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空间方位概念隐喻及认知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隐喻作为一种抽象的心理表征方式,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特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知识,聚焦考察了英汉语言中空间方位概念(“上”,“下”,“前”,“后”)的隐喻表征方式和范围,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阐释了其认知的理据及其认知机制,试图根据前人的研究勾勒出英汉语言中空间方位隐喻的的基本框架。研究发现:(1)英汉语语言中都存在空间方位概念的隐喻表征形式,且空间方位概念的隐喻表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表示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外,还涵盖情感隐喻,时间隐喻,道德隐喻等多种概念范畴;(2)英汉语在水平方向上的概念隐喻多集中在时空隐喻中的时间指向和参照系问题;空间垂直方向上概念隐喻多聚焦于抽象词汇的垂直空间方向隐射及其对认知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空间方位 概念隐喻 认知理据 认知机制

    1.引言

    隐喻理论是由lakoff & Johnson (1980)首次提出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被认为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是指两个概念域或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 (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结构映射。隐喻本质上是人类感知、理解周围世界,并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 2000:30)。具身语言观(embodied theory)也认为,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参与了认知识解事物的过程。在我们概念化世界的过程中,身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就是认知语言学中所强调的具身经验性。而我们在感知事物特别是抽象事物的过程中,识解过程通常与空间方位存在一定的关系,被称为空间隐喻。

    以往关于空间方位隐喻的研究多聚焦某一水平或垂直空间方位上。水平方向上的空间隐喻概念研究多侧重时间概念隐喻,即时间认知过程中自我的方向和时间运动的方向问题。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隐喻多侧重为抽象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等问题(Alverson 1994;Ahrens and Huang 2002;)。在研究方法上,水平方向(前后)空间隐喻多采用的是内省法来分析现有的研究问题。内省法在语言研究,如模型搭建、假设提出、语言举证以及语义加工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内省法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如个人直觉的可靠性问题、不同学者语法判断的主观差异性问题等。在垂直(上下)空间方位上,研究者们多侧重的是抽象词汇(道德词,情感词,权利词等)语义与垂直空间方位的一致性映射方向的关系及其对语言学习者的加工速度的影响( Meier et al.2007;任素芳 2012;王锃、鲁忠义 2013; 张积家等 2011) 。目前这类研究采用的多是实证研究法,从科学性和可解释力来说,实证研究法是一种更为综合性的方法,清晰地呈现了研究问题和实验的细节,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陷入循环论证的问题。

    2.水平方向上时空隐喻的时间指向问题

    目前,在时空隐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着关于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两大争议:一种是跨域映射观(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空间概念是认知时间概念的基础,人们通过空间概念来认知时间概念;另一种是结构相似观(Murphy,1996),认为时空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之间通过时空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隐喻隐射。另一个关于时空隐喻争议就是水平方向上的参照系统和时间指向问题。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时间存在着不同的空间隐喻认知模式,英语使用者经常对时间做水平方向的隐喻(如just now, in the few past years),汉语讲话者经常对时间作垂直方向的隐喻(如上周,下个月等)。而英汉语言在水平方向隐喻上多聚焦于时间运动过程中的认知参照问题。认知语言学将这种“时空隐喻”分为“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种隐喻认知模式(陈燕,黄希庭,2006;吴念阳,2009),区分这两种隐喻认知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水平方向的时间指向问题,即时间认知中自我是面向过去还是未来,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1)自我面向过去。(Alverson 1994); 2)自我面向未来(Yu 1998);3)自我面向过去和未来(Ahrens and Huang 2002)。

    在Alverson(1994)的研究中,將英汉语中的“时空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他发现英语中的自我采用“前”表未来的指向,汉语中以“后”表未来。对此,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如Yu(1998)得出的结论是,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Lakoff(1993)为英语所概述的模式:即:1)汉语也采用了前即未来的指向;2)汉语中存在着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隐喻。为了支持他的主张,他还引用动词表“未来”和“过去”的词语,如与未来匹配的动词有:展望、瞻望。与过去匹配的动词有:回顾、回首、回眸、回溯。第三种观点是一种较为辩证的观点,Ahrens and Huang(2002)认为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多种参照体系,并不是以单一的参照体系为基础。参照点不同,时间指示的方向也不同。在“时空隐喻”的认知模式中最常见的有三种参照体系,即时间参照体系(We are approaching Christmas./我们要过圣诞节了。),自我参照体系(Christmas is approaching./圣诞节快到了。),人类参照体系(I have been standing in the line for nearly three hours./我排了近三个小时的队了。)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在此赘述。我们在分析不同的语言或不同事件过程中,也应采用不同的参照体系。

    3.垂直方向上抽象概念的空间隐喻问题

    在垂直空间方位上,研究者们多侧重的是抽象词汇(道德词,情感词,权利词等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词汇)语义与垂直空间方位的一致性映射方向的关系及其对语言学习者的加工速度的影响等问题。不少研究发现英汉语言中抽象概念心理表征都表现为好为上,坏为下; 高兴为上,悲伤为下; 社会地位高为上,低为下等 (张东瑜等 2015)。另有实验证明权力、道德等抽象概念也遵循垂直空间隐喻(Meier et al.2007; 任素芳 2012; )。其研究多是采用不同语义(积极和消极)的道德词汇,将其呈现在电脑屏幕的上下不同方位,根据受试的反应时来判断不同语义的抽象道德概念加工是否受到空间方位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类似的间接任务来判断抽象概念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映射方向及其对语言学习者认知加工的影响。这种垂直空间隐喻映射表现为积极的抽象概念通常映射在垂直空间的上方,消极的抽象概念通常映射为垂直空间的下方,即“积极在上, 消极在下”的空间隐喻表征。

