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徐思思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倡的意识形态主流思想,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也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指导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寄托了十三亿中国人期望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相融合的美好愿望。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需要意识形态作为引导、需要主流价值观作为支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丰硕成果。然而,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热衷于玩手机的“低头族”、沉迷于虚拟游戏的“游戏族”、追求高档名牌的“拜金族”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人对于价值观的理解,诠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是对价值、价值信念、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和人的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人们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取向,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分支概念,其作用于个人反映了自我对于所理解概念重要性的衡量;其作用于社会反映了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以及所渗透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美国的价值观,“美国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西方高校所宣扬的价值观,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博爱等价值观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反映。这种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贯穿于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对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以个人为核心的狭隘的意识形态,而是将个人的价值观与国家、社会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当今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指导

    中国人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我国需要培养具有刻苦精神的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具有奉献精神的公务员等等,塑造实现中国梦的中国人需要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道德品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应具备的意志品质所作的具体阐述。人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实现中国梦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规范的言行举止。如今网络低俗语言、老人摔倒无人扶等社会热点问题几乎天天都有报道。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为什么个别人的行为却无视社会公德和基本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培养公民自觉抵制低俗语言,自觉规范行为举止。要注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公民不应仅考虑个人利益,更要考虑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当代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原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高校一直是各种意识形态竞争的主要阵地,当今的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多种途径获取各种意识形态,其中不免掺有粗俗低劣的观点混淆视听。这不仅无助于广大青年的成长,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个别的社会问题产生偏激的看法,从而影响到广大青年的价值观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进而阻碍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实现中国梦

    (1)爱国——培养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的家国情怀

    古代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可见个人、家庭自古就与国家、天下相联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将古人爱国的豪迈气概表达的淋漓尽致。中国近代史更是无数爱国英雄们用生命书写的一篇篇保家卫国、争取民主和正义的爱国史。中国人民怀有“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至今,爱国主义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爱国不仅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约束,也是公民自身应该履行的义务。今天的中国,正走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没有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和稳定,何谈千万个小家庭的幸福和温馨。青年一代应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课堂上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渠道和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党课等教育形式,端正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态度,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奏响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生主旋律。大学生在关注国家的成长和进步的同时,要理性和客观的理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祖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要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爱国要在尊重法律、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学生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要展现中华民族的自信,更要怀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自觉的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2)敬业——培育以爱岗敬业精神为目标的责任意识

    祖国的发展离不开爱岗敬业的中国人,全国劳动模范、“大庆铁人”——王进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无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工作楷模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实现中国梦需要怀有崇高理想的青年一代。然而,无论大学生拥有什么理想都需要通过个人的职业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精神意识活动,人类的物质活动本身就内含着精神要素。也就是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职业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3]敬业的本质在于将精神上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付诸于实践,这也是个人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大学阶段正处于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型时期,应注意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但大学生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工作和实践中容易出现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表现。要让广大青年意识到:爱岗敬业并不意味着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爱岗敬业可以体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在大学时期应培育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岗位实习工作,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诚信——培育以诚实守信精神为标准的道德品质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社会上出现了片面的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主,以缺失诚实守信为代价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广告宣传随处可见。物质上的丰富却衍生了人们越来越多道德上的缺失,其根本原因是一部分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以缺失诚信精神和道德品质为代价,这揭示了人们对于诚信与金钱的价值衡量问题。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应主动培育自己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讲诚信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信则立,不信则废。”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对某些缺少诚信意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应树立以诚待人的正确价值观,在学校要自觉做到考试不作弊、论文不剽窃、助学贷款不拖欠等基本信用要求,进入社会才能讲诚实、守信用,努力做诚实守信具有高尚道德感的中国人。

    (4)友善——培育以团结友善精神为基础的道德情操

    友善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具有高尚道德的标志。然而,随着贫富差距的产生,邻里之间、老乡之间、朋友之间的联系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表现出的冷漠与互不关心。网络上充斥着对人的谩骂和攻击,生活中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性扭曲现状。一些人会善意的提醒:这个社会怎么了?诚然,老师们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青年人走出课堂却在接收着错误的道德现状。其实,友善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个微笑会给陌生人带来善意的解读,一次举手之劳会传递彼此之间爱心的力量。

    大学生应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校园以及社会的公益活动。同学之间要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相互信任的团队精神。在大学期间还应培养自己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不以物质利益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勇于担当、明辨是非,要具有对弱势群体“雪中送炭”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应深刻的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义,其实对他人友善、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思想道德有所升华。大学生不仅要做有理想的一代人,更应做有道德、懂感恩的青年人。无论何时得到他人的帮助,都要心怀感恩之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爱心传递给有需要的人,传递爱心的过程就是传播正能量的过程,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善的法治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当代大学生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出发,切实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的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和行为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崇高的社会道德基础。

    [注释]

    [1]王玉樑.荣辱观颠倒与价值观多元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李传柱.美国价值观并不是“普世价值观”[J].红旗文稿,2016(8).

    [3]薛栋.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研究——兼论职业精神传承的途径[J].职教论坛,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