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费广洪 张盛进

    

    

    

    【摘要】研究230名学前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发现,学前流动女孩的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提升,受欢迎型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高于被拒绝型儿童。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9-0034-06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年龄相仿的同伴通过相互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儿童与同伴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意图和愿望等心理状态的认识或理解。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虽不断发展,但与一般儿童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胡芳芳、桑青松,2011)。

    当前,关于学前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同伴冲突或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方面。同伴冲突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互动方式。张凤和冯晓霞研究发现,心理理论水平较高的儿童多使用协商等策略解决同伴冲突,而心理理论水平较低的儿童则多使用控制和求助第三者等策略解决同伴冲突,这说明心理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苏韦(Suway)等人研究发现,气质和消极的同伴互动行为共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2〕博萨茨基(Bosacki)研究发现,儿童6岁时的心理理论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8岁时的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焦虑/恐惧的同伴关系。〔3〕芬克(Fink)等人研究发现,“拥有一个好朋友”的儿童,其心理理论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好朋友”的儿童,而心理理论水平较低的5岁儿童,其7岁时的同伴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差。〔4〕韦尔曼(Wellman)和明克(Mink)研究发现,害羞气质的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往往更高,〔5,6〕这可能是因为害羞的儿童能更安静地观察同伴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了解人际交往的过程。同伴接纳程度对应的是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刘黎微和陈锦霞研究发现,受欢迎型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得分最高,被拒绝型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得分最低,且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能较好地预测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7〕芬克认为,在建立新的关系时,拥有更好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儿童更容易得到同龄人的积极评价,即较高的心理理论水平有助于儿童正确分析同伴的心理状态,并做出适当的亲社会行為,从而促进儿童与同伴间的关系。〔8〕斯劳特(Slaughter)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能够显著影响其同伴关系,且在同一年龄组中,儿童心理理论水平越高,其受欢迎程度就越高。〔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流动儿童群体日益庞大。然而,当前已有的关于学前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研究很少以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此,本研究以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改善学前流动儿童与同伴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理论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深圳市9所流动率①为50%左右的幼儿园,从中抽取41个班级,其中小班14个,中班13个,大班14个,班级平均流动率为51.21%。学前儿童共计1244名,其中637名为流动儿童。研究者通过同伴提名法,记录全班儿童对班级中学前流动儿童的正提名和负提名次数,再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公式Z=(x-μ)/σ计算出正提名标准分(Zp)、负提名标准分(Zn)、社会喜好标准分(SP=Zp-Zn)和社会影响标准分(SI=Zp+Zn)。其中,x为某儿童的提名次数,μ为所在班级提名平均数,σ为标准差。之后,研究者根据庞丽娟对同伴类型的分类标准(见表1),〔10〕将637名学前流动儿童分为五类。最后,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抽取受欢迎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各3名,参与心理理论测试。受各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最终共有230名学前流动儿童参与心理理论测试。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1.同伴提名法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测查学前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首先,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现场拍照收集学前流动儿童的大头照,将每个班级学前流动儿童的大头照随机排列在同一张幻灯片上,并进行编号。然后,研究者采用一对一方式,对全班儿童依次进行测查。研究者先帮助儿童熟悉测试过程。研究者说指导语:“小朋友,你好!今天老师要和你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的要求,找出小朋友的照片。现在请你看一下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这些照片。”研究者让儿童仔细看一遍幻灯片上的大头照,随机指出几张让儿童说出照片上儿童的名字,确保儿童能看清并认出照片上的全部儿童。之后,研究者提问:“在这些小朋友当中,你最喜欢和哪3位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你帮我指出来。”“在这些小朋友当中,你最不喜欢和哪3位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你帮我指出来。”儿童可以用手指出对应儿童的大头照,也可以直接说出大头照上的编号,研究者根据儿童的回答做好相关记录。

    2.心理理论测试

    研究者依据韦尔曼〔11〕、方富熹等人〔12〕编订的心理理论测试工具,确定五项心理理论测试任务,对学前流动儿童进行心理理论测试。具体任务及所需材料见表2。

    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口吻向儿童阐述测试内容,并通过相应材料模拟故事场景,以辅助儿童理解测试任务。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例,研究者向儿童展示1个牙膏盒(里面装着1支铅笔,儿童看不见)。研究者问儿童:“这是1个牙膏盒,你觉得牙膏盒里装的是什么?”儿童先判断牙膏盒里装的是什么,然后打开牙膏盒取出里面的东西,并确认是1支铅笔。之后,研究者指导儿童把铅笔重新装回牙膏盒,问儿童:“现在牙膏盒里装的是什么?”接着,研究者提出表征转换问题:“在没有打开牙膏盒前,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笔还是牙膏?”研究者又提出错误信念问题:“如果是其他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的小朋友,你认为他会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笔还是牙膏?”如果儿童正确回答表征转换问题和错误信念问题,则视为完成这项任务,记2分;只正确回答其中1个问题,记1分;均回答错误,记0分。心理理论测试任务的顺序为不同的愿望任务最先呈现,情绪信念任务最后呈现,其余三项任务随机呈现。每名儿童的测试时间约为15~25分钟。所有任务的提问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儿童可以用动作回答问题,也可以用语言回答问题,研究者及时记录儿童的回答。五项测试任务的得分之和为儿童心理理论测试的总分。不同的愿望任务得分区间为0~1分,其余四项测试任务得分区间均为0~2分,五项测试任务总得分区间为0~9分。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现状

