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个案的综合运用

    【摘要】该个案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治疗模式中的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我,恢复自尊,使其再社会化从而达到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老年问题;社会工作;个案;人本治疗模式;理性情绪疗法

    伴随着老龄化的进程,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随之而来的老年问题愈发的突出。步入老年的人们由于受到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应现象。基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针对老年问题的措施,使老年人能够再次找回自我,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安享晚年。

    一、接触案主

    陈大爷,71岁,退休前为某单位员工,退休后与妻子住在一起,但妻子一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后去世。陈大爷在此之前都是由妻子照顾,自己基本无自理能力,失去依赖的陈大爷之后过得十分潦倒。陈大爷育有一子,但工作繁忙,平时与父亲沟通较少,儿子曾把陈大爷接回自己家中居住,但陈大爷缺乏生活的能力,在儿子家啥都不会做,每天都是儿子儿媳洗衣做饭,一想到儿子儿媳每天除了要忙工作上的事还要照顾自己便不然觉得自己是个负担。住过一段时间后,陈大爷便以不适应为由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住所。无奈之下,儿子联系到社会工作者,工作者于2016年3月接案,开始与陈大爷接触。

    二、资料收集与问题评估

    (一)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家庭情况:育有一子,但儿子结婚离家使得陈大爷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改变、联络密度减弱,配偶疾病更使得陈大爷失去相依为命的生活伴侣。

    健康状况:案主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只是稍微有点营养不良,略显消瘦。

    情绪状况:案主情绪有些低沉,交谈中总是自怨自艾,说自己无能,自己没用,当谈及妻子时眼泪便情不自禁地往下流;当谈及儿子时案主也会时不时地重复对不住儿子,拖累儿子。案主总体呈现出一种沮丧的状态,对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

    精神病记录:无

    自杀行为倾向记录:无

    经济状况:每个月有1200的退休金,外加儿子每月寄来的生活费还有一些政府的慰问金。

    (二)资源情况

    儿子经常来看望他,是陈大爷最亲近的人,在物质上给予陈大爷很大的支持。退休后与工作伙伴的联络减少,也就直接导致其缺乏朋友的关怀与支持。邻里经常性地来探望陈大爷,给予其一定的帮助。社区机构对有特殊困难的居民能够提供一些上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陈大爷的负担,但缺乏专业性。政府相关机构对陈大爷进行间接性的慰问。

    (三)生活状况

    生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技能,衣服洗不干净,家务不会整理,饭也不会做,唯一会做的也只是一点稀饭,有时一天三顿就吃早上煮的一锅粥外加一碟咸菜,生活比较节俭。自从妻子离世,陈大爷大多数时间待在家里,自我封闭,缺少社会参与,社会隔离比较严重。

    三、介入目标与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一)介入目标

    1、提高案主的自理能力,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洗衣、烧饭等等。

    2、促进案主的社会参与,扩大案主的人际交往,使其从失去妻子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3、恢复案主的自尊,使案主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我的认同感,获得生活的自信心

    (二)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该个案是综合应用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治疗模式来解决案主所遇到的问题。

    咨客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有三个方面即人性观、自我实现和自我概念。从本质上讲,人是善良的、理智的、仁慈的、可信赖的。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大多数人都不属于自我实现的人,大多数人不是静态的,他们尚未达到这个境地,但他们正走向成熟。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人的行为、情绪与心理是由自我概念决定的。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经验性的自我决定人的行为。案主是有潜力的,但自我概念出现偏差,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在此理论的的基础上重塑案主的自我概念,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思想往往是构成情绪的根源。其最大特点是以观点、思想为突破口,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思想,达到改变沮丧情绪的目的,使人产生更积极与负责的行为。其对人性观的看法是情绪问题起源于人的非理性观念,人有选择改变自己思想、情绪及行为的能力。案主存在非理性认知,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该理论的治疗方法对案主进行治疗。

    四、个案工作介入

    (一)工作前期(一个半月左右)

    1、工作者在与案主会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支持性技巧,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心和鼓励。也可以采用影响性技巧,对案主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要站在案主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案主的境地,使得自己感同身受,这样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和谐融洽。

