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语言运用 培养人文素养

    李天鸣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思考和深度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素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密不可分,教材中选录的文质兼优的经典文本流露出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是实现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可靠依托。

    本文以郑振铎的《猫》教学为例,巧借默读概括、品词析句、对比阅读、精读朗读、思考讨论的语言运用策略,使学生理解人与猫之间的乐与痛,懂得扬善避恶,平等善待一切生命,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

    一、默读概括,同享赏猫之乐

    默读是通过视觉和思维的调动,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内部语言。通过默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独立思考,深入研究文本,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概括是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简要的语言把读取的内容表达出来。

    三只猫的特点和命运各不相同,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4段,填写书后思考探究题一表格中关于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空白部分,着重概括“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这两部分。

    第一只小猫“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从这句话中学生概括出它的性情很活泼,一条红带或绳子也要“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二只小猫则“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这样活泼可爱的小猫在家中的地位自然很受喜爱,一只是“相伴的小侣”,一只是“亲爱的同伴”。

    通过默读和概括的语言运用策略,学生发现文中家里人都很喜欢这两只猫,十分在意它们,猫给人带来了“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与文中的“我”共情,同享“赏猫之乐”,这为同学们体会下文情感的变化进而理解主旨,达成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起到助力作用。

    二、品词析句,共伤失猫之痛

    品词析句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常用方式,通过对那些准确、生动的语句的感知、分析,理解作者或现或隐的情感态度。

    第一只猫病死了,这只小猫与“我们”相伴两月,俨然是“我们”的小伙伴,它病死了,“我”感到辛酸,然而只是“一缕的酸辛”,“我”虽可怜它,为它难过,但还能平静下来理智地安慰三妹不要紧。

    第二只猫丢失了,“我”因丢失了“亲爱的同伴”而怅然,因夺人所爱的路人而愤恨,对第二只猫,“我”的感情比对第一只猫更加强烈了。两只猫或亡或失,带给“我们”失亡的酸辛与愤恨。

    通过品析“酸辛”“可怜”“怅然”“愤恨”“诅骂”这一系列表达情感态度的词,我们不免也跟着经历了失去心爱的“小侣”“同伴”的伤痛,情感体验更进一步。品析“一缕”这一数量词,同学们也体会到“我”对三只猫的情感是有递进层次的,这也在为后文对第三只猫的复杂情感的爆发而蓄势。

    三、对比阅读,可叹淡漠的怜悯

    对比阅读通过对两个或以上文段的比较分析,从中求同或者求异。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文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在《猫》一文中,主要关注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的求异对比。

    前两只猫或亡或失,“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可是后来为什么又养了第三只猫呢?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我们出于怜悯,也带有些许无奈,收留了它。第一只是从隔壁要的,第二只是三妹怂恿从舅舅家拿来的,而第三只是随意“拾”起的。通过对猫的来历对比,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淡漠态度。

    在接下来读15、16段认识第三只猫的过程中,进一步从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多方面将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进行对比。它“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性情“不活泼”“忧郁”“懒惰”;“大家都不喜欢它”,对它“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与前两只“活泼”的猫“小侣”“同伴”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它的可怜,也为后来的冤屈铺垫。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读出“我们”出于对一条生命的怜悯,留下了它,然而这种怜悯却是没有温度的,由于它的外形不好看,性情不讨喜,它在家里得不到关心,人给猫的只是一份淡漠的怜悯。

    四、精读朗读,深感刺痛的良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堂上的朗朗书声不仅是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真的”,强调内心的难过。“益”,更加。“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针,强调了“我”的悔恨和遺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体会反问句“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的遗憾悔恨的语气;关注称呼的变化“我们的猫”及“忽然”出乎意料;读出“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的无限悔恨与遗憾。

    同学们朗读30~34段,领会到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它在“我”的暴怒、虐待下是如此弱小,毫无抵抗的能力。“我们的猫”已经死了,“我”对它永远无法弥补“我”的过失,这该是多么令人锥心刺骨的悔恨和痛苦啊!

    五、思考讨论,懂得扬善避恶

    教学上的讨论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连贯的言语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在讨论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态度价值观,从而达成人文素养目标。

    “我”现在是十分地难过,良心受伤了,而“我”之前是怎样对待第三只猫的,同学们展开了思考讨论,得出以下观点:一开始对它视而不见,比较冷漠;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可见“我”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给猫定罪,全凭主观臆断;“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可见“我”恃强凌弱,实施暴力;“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可见“我”不留余地,穷追猛打,不够宽容。从“我”对待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我”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

    通过人与猫的关系,折射出的是复杂的人性,读到此处,我进一步追问: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猫还仅仅是猫吗?同学们稍加思考随即明白,猫代表着弱小的没有话语权的人。猫于人而言是弱小的,正如我们的生命中也会遇到一些弱势群体,而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只有扬善避恶,才能尽可能避免生命的悲剧。通过讨论和交流,最终使同学们获取本课的人文素养目标:愿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愿生命多一些善意和欢乐。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作用犹如万丈高楼的地基一样重要。在《猫》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巧借语用策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了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