    由表3可知,学前流动女孩的正提名标准分高于男孩,负提名标准分低于男孩。将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同伴关系类型作为因变量,检验年级、性别与同伴关系类型的关系发现,同伴关系类型的年级主效应不显著,性别主效应极其显著(p<0.001),表现为女孩的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二)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状况

    由表4可知,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各项测试任务得分均随年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女孩的得分高于男孩。将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心理理论总分作为因变量,检验年级、性别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发现,年级主效应极其显著(p<0.001),表现为大班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高于中班和小班学前流动儿童,中班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高于小班学前流动儿童;性别主效应极其显著(p<0.001),表现为女孩心理理论水平高于男孩;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三)学前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如表5所示,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受歡迎型和被拒绝型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理论测试得分进行差异检验发现,受欢迎型儿童与被拒绝型儿童心理理论测试得分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表现为受欢迎型儿童的心理理论测试得分显著高于被拒绝型儿童。可见,学前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越好,心理理论水平越高。

    三、讨论

    (一)学前流动女孩的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

    本研究发现,学前流动女孩的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叶晓璐和周杰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测查发现,女孩比男孩更易受欢迎。〔13,14〕吴姝欣和孙晓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和女孩相比,男孩往往得到更多的消极提名。〔15,16〕国外也有研究指出,女孩更容易被同伴接纳,而男孩则更容易成为被拒绝的对象。〔17〕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的社会行为有关。麦考比(Maccoby)研究发现,女孩在同伴交往中往往会发展以情感和身体亲密为特征的友谊,而男孩往往更注重建立支配地位。〔18〕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男孩常常因为争抢某个玩具而发生同伴冲突,而女孩在面对同伴冲突时则会更理性地讲道理。本研究也发现,许多儿童会表示“他总是打人,我不喜欢他”“他不听话,我不喜欢跟他做朋友”。究其原因,女孩在同伴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居多,攻击行为较少,因而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较高;而男孩在同伴交往中的攻击行为较多,因而被拒绝的程度较高。

    (二)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提升

    本研究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各项测试任务得分均随年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9,20〕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3岁时主要是以“信念-愿望”为基础的心理理论发展阶段;4岁以后则是以“信念”为解释和表征的心理理论发展阶段,此时儿童才开始意识到个体是通过“信念”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和解释的。〔21〕3岁时,儿童在认知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但此时儿童的认知活动基本是靠动作和行动进行的,还未能对他人的信念、意图和愿望等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认识或理解。可见,3岁时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还处于萌芽期,只有极少数儿童在此阶段能完成部分心理理论测试任务。4~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和快速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其认知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开始发展,理解能力也不断增强。5岁以后,儿童初步具备了逻辑推理能力,且对事物已经开始具有比较稳定的态度,对他人的信念、意图和愿望等心理状态有了一定的认识或理解,并可以借助这种认识或理解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在此阶段多数儿童能完成心理理论测试任务。

