需要。实践中,由于企业党支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清,往往存在着行政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现象。事实上,基层党组织离开了行政事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得到行政部门的支持。只有基层党组织成为行政领导完成中心任务的必要力量时,党组织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评价机制,就是要以是否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为重要标准衡量企业党支部工作成效,实现党建和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

    2、是企业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需要。建立实施党支部的评价机制,从政党的自我革新层面看,是政党主动性和适应性在基层的具体体现,是国企党支部角色转换的自觉行为;从工作方法层面看,是对党支部传统“松散型”、“无新意”、缺乏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等工作方式的否定,提高党支部工作效率、提升党支部工作吸引力的重要措施,是寻找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从而集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二、建立和实施评价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建立和实施党支部的评价机制是政党民主化的微观反映

    政党民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党内和党系民主两个子系统,其中党系民主又包括党政民主、党际民主、党社民主、党群民主等子系统,而政治民主化的目的恰是通过民主的渠道和方式使政党获得充分的政治资源,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国企党支部评价机制旨在敞开党支部与党员、企业行政、群众职工的交流窗口,建立广泛全面的、上下沟通的互动平台,使党支部始终处在企业广大员工的监督之下,持续获得最充分的信息供给和智慧能量,使党支部在企业动态发展中不断推进民主化进程。

    (二)党支部的评价机制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系统论要求把认识和作用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握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控制论认为,系统和外部环境有一种信息传递,系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稳定,内部都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依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构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评价机制,一要厘清“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二要廓清党支部具体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评价方式等重要问题,系统全面地实现对党支部功能发挥的评价。

    三、构建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评价,是国企党支部的作用对象,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党支部功能发挥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完善自身以适应国企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涉及两个方面,即评价目标和评价项目。所谓评价目标,是对评价对象在评价项目及其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水准的一种规定。所谓的评价项目,是对评价目标的具体化,即狭义上的评价内容,是评价对象属性的反映。

    在实践中,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通过基于党支部功能界定的各项具体工作效果体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必然要涉及到国企党支部的功能定位,而党支部的功能则必须和党支部的任务具有对应性。

    《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这样的规定是对国企党支部基本任务的界定。

    实现上述任务主要通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凝聚人心”、“自身建设”五个方面功能实现和体现。其中,前四个方面为外向功能,“自身建设”为内向功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评价即是对五个方面显性功能发挥效果的评价。

    1、推动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具有企业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特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归根到底,必须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推进党的建设。因此,企业党支部推动企业发展,就是要以党组织独特的优势和方式,推动企业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推动经济责任承担方面:党支部所辖范围的党员群众工作履职情况、党支部所辖范围的党员群众创新创效情况、党支部在提升党员群众整体素质方面的措施和效果;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工作情况、党支部承担企业重大攻关课题情况、党支部承担企业重要生产任务的情况;党支部所辖党员获得生产技术能手、岗位标兵和劳动模范情况、党支部所辖党员带领职工群众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

    推动政治责任承担方面:党支部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党支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党支部监督同级行政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推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党支部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情况、党支部落实节约情况、党支部在行风评议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党支部在维护企业社会形象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2、服务群众。无论从国有企业还是党的性质看,服务群众都是国有企业党支部的当然职责和重要使命。服务群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政治上,帮助职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措施和效果、维护企业稳定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向上级党组织反映职工愿望和诉求以及效果。

    工作上,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上的困难情况、帮助职工提升个人素质发挥个人特长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搭建职工展示自身能力和特长平台的情况;党员责任区落实情况。

    生活上,解决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具体措施和效果等。

    3、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国企改革一直以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理论为依据围绕着管理者激励问题展开。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工权益的保护,造成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要求与职工群众现实利益受侵的强烈反差。国企改革的形势要求“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求,从传统的管理性和动员性的党的组织转变为服务性、维权性、代表性和整合性的党的基层组织”。使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广泛渗透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之中,成为缓冲和消解国有企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政治手段。

    促进思想统一,开展党员群众思想状况调查措施和效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效果、党员思想教育措施和效果;建立了定期的谈心谈话制度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精神文明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执行以及效果、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职工遵规守纪情况、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做法和效果、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具体举措等。

    维护公平正义,建立了维稳工作机制并发挥作用、根据相关的制度规定,开展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并取得实效;积极参与奖金分配、干部任免、员工奖惩、评优等重大问题的决策,维护公平正义。

    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落实到部门文化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部门文化理念;职工熟悉并认同实践企业文化、帮助职工制定个人工作愿景并实现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落地活动并取得了效果。

    4、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是党支部的保持生命力的源头活水。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是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保障,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基础。

    思想建设。“三会一课”规范程度及效果、党员思想教育培训实施形式及效果、民主评议党员的措施和效果、培育宣传先进典型的特色做法和效果、党员教育的举措和效果。

    组织建设。支部班子是否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情况及效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情况、党务公开情况、支部制度建设情况。

    作风建设。党员责任区建设情况、作风建设举措以及落实情况、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党支部的作用功能是一个系统,“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和“自身建设”是有机联系的构成要素。“自身建设”是前四个功能实现的基础和支撑,最终四个功能的实现最终体现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评价原则

