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摘 要: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以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活动。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的时代背景下,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转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要求,为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本文以校企合作、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基础,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高职学生高质量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64

    培养高职学生的终极目标在于为国家、社会培养职业素养丰富、技能全面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在当前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校企合作机遇,坚持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

    1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高职学生培养环境下,要以技能训练为基础,注重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培育。为此,要积极践行职业教育改革精神,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一体,充分发挥协作企业在高职学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推进育人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用人诉求的有效对接。

    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当前优化高职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精准“衔接”,进而实现学生培养、教育的最佳效果。综合来看,校企合作主要表现为:首先,校企合作是由学校、企业相互协作所形成的合作机制。在全面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进程中,各类职业院校立足优化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等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针对企业需要培养人才,提升了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效性。其次,相关职业院校通过推进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了人岗适配。最后,校企合作是一项以重视人才技能培养,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实践相融合,从而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互通的育人目标。

    2)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过程表现的综合素养。首先,职业素养主要有通用职业素养、专业职业素养组成,其中通用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专业职业素养则指特定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状况客观衡量了从业者是否匹配、适应职业及岗位需要。其次,职业素养是一项动态、养成教育,尤其是专业职业素养,更需要学生在具体从事某一岗位、职业工作来具体形成。最后,也可以从显性素养、隐性素养视角来理解、认识职业素养。其中显性的职业素养主要反映为各种资格证书、竞赛成绩和技能比武状况,而隐性素养更多体现为学生的职业品行。

    2 传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经验和职业精神直接关系到其个人职业成长,甚至影响产业发展成效。现代职业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纵观传统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状况看,其中存在多种问题,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培育,具体表现为:

    1)单一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忽略职业心态的有效教育。在当前高职学生培养时,由于过多偏重职业技能、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团队精神、包容意识等职业素养的有效培养,未能对学生的职业心态进行有效引导,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成长。此外,缺少必要的职业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多数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由于缺少必要的包容精神、抗挫折意识,影响了高职学生对职业工作、岗位工作的有效应用。

    2)缺乏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成长。当前高职教育缺少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部分高职学生对企业、岗位的心理预期与现实认识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生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方案,影响了高职学生的持续成长。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较大“缺口”。现阶段,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工作与技能要求与个人所学的知识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高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时代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出入,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成长。

    3)缺少沟通能力的有效教育,影响了高职学生成长的稳定性。现阶段,开展高职学生培养时,缺少人际交往能力、沟通技能的有效培养,高职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多元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反馈、精准传递,影响了学生对企业文化、工作岗位的有效融入。当学生对自身岗位薪酬和成长能力有较高要求时,由于缺少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主动沟通有优势,就很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影响了高职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3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化路径

    在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要将校企合作与高职学生培养深度融合,通过精准收集企业的用人需要,适时调整课堂育人方案,突出实践导向,关注职业素养培育,通过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搭建最佳平台。

    1)将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全面融合。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优化高职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发挥企业实践优势,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综合应用于专业教育活动。第一,对合作企业特征、岗位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中蕴含的企业文化、奉献精神等内容综合融入专业教育活动,通过发挥专业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积极优势,实现职业教育与综合育人的全面融合。第二,要丰富专业教育素材,通过对企业所需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汇总研究,对高职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丰富、调整。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学生培养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2)将企业管理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活动。在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创新职业素养实践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贴近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时,要以在职员工的标准来考核、管理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企业式”管理,使学生未来更好适应工作环境、岗位需要。通过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活动,使学生借助校企合作机遇,形成必要的职业情感。

    3)将师资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将从本质上优化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缺失的问题现状,有效推进产教融合,人岗适配。相关高职院校要开阔选人用人思维,通过引进兼职教师,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提供人才结构完善、实用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可以选聘企业职工、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社会最新知识。因此,在新的高职育人导向下,既要重视做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也要合理利用各类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职业精神。

    4 结语

    传统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单一关注通用职业素养,未能有效融入职业、岗位特性,影响了学生职业品质的有效培养。校企合作是当前推动校企育人资源深度融合,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应以学生能力教育与培养为导向,以学生职业品质为核心,通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伟;叶雅雅.基于职业素养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68-72.

    [2]史文晴;匡瑛.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内涵、特征及融合路径[J].中国职業技术教育,2020,(8):67-71.

    [3]余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核心素养融入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S高职校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55-59.

    [4]杜海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研究——评《探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6):115.

    作者简介

    胡兵(1974-),男,汉族,湖北恩施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英语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