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儿童的秘密》

    张勤坚

    认识与了解儿童的秘密,不是为了控制和调教,而是为了尊重。

    今年暑假,学校推荐全体教师阅读《儿童的秘密》,在这里我就索性说一说这本书。

    我觉得,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儿童的秘密。因为,一群“过去的儿童”(成人)眼里的“现在的儿童”,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他人”。因此,一切对儿童秘密的解读,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局部的发现”。但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去靠近儿童,发现儿童,进而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

    《儿童的秘密》为我们敞开了一个丰富且多彩的属于儿童自己的秘密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动人,作者的叙述又是如此的通俗,现象学的写作方式,更贴近我们的日常,我们可以参照范梅南的这种叙述和思考方式,运用教育叙事学的方式去记录和写作。

    但,若你因看了《儿童的秘密》,就自认为已经了解了儿童,并能轻易地“拿捏”住管理儿童的“七寸”,在课堂上有了“对付”(好听点叫“掌控”)儿童的“绝招”或“秘诀”,那么,这种读法,还不如不读。

    有时候,阅读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乃至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恶感寻找一个理论依据罢了。

    比如说,我非常不喜欢孩子“打小报告”,但很多班主任总是在有意无意间培养出一批批“正直”“忠诚”“敢言”的“辅警”,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们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没有了这些“线人”,那么老师就无法充分了解班级和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就不能很好地管理班级。我其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是感觉这种形式非常不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详见“谎言与秘密”)。

    孩子开始时候的打小报告,是因为“真实”,且大都与不好的秘密相关(因为这个秘密是很不好的,至少他自己认为很不好,所以要告诉大人),但大一点之后,这种小报告可能成为刻意想让某人出现麻烦,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或许就是要尽量地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

    因此,如何阻止、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小报告,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我们不是培养一个个“包打听”,而是要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人。那么,包容、尊重孩子的秘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撒谎和真实之间,成人的价值标准和儿童是不同的。

    5岁之前的孩子没有“撒谎”,他们只有“编故事”。同时,秘密和撒谎似乎又是紧密相连的。谎言可以变成秘密,反之,秘密也可能引发出謊言。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谎言所具有的“习得”的性质,才可能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一切关于秘密、谎言、小报告等保持自己理性的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儿童的秘密还有很多,儿童的秘密之所以被称之为秘密,就是因为我们的不了解。因此,多关注儿童,多悦纳儿童,多给儿童一些私密空间,便是我们教师所必须尊重和执行的,也是所有为人父母者所必须明白的。

    儿童,注定了,他们会永远拥有一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花园。这花园,就在他们自己的心底,种什么,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都依赖于他们自身,也受到外界各种非自然因素的影响。我们不可能不去影响,但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秘密。

    儿童,无论你怎么看,他们都是可爱的、有趣的、发展的和充满希望的。