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课文的几点尝试

    徐丽丽

    如果语文是咬文嚼字的表现形式,那么课文解读则是咬文嚼字的重要形式。对于文本的解读,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予以理解,学生在主动探解中掌握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在主动对话语篇中形成多样化感触认知。深度解读课文,一方面,需要教师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让他们形成丰富的理解感知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融入文本语境中,紧扣中心要点拓展延伸,增强感知主动性与激情。深度解读课文,能让学生在聚焦文本核心要点的前提下获得丰富感知,切实提高自身的语用综合运用素养。

    一、对话作者:揣摩匠心

    对话作者的过程就是学生融入表达情境进行深入揣摩和仔细沟通的过程。从作者的心声中找到相应的表达线索,便于他们在真正忠实原文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碰撞的机会,便于他们从中有所发现。

    对话作者,能够激活学生丰富的思维与灵感,能够给学生更多真切体验。如,在《藤野先生》阅读引导中,不妨引导学生多与作者鲁迅进行对话,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鼓励学生从“学医救国”与“弃医从文”的事件中捕捉其中深刻内涵和深邃思想。对此,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就是当时的报社记者,面对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很显然,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内心深处把握语篇表达内容,定会从中窥见一斑。有的同学认为,作者从课堂上一群中国人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的事件谈起,认为要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需要作者另寻他路和另辟蹊径。有的同学说,通过采访能够真正了解作者的内心活动,帮助自己从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和毫无民族偏见中深受启发,也能准确了解作者的学医救人并不能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唯有弃艺从文,等等。

    建立在了解作者表达意图基础上的对话交流,更多彰显了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力量,利于学生在真正融入语境中获得深度感知。对话作者,能够让学生在不断聚焦核心要点的前提下走进语篇,聆听更为真实的心声;对话作者,利于学生在更深入揣摩的基础上获得丰富内涵意义,形成敏锐语言感知。

    二、探解细节:掌握技巧

    文章的阅读与理解,需要学生在紧扣文章细节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层理解感知。探知细节,便于学生在由此及彼地了解过程中获得真实理解感知。围绕细节注重精选素材予以深入解读,能够让学生在主动了解语篇核心要点的基础上获得真切理解和深度感知,满足其探知需求。

    探解细节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如,在指导學生阅读《背影》时,面对作者的背影,相信学生也会深受启发,从中获得更多的思维感知。而所有的背影,唯有作者在南京浦口车站所见到的父亲的背影更加感人。像在“……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爬上那边月台,……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从父亲的衣着入手,点出了当时家道衰退的情形。特别是作者父亲肥胖的身体使得父亲在攀附栅栏的时候很是吃力,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给作者买橘时的费力,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费力才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背影,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背影留下的浓浓父爱。在学生有了上述的理解后,可建议他们从作者的描述手法、细节刻画等角度深入剖析,从中收集相关的素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从细节中挖掘筛选相应的内容,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的认知主动深入剖析,能给他们留下无限的深思。结合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差异,多鼓励他们从写作技能和表达技巧中深入揣摩,便于他们在主动学习运用中找出特别之处,留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和深思。

    三、归纳提炼:拓展延伸

    跳出单纯的依赖文本解读境地,多给学生自我归纳提炼的机会,利于学生在真正聚焦核心要点的前提下获得丰富理解。结合学生的自我认知感悟,多给他们自我归纳和提炼的机会,便于他们在有针对性找出其中特点时获得有价值信息,利于他们更好拓展文本表达内容,获得理性感思。

    突出归纳提炼,能够给学生更多无限深思和揣摩的机会。如,在《春》的阅读指导中,围绕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无限怀念,不妨建议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就“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来表达自己的认知思维情感的。于是,很多同学主动结合作者描述的春风、春雨、春花等进行深入阐述,认为作者通过春天特有的景色来描述其中的变化,能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有的同学认为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体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深刻含义,等等。

    综前所言,深度解读课文,需要学生在自我研读和深入探知的过程中对话语篇和融入意境,需要学生在真切探知的基础上提升语用准确性。从文本的原意出发,注重深入拓展和丰富想象,定能利于学生从文字背后找到更多潜台词,让他们在主动对照语篇阅读中获得有价值信息,满足其多样化认知发展需要,切实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长春初级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