    (三)受欢迎型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水平高于被拒绝型儿童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欢迎型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测试得分显著高于被拒绝型学前流动儿童。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与同伴关系质量密切相关,受欢迎型儿童比被拒绝型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22〕斯劳特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心理理论水平与同伴受欢迎程度存在联系。〔23〕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关。刘明等人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24〕德科维奇(Dekovic)和格里斯(Gerris)的研究发现,受欢迎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技能均优于被拒绝型儿童。〔25〕赵景欣的研究也发现,受欢迎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被拒绝型儿童。〔26〕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同伴交往的影响。心理理论发展可能受到同伴交往频率的影响。许慧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同伴接纳程度越高,越能获得更多与其他同伴互动、交流想法和观点的机会,越能更好地促进其心理理论发展。〔27〕而被拒绝型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势必会造成其同伴交往频率相对较低。另外,心理理论发展可能受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卡彭代尔(Carpendale)等人和莫书亮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可以显著预测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28,29〕同伴交往质量会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质量,而这又与儿童处理冲突矛盾时所采用的策略密切相关。当儿童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儿童能否较好地处理和解决矛盾冲突,将关系到同伴之间的关系和交往质量。菲利普(Philip)的研究发现,在受欢迎型儿童群体中,他们解决矛盾的策略比被拒绝型儿童多,且更有效。〔30〕赵景欣的研究也发现,受欢迎型儿童面对冲突时多选择协商策略,而被拒绝型儿童采用的策略往往难以缓和冲突。〔31〕可见,儿童在面对冲突时使用的策略会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积极稳定的同伴关系能为儿童提供更多与同伴交流互动的机会,给予儿童更多机会尝试选择同伴交往策略,帮助儿童创设更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四、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前流动儿童,帮助他们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对学前流动儿童关注度的提升,有利于儿童积极与同伴和教师互动,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对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同伴交往,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早期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与同伴进行良好的互动,而同伴关系不和谐则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等难以在互动中得到强化和巩固,阻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帮助学前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指导他们有效处理同伴冲突,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此外,幼儿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同伴冲突,正视同伴冲突的价值。同伴冲突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学会如何与他人协商、解决矛盾的过程。幼儿园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冲突观,抓住同伴冲突的契机,引导儿童学习处理同伴冲突的技巧,给予儿童尝试解决矛盾冲突的机会,帮助学前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SUWAY J G,DEGNAN K A,SUSSMAN A L,et al.The relations among theory of mind,behavioral inhibition,and peer interactions in early childhood〔J〕.Re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2012,21(2):331-342.

    〔3〕BOSACKI S L.Childrens theory of mind,self-perceptions,and? peer? relations:A? longitudinal? ?study〔J〕.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2015,24(2):175-188.

    〔4〕FINK E,BEGEER S,PETERSON C C,et al.Friendlessness and theory of mind: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5,33(1):1-17.

    〔5〕WELLMAN H M,LANE J D,LABOUNTY J,et al.Observant,nonaggressive temperament predicts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Science,2011,14(2):319-326.

    〔6〕MINK? D,HENNING? A,ASCHERSLEBEN G.Infant shy temperament predicts preschoolers theory of mind〔J〕.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2014,37(1):66-75.

    〔7〕劉黎微,陈锦霞.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6):119-124.

    〔8〕FINK? E,BEGEER? S,HUNT? C,et? al.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and social preference over the first 2 years of school:A? longitudinal? study〔J〕.Child Development,2014,85(6):2389-2403.

    〔9〕〔23〕SLAUGHTER V,IMUTA? K,PETERSON C C,et al.Meta-analysis of theory of mind and peer popularity in the preschool? and? early? school? years〔J〕.Child Development,2015,86(4):1159-1174.

    〔10〕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18-21.

    〔11〕WELLMAN? ?H? ?M,LIU? ?D.Scaling? ?of? ? theory-of-mind tasks〔J〕.Child Development,2004,75(2):523.

    〔12〕方富熹,WELLMAN H M,刘玉娟,等.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J〕.心理学报,2009,41(8):706-714.

    〔13〕叶晓璐.儿童同伴关系的性别特点及教育启示:基于150名5岁儿童样本调查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01-104.

    〔14〕周杰,邹晓燕.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及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577(3):38-42.

    〔15〕吴姝欣,周宗奎,魏华,等.童年中期的性别隔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79-482.

    〔16〕孙晓军,张永欣,周宗奎.攻击行为对儿童受欺负的预测:社会喜好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13,(2):383-389.

    〔17〕CHUNG T,ASHER S.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peer? conflict situation〔J〕.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96,(42):125-147.

    〔18〕MACCOBY? ?E? ?E.The? two? sexes:Growing? up apart, coming together〔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8,28(4):422.

    〔19〕WELLMAN? H? M,CROSS? D,WATSON? J.Meta-analysi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J〕.Child Development,2001,72(3):655.

    〔20〕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2):1-6.

    〔21〕WELLMAN? H? M.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M〕.Cambridge:MA MIT Press,1990.

    〔22〕SLAUGHTER? V,DENNIS? M? J,PRITCHARD M.Theory of mind and peer accepta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4):545-564.

    〔24〕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2):39-43.

    〔25〕DEKOVIC? M,GERRIS? J? R? M.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r and? rejected children〔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15(3):367-386.

    〔26〕〔31〕趙景欣.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方面的发展及其与同伴地位、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27〕许慧,贾黎斋,郑俊英.8~10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784-786.

    〔28〕CARPENDALE J I M,LEWIS C.Constructing an understanding of mind: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understanding? ?within? ?social? ?interaction〔J〕.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2004,27(1):79-96.

    〔29〕莫书亮,商冲晨,陶莉莉,等.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师生关系和同伴交往能力:一项纵向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2):84-88.

    〔30〕ERWIN? P? C.Social? problem? solving,social? behavior,and childrens peer popularity〔J〕.Journal of Psychology,1994,128(3):29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