    1、从评价主体看,要坚持党内评价、行政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根据企业党支部的作用功能,其作用对象包括上级党组织、企业同级行政班子、所属党员、职工群众。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党支部是同级行政班子的配合和监督者,对行政工作发挥着推促作用;职工群众是党支部最广泛的作用对象,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党员是支部的直接管理对象,党员的评价具有直接性。

    2、从评价标准看,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如何把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是党支部评价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构成要素,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保证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评价维度看,要坚持服务中心和支部自身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讲,国有企业党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还在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且离开中心工作,党组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支部自身建设如何关系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效果,关系到支部外向功能发挥程度,“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三)评价方法

    1、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国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即是对“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及“自身建设”五个评价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具体性表达。科学设计指标评价体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逐级细化评价指标,形成一级(评价目标)、二级(评价目标二级分类)、三级(评价标准,即实现评价目标的具体要求)有机联系的要素系统,按照从原则概括到具体细化的逻辑顺序排列。

    二是要明确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等次和分值,也就是所谓的评价权重。评价总权重按照百分制计算,评价目标的权重依次可以确定为“推动发展”(25%)、“服务群众”(20%)、“凝聚人心”(15%)、“促进和谐”(15%)以及“自身建设”(25%)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权重赋予不同的等次和分值,体现国企党支部作用的不同重要程度。

    三是评价标准的表述要客观、明确,既有一定现实性,又有一定超前性,体现引导功能。

    四是明确评价方式,即根据评价标准采取的验证核实方式,如民主测评、走访座谈、资料审查等。

    五是指标体系的设计主体要囊括所有评价主体,使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广泛性,同时,要广泛征求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使指标体系具有民主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评价实施机构。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正当性是由党支部的作用对象确立的。在党支部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中,其作用对象有上级党组织(对上作用对象)、同级行政班子(平行作用对象)、所属党员和职工(向下作用对象)。因此,评价实施机构要由上述四个方面的人员构成评价机构。

    上级党组织。主持制定评价的细则,确定评价的尺度标准,召集评价机构成员研究评价重大事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等。

    同级行政班子。党支部作用如何,特别是推动发展作用如何,同级行政班子要提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意见。行政领导兼任党支部书记的要采取回避制,由其他行政负责人参与。

    所属党员。支部的作用如何,党员是最具发言权的群体。在实际评价操作过程中,要选择态度端正、思想素质好的党员作为党员代表参加考核评价。党员的选择可以由支部推荐和党委指定相结合产生。

    职工群众。党支部联系群众以及效果如何,广大职工群众具有切身感受。因此,职工代表或者随即选定的职工群众要参加评价过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党员代表和职工群众代表要符合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的要求,同时,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

    3、组织实施评价。对党支部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确定评价周期和确定评价步骤。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党支部的评价宜采用年度评价(上年度7月—本年度6月)和季度评价相结合形式。年度评价,由上级党组织召集评价机构成员通过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听取汇报,党支部书记根据评价内容逐一汇报作用发挥情况以及工作得失;第二步走访党员群众,评价机构分类走访支部所属的党员群众,根据考核内容逐一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步查阅资料,评价机构对照评价内容,对支部工作资料进行全面详细的查阅、核实;第四步集中打分,评价机构成员根据上述情况和支部自评情况,对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进行打分,初步确定考核评价等级。

    季度评价,主要采取支部自评、评价机构听取汇报、评价机构集体评议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党支部整体工作进度,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四)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1、要强化评价结果的反馈。向党支部进行反馈,使其明确工作得失,党支部根据考核组反馈的情况,认真总结,对照要求,通过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整改思路,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向同级行政负责人反馈,主要明确班子整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政负责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向党员和职工群众反馈,明确支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的成效,培养集体荣誉感并明确努力方向。

    2、要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是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把考核结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评功评奖、选拔使用、调职晋级等重要依据。二是推广应用支部特色工作经验。在支部评价过程中发现富有时代特点、党员群众喜闻乐见、切实推动工作效果的特色做法和经验,要经过总结提炼,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

    首先,要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重点和支部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不断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其次,不断建立和完善评价执行、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使评价工作本身形成闭环。

    (二)提升评价主体的民主素养

    因为评价本身的价值追求是企业认可,这就决定了评价主体的民主素养重要性。如果党支部的上级组织、行政负责人、党员职工缺乏民主素养,缺乏公正公平的意识,就会使评价结果失准,从而使评价本身失去意义。

    (三)整合各种评价资源

    企业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资源汇集的开放性系统。这些资源包括制度资源、体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充分发挥并利用这些资源的作用,开发这些资源的潜能,将大大有助于评价整体效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12]周秀红.基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同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田改伟.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

    [3]毕德.党内民主与政党现代[J].理论视野,2012(10).

    [4]林尚立.阶级、所有制与政党:国有企业党建的政治学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0(1).

    [5]朱联平.构建企业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2).

    [6]刘宗洪.组织覆盖与工作有效:基层党建创新的对策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6).

    [7]张立荣.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8]周葆华.中国共产党民主化问题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2).

    [9]袁振国.教育管理大辞典.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

    [10]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46-47页。

    [11]王金柱.如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1).

    [13]阮黄南.执政党基层组织功能及其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J].理论学习,2015(7).

    [1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