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研究

    胡文娟

    摘 要:新时期课程改革下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双高计划的提出能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高职人才。下面文章主要对双高计划进行分析,探讨该背景下高职汽车检修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汽车检测;检测维修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76

    “双高”计划为高职专科学生提供了更为通畅的向上渠道,打破了职业教育断头路的局面,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发展。2019年5月,教育部首次批准15所高职专科院校更名为职业大学,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同时,“职教20条”明确指出,到2022年将促进引导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我国职业大学刚刚起步,而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地方企业在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紧密合作,取得了不凡成就。特别是随着“职教20条”和“双高”计划的发布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更显优势,未来在承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

    1.1 教学设备陈旧

    实践教学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训练,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车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明确地完成上述要求。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设备一次性投入较高,占用场地较大,许多高校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教学设备落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1.2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陈旧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存在缺陷,首先,过于看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专业课技能的强化,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地发展,综合提高素质;其次,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比较呆板,缺乏应用性和可开发性的空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够科学,在课程设置时没有进行细致的职业分析,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毕业工作后难以胜任岗位上要求。再次,随着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的技术含量越来也高,而高职院校的教材没有及时更新,教材陈旧,学生所学知识无法跟上汽车产业更新换代的步伐。最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以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加强与本地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共同进行探讨,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从而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

    1.3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缺乏教师骨干队伍

    大部分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师,缺乏相关汽车行业一线实际工作经验,自身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理论知识不丰富,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很难达到较高水准。

    1.4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基地的匮乏,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动手能力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的学科,而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在校内可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场地和设备有限,在校外,缺乏与当地汽车生产与维修企业的联动,没有给学生提供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习的机会。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汽车企业的实际需求。

    2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发展策略

    2.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遵循从简单到困难,从汽车零部件、结构、原理到维修保养的教学顺序,学生较少接触到汽车的全面拆卸与修理、汽车的全面检测及故障排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汽车从业人员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汽车人才的培养面临复杂的问题。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立应考虑全局,不仅注重局部结构原理的学习,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习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连接,掌握汽车的整体拆卸、检测、维修和保养,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学会独立发现和解决汽车检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细节方面的教育应使学生充分了解汽车维修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故障排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原则。只有明确了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顺序,学生才能对汽车的整体结构和性能有全面的认识理解,知道汽车各总成的位置,全面掌握各总成的连接和拆卸方法,熟练掌握汽车修理中常用的修理工具,学会独立进行检修,真正体会汽车维修的方法和技巧。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可以充分落实安全教育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2]。

    2.2 建立教学一体化的模式

    教学一体化模式比较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的发展需求,教学内容和企业的用人目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企业的工作项目,培养更加专业汽车维修和汽车检修的专业性人才。在进行汽车维修和检修的相关教學课程中,工作目标应该明确的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对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断培养和帮助,使学生更快的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同时,教师应该紧密观察学生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水平,将成绩计入总体成绩之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水平和能力,将企业的工作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全面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具体打分,学生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耐心的指导,协助学生进行改进,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自身的实操能力。

    2.3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在授课模式上,应摆脱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一味的填鸭式的将基础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譬如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案例作为教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充当指导、总结等角色,放手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案例操作,完全的吸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一举数得[3]。

    2.4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进行调整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围绕着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出发点,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将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建立于着重提高学生实操能力至上,相应的课程也要随之调整。

    2.5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大多数教师并不是专业教师出身,因此,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也属于边学习边教课的情况,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也存在着不足。高职院校应与社会相关汽车生产、销售企业或当地汽车4S店进行协商,选择骨干教师前往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际轮岗学习,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而高职院校也将培养出一只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又富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对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出大量优质高素质人才大有裨益。

    2.6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当地汽车企业合作,校企联动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与当地的汽车生产、销售等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充分沟通,充分了解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其次,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协会和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专家担任讲师,进校给学生讲课,让学生能够得到一手的汽车技术信息和相关的专业指导,对自身所学的知识出现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另外,学校可采取校企联动方式,安排骨干教师及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车间进行实习,学生可以充分得到实践操作经验,提高自身实操能力,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学生实习过程,关注表现优秀的学生,为自己的未来人才进行专业培养,以此弥补自身人才短缺的问题。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大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联动方针,通过校企联动,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考核,提高了学校自身学生的就业率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人才引进的需求,双方取得共赢的局面。

    2.7 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习评价

    在一些复杂的教学实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建议采用模拟仿真设备进行虚拟操作和练习后,再进行实际设备的操作,以节约时间。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并根据相应的任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录像设备,记录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为学习评价做好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操作视频与标准操作流程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根据任务完成的完整性和质量,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很难避免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此类问题。可以通过选择播放部分学生的操作视频,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找出视频中的错误做法,安排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对评价结果良好的小组成员,可要求他们分享经验和见解,并向其他小组提出意见或进行指导。

    2.8 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手册的编写

    首先,学生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检修手册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阅读,通过视图的方式了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理解,自觉主动地搜集汽车检修与维修技术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利用自身所学所思所想,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手段,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所需的相关技能技巧及维修标准。其次,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汽车存在的故障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以此作为转折,根据自身理解对整个检修标准制度进行编写。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开展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宜的标准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分配的目标任务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应当是相匹配的,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目标任务。最后,教师应当对检测与维修手册中的内容、内涵、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及详细讲解,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手册的编写,从而完成项目工作方案计划。

    3 结语

    综上所述,双高背景下对汽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高校应积极完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扎实掌握汽车理论知识、汽车故障知识、汽车检测维修基本技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与职业教工作,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德良,刘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4):109-110,112.

    [2]高凯.关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20(15):94,135.

    [3]吴浩.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