    抽象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隐射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词汇的加工速度。李莹,吴斌斌 (2007)与王锃 ,鲁忠义(2013)等通过实证,分别研究发现英汉语中抽象情感和道德与空间方位存在跨语言的一致性关系,即当抽象情感和道德概念的语义与垂直空间方向一致时,受试的加工速度较快,即道抽象情感和道德概念位于电脑屏幕的上方时,受试的反应时较快,当抽象情感和道德概念位于电脑屏幕的下方时,受试的反应时较快。也就是说,当语言使用者加工抽象概念时,其相应的垂直空间信息就会被激活,并成为抽象概念表征的一部分,为下一次的语义激活做准备。当类似的概念在大脑中激活和固化的次数不断增多时,相应的概念在大脑中固化的程度也越高,下一次的语义激活也更加容易。我们对这种概念抽象隐喻的加工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对抽象概念的隐喻加工也依赖于个体的经验。

    4.空间隐喻概念的心理现实性及其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总是与语言使用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经历有关。Langacker(1991)强调,认知过程与语言使用者的心智体验和认知加工活动有关。这种心智体验强调的是指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现实性。人们对语言加工识解是在对多个类似的场景进行体验后,对其中反复出现的各种要素进行抽象概括等认知加工,继而形成有关该场景固化的知识,并在心智中得到存储和表征。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语言中的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心理反映。我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身体和空间紧密相连,在不断互动的基础上产生基本的认知方式。从这一层面上讲,我们对抽象概念的认知与空间方位存在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尽管语言使用者在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之中,也存在着某些共性。例如,在生理机制上,头在上,脚在下。当人们感到精神振奋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处于一种向上的积极状态,当感到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不自觉地呈现一种向下的趋势。

    上述研究表明英汉语言在水平空间方向上和垂直空间方向上都存在空间隐喻隐射。在时间的指示方向上,英汉语都倾向于用“前后”来表示时间的早晚,在垂直方向上,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时间隐喻表征,例如“上个月”,“下周”,“上午”等。类似的空间方位隐喻尽管在不同语言中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证明了空间概念确实参与了认知的过程,支持了概念隐喻理论。前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在人的认知中存在着“积极在上, 消极在下”的隐喻空间表征,即在抽象概念的隐喻表征中, 积极抽象概念作为目标域, 其源域是上; 消极抽象概念作为目标域, 其源域是下。与普通隐喻不同的是,抽象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中,源域是隐性的,因而两个域之间的映射机制也就更为抽象。抽象概念与空间形成隐喻映射的前提就是具身经验。当人们遇到类似抽象概念频率越高时,抽象概念在大脑中固化程度也越高,下一次的语义激活也更加容易。因而在这类抽象词汇的识解过程中心理现实性更为突出。

    5.结语与展望

    本文对前人有关空间方位隐喻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简要概括,试图勾勒出英汉语言中空间方位隐喻研究的整体轮廓和脉络,为后续研究提供一种参考。限于篇幅,本文未对所有关于空间方位隐喻的问题作出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予以修正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关空间方位隐喻的问题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例如,英汉语在存在空间方位隐喻一致性的同时是否存在差异性?空间方位概念是否存在跨语言(除英汉语外)的一致性?不同语言使用者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机制是否相同?这些问题不仅是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更是认知语言学和跨语言学习和研究面临的问题。总之,要想把当前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还需要当代和未来的学者不断探索,敢于突破,将语言研究与心理学和脑科学深入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当前研究和语言研究的进步。

    参考文献

    [1]Ahrens, Kathleen, Huang, Chu-Ren, 2002. Time passing is motion[J]. Languageand Linguistics 3, 491-519.

    [2]Alverson, Hoyt, 1994. Semantics and Experience: Universal Metaphor of Time in English, Mandarin, Hindi, and Sesotho[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3]Langacker R. W. 1987/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Vols. I, I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 versit y Press.

    [6]Meier, B. P., Sellbom, M., & Wygant, D. B. 2007. Failing to take the moral high ground: Psychopathy and the ve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mor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4): 757–767.

    [7]Murphy, GL. 1996. On Metaphoric Representation[J]. Cognition, 60:173-204.

    [8]Yu, N, 1998.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9]陳燕,黄希庭,2006,时间隐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14(4):604-609.

    [10]任素芳,2012, 具身认知理论在权力认知中的应用——垂直空间位置与权力评估的相互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9): 59-64.

    [11]李莹,吴斌斌,情感抽象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映射及其对空间视知觉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0(2):67-72.

    [12]束定芳,2001,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18(2):28-31.

    [13]王锃,鲁忠义,2013,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5):538-545.

    [14]吴念阳,2009,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 上海:百家出版社:122-139.

    [15]张积家,何本炫,陈栩茜.2011,“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144-149.

    (作者介绍:尉丽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