    2、社会工作者与陈大爷一起去市场买菜,菜市场的商户都很热情,让陈大爷看到外面的世界还是很精彩的。通过与陈大爷一起做菜的方式,让陈大爷习得一些做家常菜的方法技巧,并对陈大爷的成果给予肯定,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并以同样的方法教会陈大爷洗衣的技巧和整理家务的技巧。陈大爷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逐渐有了自信。

    3、陪同陈大爷在小区里散步晨练,小区里有许多老年人在一起打太极,也有一些老人在下棋,还有一些在打牌,大家都很欢乐,在社工的带领下陈大爷开始与这些老年人接触,其他老人也很热情的接纳了他。

    4、社会工作者联系老人的儿子,与其进行交谈,分析其与老人的关系,使其认识到老人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而非简单的物质帮助。陈大爷失去老伴儿容易产生孤独感,做子女的要经常性的探望老人,对陈大爷要多多支持和鼓励。老人儿子表示以后会与老人多多联系,给予其更多的关怀。

    (二)工作开展阶段(一个月左右)

    1、运用理性治疗方式

    案主:“我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不会做。”(非理性信念)

    工作者:“我发觉你之所以觉得自己笨,是因为你不会做家务,而做家务是要学习的,你并没有学习过,所以自然不会做,因此并不是智商的问题。”(指出非理性信念)

    案主:“我一定是笨的,家务肯定学不会。”(非理性信念)

    工作者:“那你怎么知道你学不会呢?你都没试过,不妨试试看呢。”(辩驳非理性信念)

    案主:“那好吧,我试试。”

    2、运用怀旧的治疗技巧,与陈大爷一起回顾往日的工作、生活中快乐与成功的事件,协助老人重新找回失落的自尊与荣耀,使其重新认识自我。

    3、运用生命回顾的治疗技巧,通过生动的缅怀过去一生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通过当事人的内省来重新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运用探讨、描述和疏通的反映性技巧,与陈大爷直面那些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让他畅所欲言,抒发心中压抑很久苦楚与怨念,与陈大爷真诚地交流,帮助陈大爷表达感受,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5、陈大爷已经融入到了小区其他老年人群体中,并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人际圈,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已经从妻子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三)巩固发展阶段(一个月左右)

    1、继续运用反映性技巧、怀旧技巧和生命回顾技巧帮助陈大爷表达内心的感受、认识自我。陈大爷很喜欢和工作者谈自己的往事,谈自己的家人并且时不时的讲些笑话,社会工作者也乐在其中。

    2、工作者不在时,陈大爷跟社区其他老人处的很好,经常一起下棋,打太极。出门时还不忘叫上邻居一起锻炼。社区举办活动老人也积极参加,整个人自信满满。

    3、与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经常去儿子家串门,但不同以往,现在的老人可以做一桌家常菜,整理好家务,等儿子一家回来共聚天伦。儿子还经常夸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四)结束阶段(一个月左右)

    1、社会工作者提前告诉陈大爷,由于自己还有其他工作,一个月之后便要不能经常来看她了并在这期间与老人一起回顾服务的整个过程,巩固现有的成就,让陈大爷充满信心。

    2、陈大爷现在能够生活自理,并且能够帮助社区的其他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现在在儿子家住着,一家人其乐融融。

    五、反思

    (一)本个案成功的关键在于案主的积极配合,以及社会工作者对各种专业技巧的灵活运用,特别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采取的一些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二)本个案运用的一些方法技巧比较粗糙,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老年个案工作,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一些具体的细节做的还不够完善,因为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全匹配。

    (三)我国现今做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还是少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括大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满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四)社会过多的关注青年人,但对老年人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社会应该相应地匹配给老年群体一定的资源,满足老年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多开拓适合老年人的教学训练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训练老人的社会适应技巧,强化老人的自我权能。

    参考文献

    [1]冯丽婕.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在老年个案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上半月),2010(04).

    [2]齐彬雯.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居家养老中发挥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16).

    [3]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 (05).

    作者简介

    范森(1993.01-),男,汉族,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